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安辉
- 作品数:51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谈再造侗乡林海被引量:6
- 2007年
- 湘黔桂毗连地带的侗乡盛产树木,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林海。明代以降,木材成为商品被大量采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砍伐,代之而起的是大片大片的人工树林。侗家植树造林创造了治山的绿色文明。民国以来,侗乡的绿色林海在缩减。如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侗族造林传统,再造侗乡的秀美山川,让绿色林海波涛澎湃,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 傅安辉
- 关键词:侗乡林海沧桑
- 试论丁西林喜剧《妙峰山》的思想内容被引量:1
- 2006年
- 丁西林是一位出色的喜剧作家.他最后创作的《妙峰山》现实针对性强,剧情起伏变化大,人物机智幽默,充分体现了其喜剧特色.
- 傅安辉
- 关键词:丁西林喜剧剧情
- 原生态民族文化论
- 亘古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先有原生态民族文化,后有地区的、国家的甚至全世界共同的文化.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拥有该文化的民族创造的与时俱进而又能基本上保持原始状态的传统文化,是人们共同体传承到当今时代的原创性文化.它具备原创时的...
- 傅安辉
- 关键词:民族文化生态文明
- 文献传递
- 原生态民族文化论被引量:9
- 2012年
- 亘古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先有原生态民族文化,后有地区的国家的甚至全世界共同的文化。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拥有该文化的民族创造的与时俱进而又能基本上保持原始状态的传统文化,是人们共同体传承到当今时代的原创性文化。它具备原创时的本真意义,保留着诞生时的基本状态,在历史长河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本真"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我们今天提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概念,名符其实。对它进行研究,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地方性知识。"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理论构建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需要。
- 傅安辉
- 关键词:原生态民族文化
- 评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被引量:1
- 2015年
- 《行歌坐月》是首个登上国家大剧院的侗族题材剧目。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在京首演成功,再一次证明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可以焕发艺术新生。侗戏文化唯有扬弃和吐故纳新,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作为探索传统与现代创作联手的范式,无疑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新途径,更是探索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开路先锋。
- 傅安辉吴媛姣吴文梅
- 关键词:艺术超越
- 黎平机场通航后在雨水天气条件下搞好旅游服务的思考
- 2003年
- 为旅游支线服务的黎平机场于2004年建成通航后,贵州省黎平县旅游业的空中客源将会迅速增加,而当地雨水多的天气不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对此进行思考,提出8条应对措施,以确保风雨无阻地接待游客,使黎平县的旅游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 傅安辉
- 关键词:通航游客雨水
- 《侗族大歌》导读被引量:1
- 2014年
- 2009年侗族大歌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宣传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共黔东南州委决定出版一本《侗族大歌》。我们很乐意接受撰写这本书的导读文章。侗族大歌是世界东方民间的和声艺术,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黔东南出版《侗族大歌》一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民间音乐文化现象以及它能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我们从族群、社会学、文化学、价值学、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侗族大歌进行了解读,以便帮助人们对《侗族大歌》专集的理解。
- 杨序顺傅安辉
- 关键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导读
- 清代贵州清水江流域的保甲与团练——九寨侗族村落保甲团练档案的文献价值释读被引量:3
- 2017年
- 清水江九寨是侗族北部方言区侗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地带,清朝光绪年间开始实施保甲团练制度,至今九寨民间还保存了比较完整而系统的有关九寨保甲团练事务的档案。九寨保甲团练档案完整反映了保甲团练制度在侗族地区的实施过程及其社会管理职能,是研究近代侗族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文献。
- 龙泽江傅安辉
- 关键词:档案
- 侗族芦笙文化论被引量:2
- 2015年
- 因侗族芦笙习俗而形成的侗族芦笙文化,为侗族民众所喜闻乐见。侗族芦笙文化是一种礼仪文化,不尚武,只追求亲和。和侗族其他文化一样,其精髓就是追求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可以说侗族芦笙文化是最能体现东方文明的文化。对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促进人类团结、和谐、友好相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 傅安辉
- 关键词:侗族
- 论清水江木商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被引量:4
- 2009年
- 明、清至民国时期,以贵州省锦屏、黎平、天柱、三穗、剑河等县为中心的清水江流域各族群众在木林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木商文化是黔东南州劳动人民在推进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清水江是当地与外部交流的水上长廊,是木材贸易的黄金水道,她使明清时期的木材贸易特别红火。木材贸易带来了清水江流域的治山文明。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木材生产者是治山文明的创造者。
- 傅安辉
- 关键词:林业契约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