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召
- 作品数:234 被引量:1,592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单中心9例全腔内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技巧及疗效分析
-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我中心9例全腔内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术期资料,来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评估全腔内手术的优势。方法 机器人手术技术基本覆盖了泌尿外科全部手术术式,唯独全膀胱切除术后患...
- 程强李宏召
- 10例后腹腔镜手术腹膜破裂的处理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手术中腹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2011年1-12月我科部分后腹腔镜手术资料,共10例发生腹膜破裂,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8~65岁,平均43岁,包括肾上腺部分切除术2例,肾部分切除术1例,根治性肾切除术4例,肾盂成型术1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2例。结果 10例腹膜破裂的原因包括患者本身体质、操作技术、解剖标识不清、术者急躁等。破损腹膜处理方法包括:直接夹闭,腹腔套管排气和器械阻挡腹膜保证空间。结论大部分腹膜破裂可以避免,掌握腹膜处理技巧有助于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 陈文政李宏召张旭
- 关键词:后腹腔镜腹膜手术技巧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翻肝技术在肾癌合并Ⅱ-Ⅳ级下腔静脉癌栓手术中的策略选择及应用价值
- 目的 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结合翻肝技术治疗肾肿瘤合并Ⅱ-Ⅳ级下腔静脉瘤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6月-2018年8月,我们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65例肾肿瘤合并Ⅱ-Ⅳ级下腔静脉瘤栓患者,年龄24-86岁,平均...
- 张鹏王忠新黄庆波史涛坪范阳高宇王保军李宏召马鑫张旭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
- FUBP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2017年
- 目的:探索人远端上游元件结合蛋白(FUBP1)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UBP1在ccRCC肿瘤组织、对应的瘤旁组织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细胞系(786-O、Caki-1和HKC)之间FUPB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ccRCC肿瘤组织中,FUBP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对应的瘤旁组织(P<0.05),蛋白表达情况一致。且在ccRCC肿瘤细胞中FUBP1表达水平较高。FUBP1的mRNA表达水平增高,肿瘤分期较高、体积较大。结论:FUBP1可能在ccRCC肿瘤形成中发挥作用,FUBP1的高表达促进ccRCC肿瘤形成。
- 巫胜攀马鑫李宏召段珺耀王瀚锋唐露彭程张旭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肿瘤发生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附20例报告)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探讨该术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5月~2013年8月对20例T1期肾肿瘤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da Vinci Si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收集手术相关资料与国外此手术初期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转换术式.肿瘤平均直径2.9(0.8~6.0)cm,手术时间(不包括术前机器人准备时间)119(80~180)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7(10~25)min,术中出血量88(10~300)ml.术后均3d下床活动,2.6(0~7)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6.8(5~11)d,术后血清肌酐升高16.5(-1.5~48.6)μmol/L.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提示20例均为透明细胞癌,所有肿瘤组织病理检查切缘为阴性.随访1~3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随着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此术式优势将更加明显.
- 谢永鹏马鑫李宏召史涛坪张瑜艾青范阳高宇李新涛陈路遥明少雄沈东来顾良友牛少曦李世超巩会杰张旭
- 关键词:肾肿瘤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 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附3例报告)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技巧。方法:对3例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加扩大淋巴结清扫,并在腹腔镜下制备Studer新膀胱术。结果: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510、470和450min,出血量300、150和210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3、20(阳性1枚)和25枚,手术切缘阴性。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第3天肠功能恢复,术后1个月行膀胱造影确定没有吻合口漏后拔除尿管和双侧输尿管支架管,无输尿管返流,肠漏和尿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7、13和16天,术后随访分别为4、3和3个月,肾功能均正常,无复发或转移。结论:根据初期的手术操作过程和随访结果,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更多的操作经验,长期和随机的对照研究将有助于对这一技术的评估和推广。
- 陈光富瓦斯里江.瓦哈甫马鑫许勇李宏召董隽张旭
- 关键词:完全腹腔镜膀胱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 单中心经后腹腔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146例病例报道
- 总结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6月146例经后腹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retroperitoneal partial nephrectomy,RARPN)的临床经验和...
- 张旭吕香君艾青黄双马鑫李宏召董隽宋涛史立新王保军刘启明
- Ki-67和P21在肾上腺皮质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癌 (ACC)中Ki 67和P2 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 8例正常肾上腺组织、2 0例肾上腺腺瘤 (ACA)、19例肾上腺皮质癌中Ki 67、P2 1进行检测。结果 Ki 67和P2 1的表达在肾上腺腺瘤与肾上腺皮质癌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P <0 .0 5 )。Ki 67的表达与肾上腺皮质癌分期、浸润或转移、2年生存情况相关(P <0 .0 1) ,与肿瘤大小无关 (P >0 .0 5 )。P2 1的表达与肾上腺皮质癌的大小、分期、浸润或转移、2年生存情况均无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Ki 67和P2 1对肾上腺皮质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作用 ,Ki 67可作为判断肾上腺皮质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 欧阳金芝周国保张旭马鑫郑涛李宏召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KI-67P21免疫组织化学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在二次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行肾盂成形术失败后利用达芬奇机器人再次行肾盂成形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从2015年8月到2018年5月,我们对2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的患者采用经腹腔入路机器人辅助腹...
- 张鹏史涛坪王保军宣云东李宏召张旭马鑫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两种不同缝合方式的安全性和预后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两种不同缝合方式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术中行单层8字间断缝合肾脏创面者136例,分层缝合法修补肾脏组织缺损者17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肿瘤特性,围手术期预后以及术后肾功能差异。结果:术后8字缝合组和分层缝合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4个月和30个月。两组在患者年龄(P=0.064),体质指数(P=0.611),手术时间(P=0.196),术中出血量(P=0.824),术中(P=0.655)和术后并发症(P=0.135)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分层缝合组的肿瘤直径较8字缝合组大(3.4∶2.6cm,P=0.008)。两组在肿瘤位置(P=0.396)和切缘距离(P=0.070)之间没有差异。分层缝合患者在热缺血时间(18∶20 min,P=0.021),引流管留置时间(3.7∶4.3d,P=0.022)和住院时间(5.8∶6.2d,P=0.037)方面优于8字缝合患者。两组之间肌酐(sCr)的术前术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7)。评估术前术后肾小球率过滤(eGFR),分层缝合组eGFR降低程度低于8字缝合组(6.7∶8.9ml·min-1·1.7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分层缝合法修补肾脏创面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是安全有效的。改进的腔镜下缝合技术较腔内打结技术更易掌握,并且可以有效地缩短热缺血时间,从而减少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
- 瓦斯里江.瓦哈甫李宏召张旭马鑫陈光富丁强王保军郑涛史涛坪
- 关键词:肾肿瘤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