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霞

作品数:102 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专利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引物
  • 15篇食品
  • 13篇乳液
  • 13篇皮克林
  • 11篇试剂
  • 11篇试剂盒
  • 10篇脂质
  • 10篇食品级
  • 9篇多糖
  • 9篇棕榈油
  • 9篇靶序列
  • 7篇油脂
  • 7篇抗氧化
  • 6篇多酚
  • 6篇凝胶
  • 6篇分提
  • 5篇等温结晶
  • 5篇活性
  • 4篇电泳
  • 4篇毒素

机构

  • 10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0篇东莞理工学院
  • 6篇广州酒家集团...
  • 4篇广东中轻枫泰...
  • 2篇广州出入境检...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广东出入境检...
  • 1篇马里兰大学
  • 1篇大马棕榈油技...

作者

  • 102篇张霞
  • 94篇李冰
  • 87篇李琳
  • 36篇徐振波
  • 35篇苏健裕
  • 20篇陈玲
  • 18篇李晓玺
  • 7篇李琳
  • 6篇刘苑
  • 6篇谢贺
  • 6篇万力婷
  • 5篇焦文娟
  • 4篇吴轶
  • 4篇张振辉
  • 4篇刘丽艳
  • 3篇梁志理
  • 3篇刘国琴
  • 3篇段静静
  • 2篇徐丹
  • 2篇王雪

传媒

  • 13篇食品科技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2篇2010年中...
  • 2篇2013中国...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农业工程
  • 1篇现代食品

