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宾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丙酚不同镇静深度对全麻老年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异丙酚不同镇静深度对全麻老年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75岁,体质量45~75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并根据异丙酚靶控浓度分为A组(3μg/mL)、B纽(4μg/mL)、C组(5μg/mL),在麻醉诱导后调整各组靶控浓度,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时经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采集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一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B、C两组T2、T3时Da-jv02和CERO:显著低于A组,而CjvO2则显著高于A组;而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A组NI值显著高于B组,B组NI值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异丙酚靶控浓度4μg/mL更能改善全麻老年患者的脑氧代谢。减少脑氧摄取率。
- 郭瑞何婉雯王立勋李辉陈友利李建宾
- 关键词:异丙酚老年人脑氧摄取率
- 右美托咪定对闭环麻醉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闭环麻醉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嗜铬细胞瘤临床功能1级患者4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20)于麻醉诱导前30min启动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浓度设为3ng/mL,对照组(n=20)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丙泊酚闭合环反馈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下通过Swan-Gans漂浮导管监测术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时(T1)、切皮时(T2)、切除瘤体时(T3)、切除瘤体后5min(T4)、切除瘤体后10min(T5)、术毕(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指数(SI)、心排指数(CI)、肺动脉楔压(PCWP)、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左室收缩功指数(LVSWI)。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在T1-T3的HR、MAP、SVRI和LVSW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I则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T4-T5的SI、CI、PCWP及SV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使闭环麻醉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 郭瑞何婉雯王立勋李辉陈友利李建宾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血流动力学
- 不同靶控浓度右美托咪定对静脉闭环麻醉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比较不同靶控浓度右美托咪定对静脉闭环麻醉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影响。方法80例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分为四组,每组20例。B、C、D组麻醉诱导开始前20min启动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系统,靶控浓度分别设为3、5、7ng·mL^-1,A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四组其余麻醉诱导和维持方式均相同,均采用意识深度指数负反馈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5min(T3)、切皮时(rr4)、切皮后5min(T5)、停药时(T6)、术毕拔管时(T7)各时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水平及丙泊酚的血浆靶控浓度。结果Tn时四组MAP和HR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B组T2、T5、T6时MAP和HR均低于A组(P〈0.05)。C、D两组各时点MAP和HR均低于A组和B组(P〈0.05),D组MAP和HR水平低于同时点C组(P〈0.05)。D组出现15例MAP≤70mmHg,13例HR≤60次·min^-1,其余各组均未出现MAP和HR过低情况。T1-T5时B、C、D三组丙泊酚靶控浓度均低于A组,C、D两组低于B组,而D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闭环靶控麻醉中丙泊酚的靶控浓度,其靶控输注浓度为5ng·mL^-1时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控制更满意。
- 郭瑞何婉雯王立勋李辉陈友利李建宾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麻醉
- 不同麻醉深度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MAP、HR、StO_2对比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的全身麻醉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血氧饱和度(St O2)。方法60例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均采用闭环靶控输注系统维持全身麻醉,分为靶麻醉深度指数(NI)45~55者(A组)、35~45者(B组)、25~35者(C组)各20例。比较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5 min(T3)、切皮时(T4)、切皮后5 min(T5)、麻醉药物停药时(T6)、手术结束拔管时(T7)的MAP、HR及St O2。结果 B、C组T1T6时MAP、HR均低于A组(P均〈0.05;T1T6时C组MAP、HR均低于B组,P均〈0.05。各时点A、B组St O2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与A、B组比较,各时点C组St O2均降低,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NI维持在35~45时,MAP、HR、St O2可保持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即NI维持在35~45时患者循环稳定,脑氧代谢良好。
- 郭瑞何婉雯王立勋李辉陈友利李建宾
- 关键词:全身麻醉平均动脉压脑氧饱和度
- 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阑尾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阑尾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研究60例择期阑尾切除术的小儿随机均分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或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对呼吸、循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均能较好的完成手术,但C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局部浸润麻醉能显著降低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在临床上是一种小儿行阑尾切除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陈立新王立勋李建宾程松鹤郭瑞
