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学锋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英文
  • 2篇主义
  • 2篇文化
  • 2篇逻辑
  • 2篇公理
  • 2篇公理系统
  • 1篇大学逻辑
  • 1篇学法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性
  • 1篇扬起
  • 1篇佯谬
  • 1篇因果
  • 1篇因果关系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 1篇哲学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工作
  • 1篇智能体

机构

  • 7篇国防科学技术...
  • 4篇中山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11篇文学锋
  • 1篇侯昂妤
  • 1篇徐敏
  • 1篇王莹莹
  • 1篇马超群
  • 1篇周忠宝
  • 1篇刘虎
  • 1篇黄繁
  • 1篇段晓峰

传媒

  • 3篇逻辑学研究
  • 2篇科学学研究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江海学刊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第十届国际东...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一元主义与多元主义之间:一种文化的科学观
本文对文化的科学观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科学方法论的一元主义与多元主义、科学认识论的一元主义与多元主义、科学本体论的一元主义与多元主义、文化科学观的理论基础等进行了论述。
文学锋
关键词:科学哲学文化科学科学方法论
文献传递
也论科学中的计划和自由被引量:3
2002年
计划和自由的关系在科学学研究中是一个几乎为学人所忽略的重要问题。樊春良先生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本文在指出其概念和视角上若干值得商榷地方的同时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学锋
关键词:科学计划
蔡元培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从蔡元培任教育长和治理北大时期的言行中总结了其教育管理思想,认为其教育管理思想主要有开放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情感性等四个特点,并指出了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若干启示作用。
段晓峰文学锋
关键词:教育管理
愤怒博弈者的更新逻辑(英文)被引量:2
2016年
愤怒的博弈者是具有攻击性的,为了减少对手的效用,他们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本文为刻画该行为模式构建了一个包含更新算子的模态逻辑。与传统的针对偏好的更新不同,我们的逻辑中因应愤怒更新的是博弈者的可选行为,即在更新之后的模型中,愤怒的博弈者只能选择使对手获益最少的策略。我们为这套逻辑构建了一个公理系统,证明了其可靠性以及弱完全性,并将其应用在最后通牒博弈中。
黄繁文学锋
关键词:最后通牒博弈模态逻辑愤怒公理系统攻击性
多视角看逻辑与语言——第五届国际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6年
王莹莹文学锋徐敏
关键词:大学逻辑语言学
1922—1932年苏联计划科学推行受阻的文化根源及启示
本文首次提出了“计划科学”的概念,考察了1922—1932年计划科学在苏联的推行过程,并分析了苏联计划科学推行受阻的文化根源。与传统看法相反,本文认为俄罗斯除了作为政治制度文化的专制主义显文化外,还存在大量深厚的作为学术...
文学锋
关键词:文化民主科学共同体
一种定义模态和谓词逻辑演绎后承的新方法被引量:1
2020年
模态和谓词逻辑中的演绎后承有多种定义方式。虽然其中多数是等价的,但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在公理系统中区分两类规则,我们给出了一种定义演绎后承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继承了已有定义的优点,而且可以将模态和谓词逻辑中的6种后承概念统一起来。我们还表明,新的定义方式具有教学法上的优点。
文学锋
关键词:谓词逻辑公理系统模态教学法
“三个代表”使我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
2004年
文学锋
关键词:共产主义理想小康社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时态结构中的恒常联系因果学习(英文)被引量:1
2013年
人工智能研究中,行动这一概念通常在理论框架中有完全的定义。然而,现实中的行动有时难以完全刻画。智能体需要从过去的经验观察中习得行动的后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态结构的行动—结果学习理论。在自然数时间结构中,智能体通过观察过去的恒常联系建立因果关系。智能体依据已建立的因果关系指导将来的行动。同时,我们给出关于该理论的一个完全的逻辑演绎系统,并给出基于该逻辑的智能体行动的有效算法。
刘虎文学锋
关键词:因果关系时态智能体经验观
论近代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两种范式——从《名学浅说》到《辨学》被引量:8
2006年
在近代西学的东渐中逻辑学具有重要地位。清末两部重要的逻辑学译著———由严复翻译的《名学浅说》和由王国维翻译的《辨学》各有不同,各具特点,它们分别代表了近代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两种范式———社会性传播和学术性传播,而两种范式在传播过程中也有着不同遭遇,为此提出了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侯昂妤文学锋
关键词:社会性学术性逻辑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