杨扬 作品数:36 被引量:162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艺术 更多>>
水体环境参数测量用防辐射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环境参数测量用防辐射罩,包括呈圆角长方体且内设空腔的壳体。空腔中心设有传感器固定装置;壳体内设有按长方形垂直设置的四根螺柱;四根螺柱的上部套装一层顶层防辐射板,其下部套装一层底层防辐射板,其中部套装... 左洪超 王明星 陈伯龙 王晓霞 董龙翔 杨扬 武建军文献传递 天祝方言词汇研究 天祝藏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天祝”),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部,这里长期居住着汉、藏、土、回等16个民族。由于天祝特殊的人文语言环境,受语言接触影响的程度较深,因此语言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本文以天祝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 杨扬关键词:词法 语言接触 文献传递 京津冀地区1961—2020年冬季区域性寒潮过程特征和路径分析 2025年 利用1961—2020年冬季京津冀地区126站逐日最低气温、降水量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京津冀地区冬季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进行气候特征和影响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区域性寒潮过程一般持续2~5 d,最低气温平均为-18.9℃;近60 a共出现52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年际变化呈略减少趋势,气候趋势率为-0.1次/(10 a),空间分布上,从南向北寒潮频次增加;1961—2020年冬季京津冀地区共有16次较湿以上过程(区域平均降温幅度13.0℃),31次较干以上过程(区域平均降温幅度11.8℃);通过FLEXPART模式对京津冀地区区域性寒潮过程路径进行分析发现,西北路径共26次、偏西路径15次、偏北路径10次、东北路径仅1次。 李丹华 杨扬 杨扬 王兴丽 陈佩璇关键词:寒潮 利用陆面模式和遥感经验模型估算半干旱区陆面蒸散量 被引量:4 2020年 陆面蒸散发是地表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估算蒸散发对区域气候研究和干旱监测有重要意义。利用公用陆面过程模式CLM 4.0模式输出的高时间分辨率的净辐射、地表温度作为遥感经验模型的输入,结合SACOL站观测资料估算了西北半干旱区的陆面蒸散发,并将估算值与观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LM模式对净辐射、地表温度的模拟性能较理想,与观测值的RMSE,MAPE相对较小,相关性更高。遥感经验模型估算的SACOL站陆面蒸散发与实测值的偏差较小,CLM模式模拟的蒸散发与观测值的一致性较好,但模式较观测值偏大。基于CLM模式模拟得到更为准确的净辐射、地表温度和NDVI估算得到的蒸散发与观测值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两者的误差较小,相关性更好,对半干旱区蒸散发的估算精度有显著提高,且能够得到更高时间分辨率的陆面蒸散发。 杨扬 王丽娟 岳平 孙旭映 杜昊霖关键词:陆面过程模式 归一化植被指数 半干旱区 三个陆面过程模式在西北半干旱区的模拟性能对比 被引量:8 2016年 利用NOAH(The Community Noah Land Surface Model)、SHAW(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和CLM(Community Land Model)3个不同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兰州大学(Semi-Arid Climate Observatory and Laboratory,SACOL)2007年的观测资料,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陆面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与观测值间的对比,考察不同陆面过程模式在半干旱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模式在半干旱区的模拟性能有较大差异。其中,CLM模式模拟的20 cm以上的浅层土壤温度最优,SHAW模式模拟的深层土壤温度最优;SHAW模式模拟的土壤含水量与观测值最为接近,而NOAH和CLM模式模拟值有较大偏差;3个模式均能较好地模拟地表反射辐射,其中SHAW模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偏差最小;对地表长波辐射的模拟,CLM模式的模拟最优;3个模式均能较好地反映感热、潜热通量的变化趋势,其中CLM模式对感热的模拟性能优于其他两个模式,在有降水发生后的湿润条件下,CLM模式对潜热的模拟性能最优,而无降水的干燥条件下,CLM模式的模拟偏差最大,NOAH模式对冬季潜热的模拟最优。总体而言,CLM模式能够更好地再现半干旱区地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及干燥条件下的潜热通量的模拟较差,模式对半干旱区陆气间的水文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杨扬 杨启东 孙旭映 王丽娟关键词:陆面过程 半干旱区 粒子群算法在陆面过程模式参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2017年 陆面过程模式中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会引起模式模拟偏差。为了改善模式的模拟能力,减小参数的不确定性,通常要进行参数优化过程。利用温江站观测的近地层资料,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了陆面过程模式SHAW(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中难以直接观测的土壤和植被参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优化后的参数和默认参数运行SHAW模式,模拟该地区陆面过程特征,并与观测值进行对比,研究优化参数后对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PSO算法优化SHAW模式后,能提高土壤湿度和潜热通量的模拟性能,模拟的土壤湿度和潜热通量与相应的观测值偏差减小。但与此同时,并没有改进净辐射、土壤温度和感热通量的模拟性能。说明PSO算法可以用于陆面模式参数优化,但仅仅通过参数优化并不能同时提高所有变量的模拟性能。 杨启东 凌彩云 杜冰 王丽娟 杨扬关键词:PSO算法 参数优化 植被冠层叶面积指数测量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被冠层叶面积指数测量方法,涉及植被冠层参数测量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将第一光强度传感器和第二光强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待测区域的植被冠层的上方和下方;记录待测区域的经纬度值;在同一时刻,第一光强... 王玮 胡蝶 王丽娟 齐月 杨扬 沙莎 孙旭映 王小平 郭铌 李耀辉文献传递 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 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s, ASICs)属于上皮钠通道degenerin/epithelial Na+ channel (DEG/ENaC)家族,是一种由细胞外的质子激活的非选择... 杨扬关键词:酸敏感离子通道 膜受体 持续电流 文献传递 基于MODIS遥感资料估算高原地表潜热通量 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2014年夏季青藏高原9个观测站的实测资料,首先分析了夏季高原地区的湍流输送特征,并对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地表潜热产品在高原地区的适用性进行检验,进一步在潜热模型中引入MODIS昼夜地表温度来估算研究区的地表潜热,并将估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下垫面以裸土/稀疏植被为主的阿里站能量输送以感热为主,其他观测站的湍流输送则以潜热输送为主;MODIS潜热产品在高原各地区的适用性存在差异,产品在高原东部偏东地区适用性较好,其他地区适用性较差,且高原西部的潜热有效数据大量缺失;而新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弥补高原西部地表潜热的缺失,还可以提高地表潜热的估算精度,估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系数达到0.77,均方根误差仅为29.8 W/m2,相对误差为35.59%;模型给出的高原地区地表潜热区域分布特征与高原的地表覆盖类型吻合较好,说明模型给出的高原地表潜热分布是合理的。 王丽娟 郭铌 杨扬关键词: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黔江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流体组成及其意义 黔江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中气体主要由CO2、CH4和N2组成,气体含量较高。δ13C1平均-35.0‰,δ13C2平均-32.4‰,δ13C3平均-33.0‰,部分样品碳同位素组成存在局部倒转;δ13Cco2平均-5... 杨扬 汤庆艳 张铭杰 程礼军 陈思童关键词:页岩气 地球化学特征 碳同位素 流体组成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