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桦
- 作品数:49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免疫异常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1例
- 2022年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或Buerger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节段性炎症性血栓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通常累及年轻男性吸烟者的中、小血管。目前研究认为TAO是一种与免疫和自身免疫相关的炎症性疾病,但还未有明确的生物标志物表明在有异常疾病表现的患者或有动脉粥样硬化或自身抗体的风险因素的患者中可以诊断为TAO,因此对于TAO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巨大的争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1例免疫异常的TAO患者诊疗过程做一汇报,同时对目前TAO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提出对TAO的诊断及治疗的体会。
- 程敏马敏江吕桦崔小丽
- 关键词:免疫异常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以多颅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头颈部肿瘤临床分析
- 2022年
- 目的以多颅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头颈部肿瘤临床诊断具有挑战性,本研究结合病例和文献深入探讨了疾病的病因诊断。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4例以多颅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结果1例颈静脉孔副神经节瘤第5、7、8、9对和第12对颅神经麻痹,1例颈静脉球瘤病变累及第7、8对颅神经,1例生殖细胞瘤波及第2、3、5、6、7、8对颅神经,1例鼻颅底腺癌第1、3、4、5、6、7、8对和第12对颅神经瘫痪。结论多颅神经麻痹可作为头颈部潜在良、恶性肿瘤早期唯一症状体征,病因诊断方面需警惕肿瘤新生物。
- 程仙送李欢欢高俊卿王晓辉李志伟吕桦
- 关键词:颅神经麻痹生殖细胞瘤腺癌
- miR-483-5p抑制BALB/c裸鼠体内胶质瘤生长
- 2017年
- 目的研究miR-483-5p在体内对胶质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皮下胶质瘤移植瘤动物模型,分为U87细胞对照组及miR-483-5p组,于接种细胞后观测瘤体变化,并于24 d后称量瘤体重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观察两组移植瘤细胞增殖变化情况。结果 miR-483-5p抑制胶质瘤移植瘤生长,其生长速度及瘤体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iR-483-5p使移植瘤PCNA指数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iR-483-5p能够抑制裸鼠脑胶质瘤PCNA表达并抑制瘤体生长。
- 王莉畅涛吕桦
- 关键词:胶质瘤PCNA
- CYP27A1基因突变导致的脑腱黄瘤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2年
- 脑腱黄瘤病(CTX)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细胞中CYP27A1基因突变相关,临床表型具有高度异质性,且患者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包括严重的认知障碍和痴呆。胆汁酸替代疗法可以防止或延缓CTX病情进展。本研究通过分析1例CYP27A1基因突变导致的CTX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对CTX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CTX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 程敏马敏江崔小丽邸伟吕桦
- 关键词:黄瘤病基因突变病例报告
- 机械取栓术后CT高密度影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即刻平扫颅脑CT出现新发异常高密度影是临床常见的影像学表现。CT高密度影通常包括对比剂增强、对比剂外渗或脑出血,其中脑出血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CT高密度影对患者最终梗死体积、颅内出血转化以及功能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T高密度影的出现往往预示患者发生颅内出血转化的风险较高及预后不良(90 d改良Rankin量表≤2分)。CT高密度影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普遍认为CT高密度影的发生和发展与血脑屏障的破坏、应用抗凝药物、缺血再灌注损伤、介入器械对血管壁的损伤、对比剂的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探讨它们发生的相关机制对降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CT高密度影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丹丹吕桦邸伟
- 关键词:CT高密度影
- 不同剂量碘佛醇对体外培养SD大鼠颈总动脉NO和ET-1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碘佛醇对体外培养SD大鼠颈总动脉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分泌的影响,探讨碘佛醇在脑血管造影术中和术后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方法 A、B、C、D 4组SD大鼠颈总动脉环体外培养,每组各10段,长约1mm,分别给予A组(对照组):0μl·mL^(-1)碘佛醇、B组:30μl·mL^(-1)碘佛醇、C组:60μl·mL^(-1)碘佛醇、D组:90μl·mL^(-1)碘佛醇培养1h,分别留取培养1h前后培养液测定NO和ET-1的浓度,比较A组前后两次培养液NO和ET-1的浓度,各组前后两次培养液NO和ET-1的浓度比值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大鼠颈总动脉体外培养1h,NO浓度无变化,ET-1的浓度减少。与A组前后NO浓度的比值相比,B组和C组无差异,D组明显升高,即30μl·mL^(-1)或60μl·mL^(-1)碘佛醇对大鼠颈总动脉NO分泌无影响,90μl·mL^(-1)碘佛醇减少NO的分泌。与A组前后ET-1浓度的比值相比,B组无差异,C组和D组明显下降,即30μl·mL^(-1)碘佛醇对大鼠颈总动脉ET-1的分泌无影响,60μl·mL^(-1)或90μl·mL^(-1)碘佛醇促进ET-1的分泌。结论 30μl·mL^(-1)碘佛醇不影响大鼠颈总动脉NO和ET-1的分泌,不会引起血管痉挛,90μl·mL^(-1)碘佛醇减少NO的分泌,60μl·mL^(-1)或90μl·mL^(-1)碘佛醇促进ET-1的分泌,均有可能引起血管痉挛。
- 李志伟蒋锋刘杨刘小玲崔小丽吕桦刘军
- 关键词:碘佛醇内皮素-1颈动脉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肺炎克雷伯菌脑膜脑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18年
- 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purulent meningitis/meningoencephalitis)是一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发热、意识障碍、癫痫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病例死亡率及残疾率极高.
- 王莉于叔麒吕桦
-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脑炎肺炎克雷伯菌醒脑静注射液
- 间断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间断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慢性脑缺血(CCH)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缺血组和缺血+X线组。两组均采用双颈总动脉结扎建立模型,缺血+X线组大鼠于模型建立1w后接受间断X线全身照射,0.5Gy.w^-1×3w。Moms水迷宫评估2组大鼠空间学习能力;取2组大鼠海马组织,免疫组化比较Caspase-3的含量,Western blot比较IL-6和TNF-α的含量,ELESA比较丙二醛(MAD)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3次间断0.5Gy的X线照后,2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通过平台次数无差异,但缺血+X线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IL-6和TNF-α的含量较慢性缺血组减少,两组间MAD含量和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次间断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并不影响CCH大鼠的认知功能,但能降低大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和炎性因子的含量,需要观察更多次低剂量电离辐射对CCH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 李志伟崔小丽刘杨刘小玲吕桦刘军
- 关键词:低剂量电离辐射慢性脑缺血
- 任务导向性康复护理结合主题式健康教育对老年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健康知信行的影响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康复护理结合主题式健康教育对老年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功能恢复及健康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任务导向性康复护理结合主题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健康信念及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康复护理结合主题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健康知信行改善,也能有效调节脑神经递质水平。
- 李娜娜冯阳阳吕桦
- 关键词:脑卒中
- 重复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致脑梗死1例
- 2022年
- 重复大脑中动脉(duplicated middle cerebral artery,DMCA)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变异,尸检检出率在0.2%~2.9%;血管造影发现率更低,在0.24%~1.5%。这种血管变异与脑梗死、动脉瘤,以及血管畸形的发生相关。本文报道1例DMCA急性闭塞性脑梗死。
- 张超峰吕桦王莉胡军柳汶其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