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明
- 作品数:38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含硫易切削模具钢高温热塑性行为探讨被引量:6
- 2020年
- 为研究易切削模具钢高温热塑性,利用热膨胀仪分析了该材料在不同冷速下的微观组织转变规律及相变点,并绘制了CCT曲线;利用Gleeble-3800试验机模拟研究材料高温拉伸断裂行为,结合断口形貌分析材料热塑性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高温热塑性存在明显的3个区域,分别为第3脆性区、韧性区和第1脆性区。试验钢在950~1 150℃范围内变形性能最优,为高温塑性区;950℃以下为第3脆性区,断口形貌为韧窝和解理,且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韧窝数量增多,伸长率增加,直至950℃拉伸后断口形貌基本上全为韧窝;1 300℃及以上为第1脆性区,伸长率随变形温度升高而下降。提高冷却速率,会增加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内部的热应力,导致在相同温度下变形时伸长率较低冷却速率时小。
- 陈登国廖桑桑徐李军徐李军仇圣桃
- 关键词:高温热塑性CCT曲线冷速
- 厚度50~80mm高强韧抗层状撕裂钢板的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度50~80mm高强韧抗层状撕裂钢板的制造方法,将所述钢板相同成分的连铸坯加热到1210~1250℃,加热时间按1.1~1.2min/mm控制,铸坯出炉温度≥1150℃,再结晶区开轧温度≥1050℃,轧...
- 赵和明熊文名陈英俊王洪冯小明熊雄王国文周焱民杨帆刘志芳黄珍傅清霞闫博
- 文献传递
- 工程机械用高性能耐磨钢开发研究
- 陈英俊冯小明熊雄熊文名赵和明操瑞宏孙乐飞周焱民王鹏杨红来李学明
- 项目属于钢铁材料加工制造工艺。耐磨钢板广泛地应用于冶金、矿山、建材、电力、铁路和军事等各个领域中。项目针对高性能耐磨钢板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点,开展了关键制造技术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要技术和部分产品填补...
- 关键词:
- 关键词:工程机械耐磨钢板钢铁材料
- 基于IPSO-RELM转炉冶炼终点锰含量预测模型被引量:20
- 2019年
- 分析了影响转炉冶炼终点钢水中锰含量的因素,针对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转炉冶炼终点锰含量预测模型存在的收敛速度慢,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算法建模的新思路,并引入正则化以及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建立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正则化极限学习机(IPSO-RELM)的转炉终点锰含量预测模型;应用国内某炼钢厂转炉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并与基于BP、ELM和RELM算法的三类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IPSO-RELM方法构建的模型,锰含量预测误差在±0.025%范围内的命中率达到94%,均方误差为2.18×10^-8,拟合优度R2为0.72,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他三类模型,此外,该模型还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对于转炉实际冶炼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张壮曹玲玲林文辉孙建坤冯小明刘青
- 关键词:转炉改进粒子群算法极限学习机
- 无取向电工钢WG350生产过程中夹杂物的行为与控制被引量:4
- 2021年
- 为了更好地控制WG350无取向电工钢中的夹杂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Aspex系统分析了精炼、连铸过程和成品板中夹杂物的类型、数量及尺寸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氩站开始出现大尺寸含P复合夹杂物,该类型夹杂物大部分在RH脱碳后会上浮去除。RH加铝脱氧时生成的Al_(2)O_(3)以团簇状和块状为主,前者尺寸范围为0.5~5μm且大部分被去除,而块状Al_(2)O_(3)会一直遗留至成品中。RH合金化后,钢液中夹杂物数量达到最大,夹杂物类型除Al_(2)O_(3)外,主要还有复合氧化物、复合氧硫化物。成品板中夹杂物种类及数量关系为:氧硫化物>氧化物>氮化物>氮化物+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氮-氧-硫复合物>硫化物。钢中氧硫(质量分数)由49×10^(-6)降低至13×10^(-6)时,夹杂物种类及数量均会大幅度减少。
- 赖朝彬赖籽屹冯小明李杰余小琴杨小刚
- 关键词:无取向电工钢
- 厚度50~80mm高强韧抗层状撕裂钢板的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度50~80mm高强韧抗层状撕裂钢板的制造方法,将所述钢板相同成分的连铸坯加热到1210~1250℃,加热时间按1.1~1.2min/mm控制,铸坯出炉温度≥1150℃,再结晶区开轧温度≥1050℃,轧...
- 赵和明熊文名陈英俊王洪冯小明熊雄王国文周焱民杨帆刘志芳黄珍傅清霞闫博
- 文献传递
- 无氟预熔型精炼渣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避免含氟精炼渣中氟的污染,结合炉渣基础理论,经过熔渣黏度和熔点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优选的无氟预熔型精炼渣组成CaO=48%、Al2O3=40%、SiO2=4%、MgO=8%,该精炼渣的黏度和熔点分别为:0.78 Pa.s和1389℃.精炼渣的工业试验表明,精炼初期成渣速度快,为加快生产节奏奠定了基础.与原含氟精炼渣相比,避免氟污染问题;钢液平均脱硫率为86.5%,提高了7.5%;连铸坯中N、H、O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5×10-6、2.4×10-6、32.5×10-6,分别降低了13%、15%、15%;连铸坯中夹杂物的尺寸显著地减小,连铸坯的质量得到提高.
- 刘伟赖朝彬冯小明陈三芽
- 关键词:LF精炼预熔精炼渣脱硫无氟
- E690海洋平台用钢第二相析出行为研究
- 2022年
- 研究了E690海洋平台用钢中第二相析出过程,讨论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该钢种第二相中的元素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钢中Cu含量对Cu析出量的影响,为实验钢成分设计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该钢中15种析出物的生成顺序分别为:Ti_(4)C_(2)S_(2),FCC_A1#2,MnS,B_(2)M,M_(3)B_(2),BN_HP_(4),FCC_A1#3,AlN,HCP_A3#2,KSI_CARBIDE,MC_ETA,M_(23)C_(6),M_(7)C_(3),MC_SHP,M_(3)P。适当提高钢中的Cu含量,降低Ni含量,在耐腐蚀性能满足钢材服役要求的条件下,可有效减少生产成本。然而,为抑制Cu过量析出,减小钢材的裂纹敏感性,应将钢中的Cu含量控制在0.2%以下。
- 刘敏刘敏冯小明赖朝彬
- 关键词:第二相析出
- 120t钢包底吹氩工艺优化水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以钢厂120 t钢包为研究对象,对相似原理为基础,建立几何比例1:3的水模型,通过测定单、双透气砖最低吹氩条件(透气砖位置,吹气量0.4~2.0 m^3/h等)对混匀时间的影响,确定钢包的底吹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单孔布置时,透气砖距离钢包0.63R(R为钢包底半径)时混匀时间最短;双孔布置时,增大两透气砖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缩短混匀时间,双孔180°夹角0.6R布置方式效果最好,混匀时间最短;在等气量下,双透气砖效果明显优于单透气砖。
- 张真铭蔡茜娜熊辉辉冯小明马鹏赖朝彬
- 关键词:水模型混匀时间
- 高炉—精炼炉法冶炼中低碳锰铁新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精炼炉法冶炼中低碳锰铁新工艺,精炼炉熔池温度控制在1650℃-1750℃,其特征在于高炉锰铁液热送进混铁炉升温至1450℃-1550℃后,兑入精炼炉吹氧脱碳,前期供氧强度为2.5-3.0m<Sup>...
- 熊小星赖朝彬吕瑞国萧泽强李正邦廖彬生冯小明赵敏森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