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长峰
- 作品数:39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科研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 胸椎黄韧带骨化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胸椎黄韧带骨化(OLF)是关节突关节前方黄韧带由两侧向中央逐渐增厚、骨化,压迫硬膜囊导致脊髓受压。该病是导致胸椎管狭窄症的最常见原因,发病后导致下肢功能障碍,手术减压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由于胸椎节段椎管狭窄,供血较差,术后易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 张学民刘一付长峰张殿君
-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
- 组织工程人工合成支架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脊髓损伤是指一类由外伤或疾病所致的严重中枢神经损害,常表现为损伤支配区域的运动、感觉丧失。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数量的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等因素,脊髓损伤因其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和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等特点已成为世界性的医疗难题。
- 张清政石博庄新明付长峰
- 关键词:脊髓损伤生物支架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神经系统损伤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5年
- 付长峰刘一
- 关键词:神经系统损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家族成员组织代谢神经细胞
- 前路、后路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1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组)19例,后路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P组)12例。采用JOA评分比较两组术后疗效,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5.9%,P组为64.8%,两组间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合并颈椎管狭窄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两种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 韩冰刘一张绍昆付长峰赵松闫明徐莘香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
- 新生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化鉴定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新生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分化鉴定,为临床应用脊髓神经干细胞进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替代治疗奠定细胞学基础。方法:首次采用注射器灌注法分离新生24hWistar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神经细胞培养液调节细胞终浓度并进行培养,形成克隆后,传代。将传至第1代培养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诱导其分化。形态学方法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利用鼠抗Nestin抗体、鼠抗GFAP抗体、鼠抗MAP-2抗体进行分化的神经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新生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贴壁生长,在血清的作用下可分化为具有典型神经细胞形态、表达特异性组织蛋白Nestin、GFAP、MAP-2的神经细胞。结论:大鼠脊髓内可分离出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呈贴壁增殖状态,并有分化能力。
- 张殿君刘一付长峰宿晓云王芳李相军
- 关键词: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细胞分化
- 纳米颗粒对细胞免疫促进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纳米颗粒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壳寡糖纳米颗粒在体外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刺激,并采用MTT法检测纳米颗粒对小鼠脾细胞是否存在促增殖作用。以壳寡糖纳米颗粒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上清液中的干扰素-α(IFN-α)含量,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了解其对巨噬细胞刺激后的反应。结果:50纳米左右的壳寡糖颗粒,浓度在40~640μg/ml时刺激小鼠脾细胞增殖,其中浓度在160μg/ml时作用最明显。浓疗在10~640μg/ml时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均可分泌IFN-α,其中浓度在160μg/ml时作用最明显。结论:壳寡糖纳米颗粒对小鼠脾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并可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α。壳寡糖纳米级颗粒可以刺激免疫细胞,引起Th1细胞免疫。
- 赵松刘一张绍昆付长峰闫明
- 关键词:细胞免疫
- 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学分型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和畸形特征,并提出形态学分型系统。方法应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CT,对60例不同类型脊柱侧凸1440个胸椎椎弓根进行CT轴位扫描。在Lenke椎弓根分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量化和适当补充,将椎弓根形态分型为:A型(正常型);B型(狭窄型);C型(峡部硬化型);D型(完全硬化型),D-Ⅰ型(凹陷硬化型),D-Ⅱ型(平直硬化型);E型,椎弓根缺如。按照上述分型标准,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并分型。结果各种类型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分型A、B、C、D-Ⅰ、D-Ⅱ及E型分别占62.12%、24.72%、5.94%、2.75%、3.18%及1.29%,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为37.88%。各种类型脊柱侧凸间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的畸形发生率高达60.83%。结论各种类型的脊柱侧凸普遍存在胸椎椎弓根畸形,以狭窄型较为常见。
- 付长峰汪振宇刘一
- 关键词:胸椎脊柱侧凸摄影测量法
- 锁定型骶骨钉-板系统增强长节段脊柱骨盆尾端固定的生物力学效应
- 目的:评价锁定型骶骨钉-板系统增强长节段脊柱骨盆尾端固定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11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L2-骨盆标本,BMD>0.8g/cm2.分别置入L3、4、5、S1、S2和髂骨钉(iliacscrew,IS)....
- 庄新明付长峰张琪徐峰曲志刚汪振宇刘亚东刘一
- 关键词:脊柱畸形生物力学
- 两侧经皮穿刺间盘内会师持续微泵抗生素灌洗治疗椎间盘炎
- 目的:评价两侧脊旁经皮穿刺间盘内会师持续泵入抗生素治疗椎间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6例血培养阴性的椎间盘炎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5~41岁,平均34岁.4例曾行PLDD...
- 庄新明高超华石博王峥张清政付长峰刘一
- 关键词:抗生素脊柱手术椎间盘炎
- 动力性与静力性腰肌劳损最适疗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动力性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7年12月-2009年1月我院脊柱外科门诊病例751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按动力性、静力性分类,并分别随机分配至理疗按摩、电刺激、功能锻炼及药物治疗4个治疗组治疗2周,继而分别进行近、远期随访评价其近、远期疗效。结果理疗按摩对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近期疗效优于动力性腰肌劳损(P<0.01),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电刺激对于动力性腰肌劳损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静力性腰肌劳损(P<0.01);功能锻炼对于静力性腰肌劳损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动力性腰肌劳损(P<0.01);药物治疗对于动力性腰肌劳损的近期疗效优于静力性腰肌劳损(P<0.05),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动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为药物治疗结合电刺激疗法,最佳单一疗法为电刺激疗法;静力性腰肌劳损的最适疗法为理疗按摩结合功能锻炼,最佳单一疗法为功能锻炼。
- 闫明赵松付长峰张绍昆牛丰刘一
- 关键词:腰肌劳损理疗功能锻炼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