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燕 作品数:17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牙周可疑致病菌在青少年慢性龈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定量PCR检测 目的:
1.检测主要牙周可疑致病菌在青少年慢性龈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分布和数量,探讨主要牙周可疑致病菌和牙周组织炎症之间的关系。
2.分析青少年龈下菌斑中主要牙周可疑致病菌与牙周临床指数之间的相关性。
... 杨宁燕关键词:慢性龈炎 青少年 菌斑 激励理论在儿童口腔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3年 为了更好的做好儿童口腔科教学工作,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激励理论。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对实习医生的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1.激励理论内容及其类型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即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就是一个激励的过程。将激励这一概念应用于临床教学管理, 尚佳健 杨宁燕关键词:临床教学管理 儿童口腔科 实习医生 管理心理学 教学工作 全预约制模式下影响儿童口腔科就诊患儿家长情绪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全预约制挂号模式下,影响儿童口腔科就诊患儿家长情绪的因素,并探讨可能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设调查问卷,随机抽取2021年3月1日至4月25日期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患儿家长402名,进行情绪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结果“挂号难”“孩子牙齿坏的严重”、“候诊时间长”、“就诊次数多”是影响家长情绪的主要因素。54.73%的家长接受30 min以内的候诊,39.05%的家长可以接受1 h之内的候诊。40%的家长担心候诊时间过长会影响患儿就诊情绪。候诊期间,家长主要采用自我调节方式调节不良情绪,其中48.60%的家长认为“分诊台护士态度和善”可以安抚焦虑的情绪,48.20%的家长认为“候诊环境温馨舒适”有利于情绪调节。高达67.70%希望科室播放有关口腔卫生知识宣教的内容,52.10%的家长希望播放儿童娱乐短片分散患儿注意力,缓解患儿焦虑情绪。结论全预约制模式下,挂号难仍是家长最焦虑的问题。候诊时间控制在1 h内、与分诊护士良好的沟通交流,以及舒适的候诊环境可以改善家长情绪。播放口腔卫生知识宣教视频和娱乐短片可以转移患儿家长和患儿注意力,抚慰情绪。 龙燕 杨宁燕 曲兴民 蔡爽 杨昳 尚佳健关键词:儿童口腔科 情绪 3~7岁儿童患龋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患龋相关风险因素,提出有针对的口腔卫生指导.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7岁儿童200名,记录乳牙患龋情况,对其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儿童龋病相关因素.结果:200名受检儿童患龋率92.... 高茜 杨宁燕 时清关键词:儿童患者 乳牙龋病 病因机制 文献传递 激励理论在儿童口腔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正>临床教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最后一年进行。此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经过前4年理论知识的学习积累,医学生通过临床实习转换为实习医生,在完成实习任务、考核合格后才能毕业。实习医生的临床教学内容主要是在... 尚佳健 杨宁燕关键词:临床教学 实习医生 儿童口腔科 文献传递 儿童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自评现状浅析 被引量:6 2016年 了解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自我认知现状,有利于医患沟通教学。对35名儿童口腔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自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存在沟通内容上"只重视疾病",对疾病相关的物理生理和社会心理因素不够重视等问题。提示临床教学中需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换位思考意识,以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杨宁燕 王仲琴 尚佳健关键词:儿童口腔医学 医患沟通 自我评价 S⁃ECC患儿经治疗后菌斑微生物群落短期内改建过程分析 2023年 目的从微生物角度探究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儿一次完成龋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内菌斑微生物群落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及治疗对于远期无龋状态维持的作用。方法S⁃ECC患儿在全身麻醉下一次完成龋病治疗,采集治疗前(C)、术后7 d(C⁃7D)、1个月(C⁃1M)、3个月(C⁃3M)无龋牙面集合菌斑,并纳入无龋儿童(CF)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菌斑微生物群落短期内的动态改建过程。结果S⁃ECC组和CF组菌斑群落组成高度相似;组间α多样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相对丰度值分析,纤毛菌属、聚集杆菌属等在治疗后较术前下降(P<0.05),C⁃7D组血链球菌较C组上升并在3个月内逐渐下降;治疗前韦荣菌属、放线菌属、拟普雷沃菌属、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变异链球菌在C组和CF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变异链球菌经治疗后的C⁃7D、C⁃1M组与CF组未存在显著差异,而C⁃3M组较CF组出现上升(P<0.01)。结论S⁃ECC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菌群结构的迅速改变,并在治疗后1~3个月逐渐开始建立新的无龋状态下的平衡。核心微生物群的存在使得菌斑群落保持稳定,韦荣菌属、拟普雷沃菌属、变异链球菌等具备作为龋病菌斑微生物标记物潜能。 周庆楠 赵焕英 蔡爽 杨宁燕 周焱 尚佳健关键词:口腔微生态 菌斑生物膜 3~7岁儿童患龋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儿童患龋相关风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指导。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7岁儿童200例,记录乳牙患龋情况,并对其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儿童龋病相关因素。结果200例受检儿童患龋率为92.5%,男女之间患龋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乳牙龋均7.58,男童龋均6.95,女童龋均8.40,男女童龋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刷牙起始时间和糖的摄入与儿童患龋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在龋病治疗的过程中应对家长及儿童进行相应的口腔卫生宣教,规范和加强对乳牙龋病防治的宣传工作,早期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高茜 杨宁燕 时清关键词:儿童 乳牙龋病 影响因素 重度急性牙源性感染促进高风险人群的牙齿健康 2015年 Robeason和他同事们在所撰写的有关急性重度牙源性感染的综述中公正地指出牙科医疗保健的差距更多影响了贫穷人口。 杨宁燕关键词:高风险人群 口腔卫生 保健知识 M受体介导的旁细胞途径参与移植颌下腺的高分泌 目的:血管化自体颌下腺移植是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有效方法。移植远期腺体分泌增加,约40%以上患者出现泪溢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而目前对于移植远期腺体分泌过多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移植远期腺体分泌功能改变及... 杨宁燕 丛馨 丁冲 吴立玲 俞光岩关键词:M受体 颌下腺 分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