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卢进灯

卢进灯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散射
  • 4篇光散射
  • 3篇散射光
  • 2篇动态特性
  • 2篇动态特征
  • 2篇两相流
  • 2篇傅立叶变换
  • 1篇单色光
  • 1篇野外作业
  • 1篇平行光
  • 1篇全反射
  • 1篇粒度
  • 1篇颗粒粒度
  • 1篇激光测粒仪
  • 1篇光程
  • 1篇光线
  • 1篇反傅立叶变换
  • 1篇辐射力

机构

  • 6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沈建琪
  • 6篇卢进灯
  • 4篇洪敏芳
  • 4篇王华睿
  • 4篇王兵善
  • 3篇于彬

传媒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第七届全国颗...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关于逆向傅立叶变换颗粒测量技术的讨论
在光散射颗粒测量技术中,逆向傅里叶变换技术具有测量下限小和对接收透镜口径要求低等优点。然而,普遍认为,在逆向傅里叶变换技术中测量区厚度和光束张角应该控制在很小的范围,这限制了该技术的在线应用。本文探讨在逆向傅里叶变换技术...
于彬沈建琪卢进灯王华睿洪敏芳
关键词:光散射
文献传递
逆向傅里叶变换激光测粒仪的光线计算模型
2010年
在光散射颗粒测量中,逆向傅里叶变换技术具有测量下限小和对透镜口径要求低等优点,其缺点是要求满足光束近轴和窄测量区条件.为了实现逆向傅里叶变换技术在在线中应用,提出了一种光线传输计算模型,即在不同的测量区厚度和光束张角情况下计算探测器上散射光信号分布,并与常规的傅里叶变换系统比较,研究测量区厚度和光束张角等因素对逆向傅里叶变换技术光散射信号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逆向傅里叶变换系统中的信号分布与测量区厚度、等效焦距和入射汇聚光束张角的选择密切相关.所提出的光线传输计算模型可为逆向傅里叶变换系统的在线测量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卢进灯沈建琪王兵善洪敏芳
关键词:光程
基于散射光动态特性的两相流测量模型
含颗粒两相流的小体积范围内的颗粒数随机变化导致散射光和透射光呈现动态特征,这种光信号动态特征可用来测量两相流的流速、颗粒粒度和浓度。本文介绍两种理论模型并分析比较其优缺点。
沈建琪王华睿于彬王兵善卢进灯洪敏芳
关键词:动态特征光散射
文献传递
基于散射光动态特性的两相流测量模型
合颗粒两相流的小体积范围内的颗粒数随机变化导致散射光和透射光呈现动态特征,这种光信号动态特征可用来测量两相流的流速、颗粒粒度和浓度。本文介绍两种理论模型并分析比较其优缺点。
沈建琪王华睿于彬王兵善卢进灯洪敏芳
关键词:动态特征光散射两相流颗粒粒度
文献传递
平行光全反射迅衰场中光辐射力及其规律
2010年
利用Mie散射理论和电偶极子近似理论,计算了球形颗粒在全反射迅衰场中受到的光辐射力,得到了光辐射力随颗粒与分界面之间距离、入射角、颗粒半径和颗粒折射率的变化曲线.分析了光辐射力随相应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且给予物理解释.
王兵善沈建琪王华睿卢进灯
厚样品池反傅立叶变换颗粒在线测量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样品池反傅立叶变换颗粒在线测量装置,利用会聚的同心单色光照射下颗粒的光散射和吸收特征,同时探测散射光在前向分布信号和入射光透过率信号,由此得到颗粒的粒径分布和浓度信息。测量装置集成在一个探针内,使用嵌入式...
沈建琪卢进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