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明胜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黄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20例,其中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经皮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n=3)、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n=3)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泡沫硬化剂注射三种治疗方式(n=14),分析比较上述三种手术方式疗效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三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大隐静脉高位结扎+SEPS以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泡沫硬化剂注射三种手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4.6±6.2)d,(30.3±6.8)d和(19.6±2.3)d,结扎+EVLT+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后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另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效果更为显著,术后愈合时间短。
- 代明胜朱晓慧苏三婷
- 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个体化治疗临床疗效大隐静脉
- 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与传统手术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治疗中的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SEPS)在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中的作用。方法:对47例CEAP分级C4级以上的CV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A组),22例行SEPS,并联合施行大隐静脉及曲张浅静脉剥脱术(B组)。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B组短于A组(P<0.05);切口感染率、溃疡复发率B组低于A组(P<0.05)。结论: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离断术治疗CVI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代明胜戴向晨罗宇东
- 关键词: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离断术
- 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传统剥脱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12±0.33)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99±1.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8.12±11.09)ml与(59.88±19.3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22±15.2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8.90±11.8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为(6.90±1.12)分,对照组患者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为(3.22±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在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 代明胜朱晓慧
-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安全性
- 多层裸支架技术治疗涉及内脏动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及流体力学研究
- 研究背景: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aortic dissection,AAD)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是病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的出现极大地...
- 代明胜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流体力学
- 手指麻醉方法选择研究
- 2012年
- 手指疾患是门急诊常见疾病,根据不同的手指神经支配特点及不同的手术部位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不但麻醉效果良好,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研究对120例手指手术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门诊30例,急诊90例。男92例,女28例,年龄15~61岁。清创缝合及指残端修整70例,肌腱损伤吻合15例,甲沟炎14例,脓性指头炎6例,手指腱鞘囊肿8例,手指异物7例。手指分布拇指21例,示指28例。
- 代明胜
- 关键词:麻醉方法脓性指头炎常见疾病神经支配麻醉效果
- 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的动物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实验性Wistar大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行性与疗效。
方法:选取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别结扎并离断双侧股动脉的分支,双侧股动脉予有齿镊沿股动脉走形...
- 代明胜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祖细胞股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再生
- 文献传递
- 肝内外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
- 2020年
- 肝内外胆道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受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肝内外胆道结石的发病率较高。由于结石发生的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对肝内外胆道结石的治疗方案分为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包括胆道外引流术及胆管切开取石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等。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及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上述治疗方法有了长足进步。但从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来看,受肝内外胆道结石病理机制复杂性的限制,存在残石率及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因此,本文对近年来肝内外胆道结石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代明胜苏三婷
- 关键词:肝内肝外胆道结石外科治疗
- 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的防治策略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2011年10月~2013年6月腹股沟疝患者59例的治疗情况。结果:54例患者切口1期愈合,(其中未用抗生素47例,预防用抗生素7例);3例患者术后第4天切口有渗出经换药后2期愈合。1例患者(未预防用药)术后第2天发现切口血肿,予拆除切口缝线,在局部麻醉下重新缝合切口后痊愈。1例患者拆线时切口裂开,予湿润烧伤膏外用切口愈合。全部患者随访1~1.5年,均无迟发感染及复发等并发症。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依赖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中操作和细致的术后护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只是其中1项措施。
- 代明胜王蓓
-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 腔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腔镜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在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CEAP分级C4级以上的患者22例(共27条肢体)行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并联合施行大隐静脉及曲张浅静脉剥脱术。结果:22例术后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无切口感染坏死、皮下气肿及筋膜腔血肿等并发症。足靴区色素沉着及硬化明显改善,6例足靴区活动性溃疡在术后2周内愈合。随访1~12个月无静脉曲张及溃疡复发。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具有交通支静脉离断彻底、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治疗CEAP分级Ap、PR的CVI患者的重要手段。
- 代明胜戴向晨梁晓宇罗宇东章志翔朱理玮
- 关键词: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离断术
- D-二聚体水平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监测价值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监测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试验组患者根据血清D-二聚体水平调整患者华法林药物及低分子肝素用量,维持D-二聚体水平范围为0.5到1.0mg之间。比较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下肢周长差值、闭塞静脉的直径狭窄度值、牙龈出血及皮肤淤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下肢静脉血栓生存质量(QOL)评分等临床指标。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3.21±4.33)分与(77.32±3.22)分,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下肢周长差值分别为(1.50±0.32)cm与(1.89±0.4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牙龈出血。对照组中2例患者发生牙龈出血,1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患者发生皮肤淤斑,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D-二聚体指标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监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代明胜朱晓慧
- 关键词: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华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