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恒 作品数:13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36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外侧2枚、内侧1枚克氏针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4周去石膏、拔克氏针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8.6个月,按Flynn评分标准:优112例,良13例,一般9例,差2例,优良率为91.9%。治疗过程中出现尺神经损伤6例,5例在拔除内固定后3个月内恢复,1例遗留小指尺侧麻木;Volkman挛缩3例,1例术后3天行切开减压,2例松开石膏,将石膏固定于60°位,症状逐渐好转,3例均未遗留后遗症;肘内翻3例,建议2期行截骨矫形术;骨化性肌炎1例。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较好,但仍会出现部分并发症,术前肿胀及时处理,术中操作轻柔,术后加强管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朱贤友 王磊 韩中伟 尚志恒 石志伟 孟双全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固定 并发症 手术复位及保守治疗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手术复位及保守治疗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源于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8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统计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随访12个月,以X线Leeds评分评估患者骨折愈合优良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恢复时间52.3±5.4周和住院天数12.3±5.2天均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Ⅱ型损伤者骨折愈合优良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Ⅲ、Ⅳ型损伤者骨折愈合优良率76.5%、63.6%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保守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尽早恢复,缩短住院时间,Ⅱ型损伤者使用保守治疗或手术复位均能取得良好效果,Ⅲ、Ⅳ型损伤则以手术复位效果更佳。 吴威 孟双全 朱贤友 尚志恒关键词:手术复位 保守治疗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入组10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4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而对照组54例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止痛效果和药物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7.04%,高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能够明显提高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的控制和缓解,且并未增加药物毒副反应。 吴威 朱贤友 尚志恒关键词:恶性肿瘤 骨转移 疼痛 复方苦参注射液 唑来膦酸 微创钛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复杂性长骨缺损性骨折疗效观察 2014年 复杂性长骨缺损性骨折多由于严重外伤引发,治疗多选择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及处理不当,容易致畸、预后影响正常功能活动、导致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本院对此类骨折多选择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现将钛板内固定治疗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长骨缺损性骨折疗效分析如下。 吴威 朱贤友 许杰 尚志恒 王磊关键词:植骨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肿瘤所致病理性脊椎骨折患者85例,共170个椎体,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具体术式:采用单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及分次经皮穿刺椎体灌注骨水泥技术。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VAS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出院后定期随访,评估生存情况。结果术中无一例出现肺栓塞、截瘫或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3 d内疼痛缓解,平均VAS评分降至2.8分。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的平均注入量为4.5 m L。术中64(37.65%)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椎间隙20个,椎旁或椎旁静脉36个,椎管内8个,但均无临床症状。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其中42例死于原发肿瘤,余43例则带瘤存活。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瘤的安全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术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韩中伟 朱贤友 尚志恒关键词:脊椎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体会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治疗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两种手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于2008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一期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后随访1~2年。结果运用日本JOA17分法实施评估,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改善率达到了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结论采用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椎管的内容面积,同时能够及时减缓患者脊髓受压的状况,疗程比较短,临床疗效较为显著,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自斌 吴威师 尚志恒关键词:重症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63例股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逆行髓内钉治疗,观察效果。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3周。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参照Kolmert评分标准:优46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2.1%。结论关节镜辅助复位、松质骨螺钉固定髁间、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具有微创、固定稳定、愈合率快、关节功能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朱贤友 王磊 吴威 尚志恒 孟双全关键词:股骨髁间骨折 关节镜 髓内钉 5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讨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对应的手术方式,依照临床资料实施详细的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胫骨平台关节面全部较为平整,骨折端对位线也较为良好。40例患者的伤口一期愈合;10例患者的伤口延期愈合。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切开复位治疗,患者关节面的平整度恢复较好,能够保证患者韧带的完整性,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韩中伟 吴威 尚志恒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 临床疗效 臀部深筋膜局部皮瓣转移治疗骶尾部褥疮15例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臀部深筋膜局部皮瓣转移术治疗骶尾部褥疮的手术方法、效果。方法自2008—10—2011-02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应用臀部深筋膜局部皮瓣转移治疗骶尾部褥疮15例,褥疮范围3cm×4cm~8cm×9cm,皮瓣大小5cm×6cm~10cm×12cm,其中采用右侧皮瓣修复8例,左侧皮瓣修复7例。结果15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a后,皮瓣质地柔软,无破溃,非截瘫患者修复区皮肤感觉情况可。结论臀部深筋膜局部皮瓣转移术治疗骶尾部褥疮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术后外形满意,远期效果好,对于较大骶尾部褥疮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吴威 郭自斌 尚志恒 孟双全关键词:外科皮瓣 骶尾部 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的临床处理及治疗疗效。方法 19例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患者均接受相应的手术治疗,并观察治疗后患者VAS评分、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情况。结果 19例患者术后VAS评分为(3.0±0.5)分,低于术前的(9.0±1.1)分(P<0.05)。全组19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4.2%,肢体功能优良率为89.5%。结论上肢骨转移瘤性病理性骨折接受手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吴威 朱贤友 韩忠伟 尚志恒 郭自斌关键词:骨转移瘤 病理性骨折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