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健
-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McAbELISA双夹心法对泪液HSV抗原的检测与探讨
- 1995年
- 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作为包被抗体以捕捉HSV抗原,再以抗HSV免疫血清作为检出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夹心法检测实验性单疱角膜炎泪液中的HSV抗原,并用于评价不同药物对其疗效的观察指标,结果:接种病毒后第1日,泪液HS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100%,序贯检测显示出良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McAbELISA敏感性为20~30TCID50/0.1ml,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性质,适用于临床对HSV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诊断,疗效考核及预后判断。
- 于健章应华喻启桂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泪液ELISA单纯疱疹病毒抗原
-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线粒体DNA突变及氧化磷酸化功能检测与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老年黄斑变性 (age relatedmacularde generation ,AMD)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 ,mtD NA)突变及氧化磷酸化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湿性AMD患者 2 6例 ,干性AMD患者 10例及正常对照者 2 0例 .采集外周血细胞 ,抽提DNA ,检测mtDNA缺失和mtDNA 32 4 3点突变 ,测定电子传递链酶复合物Ⅰ和复合物Ⅳ活性 .结果 :湿性AMD组 2 6例中 ,有 4例检出大小分别为 3.6 7,5 .0 0和 5 .2 0kb的mtDNA多重缺失 ;3例检出 5 .0kb和 5 .2kb的双重缺失 ;2例检出 3.6 7kb的单一缺失 .各组均未检出mtDNA32 4 3点突变 .复合物Ⅰ活性均值湿性AMD组、干性AMD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16 .5 3± 7.2 8) ,(17.2 8± 8.0 6 )和 (18.38±5 .5 3)nmol·min-1·mg-1(P >0 .0 5 ) ;复合物Ⅳ活性均值分别为 (70 .2 5± 2 6 .33)、(92 .13± 30 .6 9)和 (99.13± 32 .11)nmol·min-1·mg-1,湿性AMD组活性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结论 :①湿性AMD患者体内可能存在较高频率的mtDNA多重缺失 ;②AMD发病可能与母系遗传而来的mtD NA 32 4 3点突变无关 ;③湿性AMD组电子传递链酶复合物Ⅳ活性降低 。
- 于健吴乐正徐林
- 关键词:黄斑变性线粒体突变氧化磷酸化
- 抗单疱病毒单克隆抗体治疗实验性单疱角膜炎的临床与电镜观察被引量:3
- 1994年
- 采用抗单纯疱疹病毒(HSV)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滴眼治疗实验性单疱角膜炎,其临床疗效与电镜观察结果提示,角膜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并可抑制病毒向周围细胞扩散和缩小病灶范围,起到一定的保护易感细胞的作用。抗HSV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制剂,为治疗单疱角膜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于健章应华张东杲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角膜炎人疱疹病毒
-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线粒体基因及表达产物的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于健吴乐正徐林
- 关键词:黄斑变性线粒体AMD
- 老年黄斑变性与遗传因素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RMD)是否存在遗传因素。方法分析一个7姊妹兄弟的家族中,4位成员的老年黄斑变性患病情况。结果在被检查的6位60岁以上的姊弟中,3位男性均患ARMD,且其中2姊弟为湿性型,其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均呈突变。虽然这些成员长期生活在不同国家和环境,却有类似的临床或实验室改变。结论从本家族ARMD发病情况看。
- 吴乐正于健陈又昭黄时洲文峰吴德正
- 关键词:黄斑变性遗传学老年人
- 视觉科学的研究动态被引量:2
- 1995年
- 视觉科学的研究动态龙时先,于健,吴乐正第一届亚洲-太平洋视觉科学会议(FirstAsia-Pacificsymposiumonvisualsciences,lstAPSVS)于1994年11月4~7日在我国广州举行。会议组委会由7个国家著名学者组成,...
- 龙时先于健吴乐正
- 关键词:视觉科学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心理生理
- 老年黄斑变性线粒体DNA缺失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1997年
- 目的:研究与衰老和氧化磷酸化功能缺陷有关的细胞线粒体DNA(mtDNA)突变,从基因水平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RMD)的发病机理。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0例老年黄斑变性(ARMD)病人之血细胞线粒体DNA(mtDNA)缺失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有6例湿性ARMD扩增出2条异常DNA片段,提示在mtDNA位点7901~13650之间存在有2种mtDNA缺失,其缺失片段大小分别为5.0kb和5.2kb。另有5例湿性ARMD扩增出1条1.2kb的异常片段,提示在mtDNA位点8531~13400之间还存在1种长度为3.67kb的缺失片段,10例对照均未扩增出异常mtDNA片段。结论:提示在湿性ARMD病人血细胞mtDNA存在有包括与年龄相关的长度为5.0kb在内的多重缺失,mtDNA突变与ARMD发病机制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眼科学报 1997;
- 于健吴乐正徐林
- 关键词:黄斑变性DNA缺失线粒体突变
- 老年性黄斑变性线粒体DNA3243点突变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了解老年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否存在线粒体 DNA(mt DNA)点突变 ,探讨 AMD的发病机制。 方法 2 6例渗出型 AMD患者 ,10例萎缩型 AMD患者及 2 0例阴性对照者 ,采集外周血抽提 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long polymorphism,PCR- RFL P)技术 ,检测 mt DNA32 43位点 A→ G点突变。 结果 2 6例渗出型 AMD、10例萎缩型 AMD患者外周血细胞 mt DNA检测未发现 mt DNA32 43位点 A→G点突变。 结论 AMD可能与由母系遗传所致的 mt DNA32 43点突变无关。
- 于健吴乐正徐林
- 关键词:黄斑变性DNA线粒体点突变
- 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后暴露原因及其处理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术后暴露的问题。方法:羟基磷灰石(HA)眼座植入术后暴露者15例,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和观察。结果:眼座暴露多发生在5天~30天之内,暴露范围为2mm~13mm,其中8例自行愈合,7例进行手术处理。结论:HA眼座植入术后主要并发症是眼座暴露,其原因为HA眼座微孔缺乏纤维血管长入,眼座暴露可依其范围,大小采用不同方法处理,暴露范围为中度(≥6mm)以上时,应尽早手术处理。
- 王为农朱宝义杨新光于健武烈莲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眼球摘除
- 黄斑变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被引量:1
- 1998年
- 近来认为黄斑变性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一些与老年黄斑变性(AMD)有相似临床和组织病理表现的其它类型黄斑变性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比如:Star-gardt病和Best病已通过基因连锁分析找到了特异的染色体基因定位,Sorsby眼底营养不良患者金属蛋白酶3的组织抑制剂(TIMP3)基因存在点突变,该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3-qter,还有黄斑蝶样图形萎缩等与Peripherin/RDS基因突变有关,AMD可能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于健
- 关键词:黄斑变性分子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