年份

  • 1篇2025
  • 10篇2024
  • 15篇2023
  • 11篇2022
  • 11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脂质-壳聚糖基皮克林高内相乳液的动物脂肪组织模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质‑壳聚糖基皮克林高内相乳液的动物脂肪组织模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如下:(1)先将壳聚糖与乳化剂加热溶解于溶剂中得到水相,再将食品级脂质加热熔化得到油相,并将水相缓慢倒入油相中搅拌,然后混合液进行...
张霞宋莹邱毅豪林伟如李冰李琳
莲废弃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莲子加工过程会产生莲蓬、莲衣、莲子壳、莲子心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往往被直接丢弃,而未进一步开发利用,造成了明显的莲资源浪费。由于莲废弃物中含有对人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的多酚、生物碱和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莲废弃物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常规提取方法和现代提取方法都已被广泛应用于莲废弃物活性成分的提取。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提取率,一些新型提取技术也被应用于莲废弃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并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莲废弃物中的多酚、生物碱和多糖具有抗糖化、抗增殖、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但其活性研究主要集中于体外阶段,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在人体内的功效发挥。本文综述了莲废弃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莲废弃物资源的高附加值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潘振辉文雨欣郑青松邱舒娴袁毅张霞李冰
关键词:生物活性多酚生物碱
一种PS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毒素的引物、试剂盒与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S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毒素的引物、试剂盒与方法。本发明针对杀白细胞毒素的特异性靶序列pvl保守区的特异区域设计了一对检测引物,为靶点pvl检测引物Ft和靶点pvl检测引物Bt,其核苷酸序列如SE...
刘丽艳徐振波陆泽荣徐行勇刘君彦陈玲苏健裕李冰李琳李晓玺张霞
一种PSR等温扩增反应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引物、试剂盒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SR等温扩增反应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引物、试剂盒及其方法。该引物是针对铜绿假单胞菌异性靶序列而设计,包括检测引物Ft与检测引物Bt,加速引物IF与加速引物IB,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徐振波 徐瑞瑞 徐行勇 刘君彦陈玲苏健裕李冰李琳李晓玺张霞
莲蓬多酚的提取工艺优化、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为促进莲蓬多酚资源的利用,对莲蓬多酚的超声辅助溶剂提取工艺进行了响应面优化,并对纯化后的莲蓬多酚(LSPs)进行了组分鉴定和抗氧化活性初探。结果表明,LSPs超声辅助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3 min、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40 g/mL,此时LSPs的得率可达(8.54±2.98)%,其中料液比对得率的影响最为显著。经AB-8大孔树脂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的LSPs多酚含量达(76.06±2.10)%。LSPs含有多酚类物质紫外、红外光谱的典型特性,液质联用仪分析出5种多酚类物质,组成单元为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和原花青素。LSPs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与抗坏血酸和原花青素相近,且其清除能力与LSPs浓度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LSPs对·OH也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并不存在浓度依赖关系。
文雨欣李冰郑青松麦家明何婷翟永贞张霞张霞
关键词:多酚纯化抗氧化
杂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杂环胺是食物热加工生成的一类具有致癌性的化学危害物,考察其与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对了解它的体内毒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光谱方法研究了两种常见杂环胺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啉(IQ)和9H-吡啶并[3,4-b]吲哚(Norharman)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杂环胺均能自发地与BSA结合产生荧光淬灭,且结合位点n均约为1个。IQ对BSA的荧光淬灭机理为动态和静态的联合淬灭,且以动态淬灭机理为主,两者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主要是疏水作用力;Norharman对BSA的淬灭属于静态淬灭,结合力类型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两种杂环胺与BSA之间的结合均能导致BSA构象的改变,且IQ引起的构象改变程度要高于Norharman。此外,依据能量最低原则,通过分子对接模拟了杂环胺与BSA的结合位点。
李琳婺鸣李冰张霞徐丹
关键词:杂环胺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对接相互作用
大肠杆菌O157:H7的CPA引物及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O157:H7的CPA引物及其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该针对靶点rfbE设计的CPA引物包括剥离引物4s、5a,交叉扩增引物2a1s,以及特异引物2a、3a;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
徐振波 骆玉婷 刘君彦 张桂兰 苗健 袁牧陈玲苏健裕李冰李琳李晓玺张霞
基于聚合酶螺旋反应恒温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合酶螺旋反应恒温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该引物包括检测引物Ft和Bt;其中,检测引物Ft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检测引物Bt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
徐振波 陆泽荣 徐行勇 刘君彦陈玲苏健裕李冰李琳李晓玺张霞
超声法制备的固体脂肪结晶颗粒的性质及其乳液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级皮克林颗粒,固体脂肪结晶颗粒(SLPs)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可利用性和安全性、广泛的来源及产业化前景高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控制SLPs的大小和形态对于制备稳定的SLPs皮克林乳液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高熔点的固体脂肪——全氢化大豆油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吐温40(Tween 40,简称T40)为乳化剂,采用超声乳化法,通过改变超声处理条件(功率选取300、350、400和450 W;时间选取1、2、4和6 min)制备具有不同粒径、晶型以及形态的SLPs,并研究其对乳液粒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在1.6~2.9μm之间,形态主要呈宽板条状,大小不一,晶型为α型;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在259~480 nm之间,形态呈棒状伴随球状,晶型为α型和β型共存;固定超声时间为4 min时,随超声功率的增加,未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整体增大,晶型和形态无明显变化,而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整体增大,β型和球状晶体增多;固定超声功率为350 W时,随超声时间的延长,未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晶型和形态无明显变化,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显著减小(从480 nm减小至261 nm),但形态、晶型无显著性变化。可见,T40的添加降低了SLPs的粒径,改变了SLPs的晶型,促进了β型晶体的产生及晶体形态由板状向棒状和球状的转变。采用上述SLPs制备乳液发现:未添加T40的SLPs不能获得稳定的乳液,在体系上层出现块状絮凝物;而添加T40的SLPs则可以获得稳定的白色乳液,且不同粒径、晶型以及形态的SLPs形成的乳液粒径有所差异。
张霞昝胜杰李冰刘苑焦文娟罗鑫李琳
关键词:超声粒径晶型乳液
一种食品级脂质皮克林乳液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医药及化妆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由固体脂质纳米分散液稳定的食品级脂质皮克林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食品级脂质皮克林乳液由包括质量比为1:9‑5:5的植物油和固体脂质纳米分散液经均...
张霞昝胜杰李冰李琳焦文娟刘苑陈玲徐振波苏健裕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