- 关键词:七氟醚吸入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小儿阑尾切除术躁动
- 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凝血功能、RAAS活性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凝血功能、RAAS活性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产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产妇接受硬膜外麻醉。手术前1d(T0)、剖宫产结束前10min(T1)、剖宫产术后6h(T2),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功能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功能指标。术后6h(T2)、术后12h(T3),采用痛阈测试仪测定疼痛指标。结果 T1、T2时,观察组产妇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T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的血清RAAS指标肾素(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T2、T3时,观察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产妇,痛阈、耐痛阈水平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减少剖宫产创伤引起的产妇凝血、RAAS功能激活,且在术后镇痛方面效果更显著。
- 李建宾惠建伟何婉雯郭瑞陈友利
- 关键词: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凝血功能RAAS镇痛效果
- 腹腔镜两种麻醉方法对冠心病心血管参数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王立勋李建宾
- 关键词:心血管参数冠心病麻醉方法全麻
- 加工分离程序结合词干补笔法测定盐酸右美托咪啶引起外显记忆消失的半数有效血药浓度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加工分离程序(PDP)结合词干补笔法序贯测定盐酸右美托咪啶(DEX)引起外显记忆消失半数有效血药浓度(EC50)。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或Ⅱ级,无听力障碍、语言困难、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术前未用影响中枢系统的药物治疗,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40例。采用心理学界广泛应用的PDP结合词干补笔法,制定《学习表》及《测试表》录音,计算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记忆成绩与0进行统计学比较,0视为记忆消失。然后采用序贯法测定:根据外显记忆是否消失决定下例患者靶控浓度升降,第1例患者靶血浆药物浓度定为4 ng·mL^-1,两相邻患者靶控浓度比值为1.2,前1例患者外显记忆消失则下例患者减少1个浓度梯度,前1例患者外显记忆未消失则下1例患者增加1个梯度,依此类推,直至40例患者测试完毕,记录每一例患者的测试参数,并计算DEX的半数有效剂量(D1)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DEX引起外显记忆消失的ED50为5.23 ng·mL^-1,其95%可信区间为4.07~6.39 ng·mL^-1。结论临床中,靶控输注DEX浓度为5.23 ng·mL^-1水平镇静时,可消除半数患者外显记忆,避免术中知晓。
- 郭瑞何婉雯王立勋李辉陈友利李建宾
- 关键词:半数有效浓度
- 右美托咪定引起外显记忆消失时的半数有效浓度
- 2015年
- 目的测定右美托咪定引起患者外显记忆消失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均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待麻醉平面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T0时)后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达设定血药浓度时(T1时)进行麻醉学习。第1例患者血药浓度定为4 ng·m L-1,根据外显记忆是否消失决定下一例浓度,相邻浓度比值为1.2。采用加工分离程序结合词干补笔法计算患者外显记忆成绩,通过SANDIN的方法评判外显记忆是否消失,并应用Dixon法计算患者外显记忆消失时右美托咪定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CI)。观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变化。结果右美托咪定引起患者外显记忆消失的ED50为5.23 ng·m L-1(95%CI:4.07~6.39 ng·m L-1)。试验期间患者Sp O2无明显变化。T1时、麻醉学习开始后5 min(T2)、麻醉学习结束(T3)及麻醉学习结束后5 min(T4)时患者MAP和HR均低于T0时(P〈0.05),T2~T4时MAP和HR均高于T1时(P〈0.05),T2、T3、T4三个时刻的MAP和HR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MAP和HR下降均未超过基础值的20%。结论右美托咪定引起外显记忆消失的ED50为5.23 ng·m L-1,在该镇静深度下,患者MAP和HR明显下降,但在可接受范围内,呼吸则未受明显影响。
- 郭瑞何婉雯王立勋李辉陈友利李建宾
- 关键词:记忆障碍半数有效浓度
- 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病人自控镇静镇痛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局麻甲状腺手术病人自控镇静镇痛(PC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拟行局麻甲状腺手术病人96例,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D组)常规术前用药及术中强化麻醉+局麻;余3组行PCSA+局麻,PCSA药物配伍为均含异丙酚5mg/ml外,另复合舒芬太尼0.625μg/ml(S1组)、0.875μg/ml(S2组)、1.25μg/ml(S3组),于术前半小时以负荷剂量、每小时持续剂量及病人自控镇痛(PCA)剂量均为0.04ml/kg、锁定时间为3min的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病人自控镇静镇静(LCP)模式给药。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PCSA。监测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焦虑评分(AVTV)、镇静评分(OAA/S)、脑电双频指数(BIS)、疼痛评分(VAS)、病人按压PCA键总次数(D1)与实际进药次数(D2)并计算其比值D1/D2,以及SpO2、MAP和HR。比较各组病人的满意度。结果除D组外,PCSA3组术前均达到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术中基本达到稳定的清醒镇静状态,而D组有部分病人镇静不足或镇静过度,镇静评分OAA/S与.BIS值的相关系数PCSA3组明显高于D组(P<0.01)。术中VAS最高评分S2组和S3组低于D组(P<0.05,P<0.01),且S2组和S3组D1/D2比值低于S1组。MAP、HR比较:D组手术前、中、后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或P<0.01),S1组术中高于基础值(P<0.05),S2及S3组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差异。SpO2:SpO2<95%的发生率分别为16.7%(D组),0(S1组),12.50%(S2组),25.0%(S3组)。PCSA3组病人满意度及术者对病人的合作评分均高于D组(P<0.01)。结论局麻下甲状腺手术应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PCSA是可行的,病人的舒适度及合作度得以提高,合理的药物配伍剂量和给药参数能提高疗效,减少可能的并发症。
- 王立勋汤志平李建宾李瑞钰李辉
- 关键词:病人自控镇静异丙酚舒芬太尼甲状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