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翮
-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青贮饲料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青贮饲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青贮饲料,该制备方法是将青绿饲用植物制成丝状料后,发酵制成青贮饲料。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青贮饲料不仅有效地保存青绿植物刺槐,柠条和紫穗槐原来枝叶的营养成分,扩大饲料来源,...
- 李云张国君路超徐兆翮孙宇涵
- 文献传递
- 雌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苗期性状的对比研究
- 2009年
- 对由雌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北京8家苗圃的试验林选取8个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2个二倍体对照系进行了前期生长期内的树高、地径、胸径、叶长、叶宽和叶厚生长特性的测定,并且测定了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不同CO2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1)4月底到5月底期间为本次试验中的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无性系的缓慢生长期;2)在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无性系中,401生长性状和光合特性显著优于其他无性系和二倍体,是毛白杨新无性系中表现最优异的无性系;3)雌配子染色体加倍得到的三倍体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呈现出多样性,并不是所有三倍体无性系都优于二倍体对照系.
- 徐兆翮李云崔彬彬
- 关键词:毛白杨新无性系
- 四倍体刺槐生物质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为了探索四倍体刺槐饲料林根龄、栽培密度和刈割方法对生物量及再生能力的影响,确定合理的饲料林栽培模式,对不同根龄、不同密度、不同刈割周期及留茬高度和不同刈割工具及刈割部位的当年生林分从总重、叶重等生物量指标方面进行了测量分...
- 张国君李云孙宇涵徐兆翮黄禄君
- 关键词:四倍体刺槐栽培密度生物量生物质
- 文献传递
- 几个地区刺槐能源林栽植密度与生长时间的初步研究
- 本研究对华中地区河南省洛宁县普通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和华北地区北京市延庆县四倍体刺槐试验林地,进行了包括4个密度、3个采伐周期和3个留茬高度的对比试验,并且调查了河北省承德县普通刺槐次生林3个...
- 徐兆翮
- 关键词:栽植密度四倍体采伐周期
- 文献传递
- 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生物量和叶片营养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比较3种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5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含量的影响,以及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与普通刺槐的生物量差异和每年刈割2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之间的生物量差异,获得了生物量和营养含量最佳结合点的刺槐饲料林适宜栽培模式,达到了充分开发其饲料价值的目的。结果表明:每年刈割2次模式的第2次叶片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栽培模式(P<0.05),且单株叶质量与其他2种栽培模式无显著差异;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性系K4和K5及普通刺槐(P<0.05);每年刈割2次栽培模式下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显著高于无性系K4(P<0.05)。综合考虑叶片生物量和营养,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表现最好,且定植当年不刈割,第2年开始每年刈割2次(春天不平茬,6月初和8月底刈割)的栽培模式最佳。
- 张国君李云徐兆翮孙鹏袁存权
- 关键词:刺槐饲料林生物量叶片营养刈割次数
- 白杨细胞质遗传的细胞学机理(Ⅱ)——质体和线粒体在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中的分布与变化被引量:1
- 2011年
- 应用电子显微技术,观察白杨派树种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中国山杨花粉发育中质体和线粒体在生殖细胞、营养细胞中的分布与变化。结果表明:在小孢子第1次有丝分裂时质体由于极性分布,导致早期生殖细胞的细胞质内缺少质体,为白杨派树种质体母系遗传提供了确切的细胞学证据;线粒体在花粉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同时,细胞学观察发现银腺杨少数质体被排除的时期相对迟缓。然而,不同发育时期营养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质体和线粒体。结合以往的研究工作,还对白杨质体的极性分布进行了讨论。
- 崔彬彬杨妮娜孙宇涵徐兆翮陈萍冯慧李云
- 关键词:白杨质体线粒体生殖细胞营养细胞细胞质遗传
- 四倍体刺槐生物质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为了探索四倍体刺槐饲料林根龄、栽培密度和刈割方法对生物量及再生能力的影响,确定合理的饲料林栽培模式,对不同根龄、不同密度、不同刈割周期及留茬高度和不同刈割工具及刈割部位的当年生林分从总重、叶重等生物量指标方面进行了测量分...
- 张国君李云孙宇涵徐兆翮黄禄君
- 关键词:四倍体刺槐饲料林生物量刈割周期留茬高度
- 文献传递
- 四倍体刺槐的生物量及营养动态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更好地了解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季节的生物量和营养质量分数动态变化,为确定其饲料林的最佳刈割时期提供理论依据,在测定1~2年生林分生长时期叶片营养的基础上,测定了3年生林分的株高、基径和叶质量、茎质量动态,并分析了此林分的叶片、茎杆和整株的营养动态。结果表明:叶片和茎杆生物量的变化与株高和基径生长动态相似,均在6月25日前增加迅速,然后进入缓慢生长期,最后从8月10日再次快速生长;不同年份的叶片营养质量分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叶片的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茎杆最低,且粗蛋白质量分数从6—7月份下降迅速,随后逐渐下降;叶片、茎杆和整株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在生长季节逐渐增加,而且均在叶片中质量分数最低、茎杆中最高。综合考虑叶片及当年生茎杆生物量和粗蛋白质的相互变化,确定四倍体刺槐第1次最佳刈割时期为6月下旬。
- 孙宇涵张国君李云徐兆翮武秋生程鹏丁泊元
- 关键词:四倍体刺槐营养生物量
- 刺槐无性系叶片营养价值变异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比较刺槐无性系间的营养差异,分析19个3年生刺槐无性系(6个来自于国内,3个来源于匈牙利,10个来源于韩国)的叶片粗蛋白质、纤维、钙、磷、单宁和18种氨基酸含量,利用必需氨基酸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模糊最优局势决策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刺槐无性系叶片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钙和磷含量均差异不显著,仅无性系K4、K5、A、B和G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刺槐2N(P<0.05),无性系G的单宁含量(6.9g/kg)显著低于2N(28.9g/kg)(P<0.05);各无性系的18种氨基酸总量为159.8~240.0g/kg,且其组成平衡;必需氨基酸分为84.1~118.8,明显高于苜蓿草粉(64.3);必需氨基酸指数表明其可作为牛、鸡、猪、草鱼、羊和兔的优良饲料;综合营养价值除2N、H1、K3和K4与苜蓿草粉相似外,其他无性系均高于苜蓿草粉。
- 张国君袁存权汪洋李云徐兆翮孙鹏
- 关键词:刺槐叶片营养粗蛋白无性系
- 刺槐饲料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概述了普通刺槐枝叶粗蛋白、氨基酸、VE、矿质元素和抗营养因子等化学方面的营养价值,以及饲喂鸡、兔、鱼的饲用价值,总结了刺槐饲料林栽培技术及叶粉、叶蛋白饲料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的营养价值、生物量、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方面的饲料化技术。对刈割周期及刈割次第对饲料型型四倍体刺槐有效生物量及其粗蛋白含量的调控作用和全价颗粒饲料的开发应用作了简要论述。
- 张国君李云徐兆翮
- 关键词:刺槐营养价值饲喂效果饲料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