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俊杰
- 作品数:31 被引量:250H指数:9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气浮工艺处理麦芽生产废水被引量:1
- 2012年
- 根据麦芽生产废水的特点,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气浮为主体的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并建成了麦芽废水处理站。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5和SS分别为(401~832)、(128.2~240.2)和(88~258)mg/L的情况下,出水COD为36~60 mg/L、BOD5为10.2~14.6mg/L、SS为32~50 mg/L,达到了《啤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处理成本为1.17元/m3。实践证明,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气浮工艺处理麦芽生产废水经济有效,为麦芽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成功经验。
- 纪荣平江云钱小青季俊杰
- 关键词: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气浮
-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03年
- 本文综述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分析了目前应用的脱氮除磷工艺机理及其特点 。
- 季俊杰王美东葛丽英何成达王剑
- 关键词:生物脱氮生物除磷城市污水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
- 铜酞菁颜料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 2002年
- 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物化—生化法处理铜酞菁颜料废水的新工艺。该工艺研究了铜氨络离子、PH值、水温、SO_4^(2-)、生化条件等因素对Cu^(2+)和NH_3—N去除效果的影响。
- 葛丽英季俊杰
- 关键词:生化法废水处理
- 两级SBR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采用两级 SBR (sequence batch reactor)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 ,试验结果表明 ,先通过 SBR1反应器对污水起到了平衡、均化作用 ,再通过 SBR2反应器实现了污水的脱氮除磷 .试验出水 ρCOD(铬法 )浓度为 2 1~ 43 mg· L-1,去除率达到 85 %~ 93 % ;出水ρ(N) (N为氨态氮 )为 3 .3~ 9.5 mg· L-1,去除率达到 65 %~ 81 % ;出水ρt(P)为 0 .3 2~ 0 .63 mg· L-1,去除率达到 87%~ 95 % .
- 季俊杰葛丽英王永广
- 关键词:SBR生活污水污水处理
-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2年
- 本文综述了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分析了目前应用的脱氮除磷工艺机理及其特点,探讨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深入研究的方向。
- 葛丽英季俊杰何成达
- 关键词:脱氮除磷城市污水污水处理
- 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基质与污水磷素去除关系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通过分析测试研究了波式潜流人工湿地(Wavy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简称W-SFCW)运行期间基质的磷素沉积量,以便解析不同人工湿地基质对于污水磷素去除的关系。试验污水为经短时厌氧预处理的化粪池污水,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orizontal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简称SFCW)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近2年的人工湿地连续试验期间,分别于2003年11月、2004年5月和2004年11月测定了两种人工湿地基质的磷素沉积量。结果表明,随着人工湿地运行时间的延续,污水中的磷从以人工湿地基质吸附为主,逐渐变成以难溶性磷酸盐的沉积为主;为了人工湿地持续高效地去除TP,用释放Ca2+等金属离子的基质能够促进不溶磷酸盐的沉积;W-SFCW由于使所有水流不断与土壤层、砾石层和豆石层反复接触,生成难溶性磷酸盐的几率大大高于SFCW,能够比SFCW更加显著地促进磷沉积。
- 何成达王惠民钱小青季俊杰陈娟钱晓晴
- 关键词: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基质特性污水处理
- ASBR+SBR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采用ASBR+SBR工艺,进行处理小流量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先通过ASBR反应器对污水起到平衡、均化作用,再通过SBR反应器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试验出水CODCr浓度为21~43mg·L-1,去除率达到85~93%;出水NH3-N浓度为3 3~9 5mg·L-1,去除率达到65~81%;出水TP浓度为0 32~0 63mg·L-1,去除率达到87~95%。
- 周春洪葛丽英季俊杰
- 关键词:SBR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污水处理
-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DASB+W-SFCW联合工艺被引量:7
- 2006年
- 提出了“DASB+W-SFCW”联合工艺,并运用该工艺对分散式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DASB单元采用短时厌氧技术,去除颗粒有机物和部分溶解有机物,防止W-SFCW堵塞,保证W-SFCW单元脱氮所需的碳源。W-SFCW床优化了传统潜流人工湿地的水流流态,使污水在W-SFCW床内呈波式流动,充分地发挥了湿地系统降解污染物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DASB+W-SFCW”联合工艺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当进水中COD,NH3-N,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68 mg/L,31.5 mg/L,5.5 mg/L时,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7%,52.1%,89.7%,出水水质优于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
- 季俊杰何成达葛丽英钱小青谈玲
- 关键词:潜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
- A^(2)/O-BCO系统中碳源类型对反硝化除磷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2年
-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工艺处理低碳氮(C/N)比污水,考察单因素碳源(阶段Ⅰ:乙酸钠;阶段Ⅱ:乙酸钠+丙酸钠;阶段Ⅲ:丙酸钠)对有机物去除以及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并重点探究乙酸钠、丙酸钠混合碳源条件下内碳源(PHA、Gly)的转化利用以及反硝化除磷(DPR)机理,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比了不同阶段微生物菌群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混合碳源提高了有机物、氮、磷的同步去除效率,厌氧段内碳源转化量为226mg/h,释磷量高达30.58mg/L,DPR效率稳定在90%以上;批次试验表明反硝化聚磷菌(DPAOs)占聚磷菌(PAOs)的比例为72.42%,基本实现了DPAOs的富集;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混合碳源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OTUs菌群,PAOs(包括Accumulibacter和Acinetobacter)和DPAOs(包括Dechloromonas和Pseudomonas)总量高达29.13%(>16.18%(阶段Ⅲ)>14.34%(阶段Ⅰ)),有效促进了碳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反硝化除磷效率;BCO反应器中氨氧化菌(AOB,包括Nitrosomonas和Nitrosomonadaceae)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以Nitrospira为主)总量从3.89%(N1)增加到23.09%(N2)、37.23%(N3),为反硝化除磷提供充足的电子受体;此外,建立了基于碳源高效利用的运行调控策略,以期为A^(2)/O-BCO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范亚骏张淼季俊杰程吉林吴启超何成达
- 关键词:碳源类型反硝化除磷
- 降流式厌氧悬浮填料床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从现代厌氧反应器的发展理念角度分析了一种新型厌氧反应器—降流式厌氧悬浮填料床(DASB)的工艺特性,并进行了在环境温度下用DASB对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HRT=3h时,COD、SS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7%、64%。
- 钱小青何成达季俊杰谈玲赵由才
- 关键词: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