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辉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论表见代理在行政法领域之导入与适用被引量:5
- 2006年
- 表见代理源于私法,一直为行政法学界所忽视。行政权行使过程中出现的众多现象与问题,非仅处理内部关系的委托所能解决。代理与委托相伴而生,唇齿相依。代理制度,特别是表见代理制度引入行政法,既能从理论上补充委托之不足,亦在实践中解决行政管理领域无权代理、越权代理情况下行政责任的承担问题,进而确定行政诉讼的被告,化解行政诉讼中存在的现实困难。
- 林莉红黄启辉
- 关键词:代理表见代理行政诉讼
- 论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确定被引量:4
- 2003年
- 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但是行政诉讼各种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有关行政诉讼被告理论滞后,导致实体法上的规定不能适应法律实践的需要。对行政诉讼中被告资格确定,有效保护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 黄启辉
- 关键词: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授权机关
- 刑讯逼供现状调查报告——以监狱服刑人员为调查对象被引量:13
- 2010年
- 为了解在押服刑人员未决羁押期间的刑讯逼供现状及其主观认知状况,开展了此次调查。调查表明,公安机关侦查案件时,存在着大量的刑讯逼供行为;公诉阶段检察人员较少使用刑讯逼供;变相刑讯逼供较直接刑讯逼供更为普遍,且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较容易出现;男性遭遇刑讯逼供的比例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犯罪嫌疑人较容易遭遇刑讯逼供;侵犯财产犯罪更易遭遇刑讯逼供;在押犯中不存在"反直觉现象"。为预防刑讯逼供,建议提高物证技术水平,降低口供作用;对财产类犯罪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
- 林莉红尹权黄启辉
- 关键词:监狱服刑人员刑讯逼供
- 湖北行政审判现状调查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调查所得数据表明,近年来虽然湖北省行政审判工作取得不少成绩,但是还是存在裁判文书质量总体不高、撤诉率居高不下、被告法定代表人出庭率偏低、审理超期限现象比较严重以及诉讼费用承担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为了改进全省行政审判工作,一方面要提高行政审判队伍素质和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并贯彻落实好相关制度。
- 林莉红沈小平黄启辉
- 关键词:行政诉讼行政审判社会调查
-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上篇·民众卷)被引量:23
- 2006年
-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公众对刑讯逼供的主观认知状况。调查所得数据表明,我国公众对刑讯逼供基本上持否定和反对态度,但刑讯逼供之深层逻辑并没有被一般社会观念所否定;公众在刑讯逼供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分化和差异,以及“反直觉现象”。针对调查结果所显示的社会认知状况,建议一方面要在全社会更加鲜明地倡导人权保护观念和程序正义意识,在普法宣传中安排反对刑讯逼供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制度建设。
- 林莉红赵清林黄启辉
- 关键词:刑讯逼供社会调查
- 行政诉讼一审审判状况研究——基于对40家法院2767份裁判文书的统计分析被引量:24
- 2013年
- 透过收集与分析六省或者自治区32家基层法院,8家中级法院2009年、2010年一审2767份行政裁判文书,我们发现:我国行政诉讼中涉诉行为和被诉行政管理领域十分集中,且非对抗权力型诉讼多;诉讼中行政纠纷涉利益方多,当事人较为繁杂;从诉讼模式上看,辩论主义模式确立,但判决与诉讼请求不一致;行政审判中法院倾向于放弃裁判权,而淡化了诉讼监督行政之目的。
- 黄启辉
- 关键词:行政诉讼行政审判
- 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监狱服刑人员卷)被引量:6
- 2009年
- 通过调查,了解监狱服刑人员对刑讯逼供的认知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受访的服刑人员对于刑讯逼供的法律知识和权利意识不容乐观,其中偏低的受教育程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受访的服刑人员相对于普通公众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遭受过直接刑讯逼供的服刑人员相对于无此遭遇者更倾向于反对刑讯逼供,其对法院审判、司法现状、司法人员的文明程度更倾向于作出否定性评价。通过分析找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 林莉红张峰振黄启辉
- 关键词:刑讯逼供服刑人员
- 民间法律援助与政府法律援助之关系研究被引量:16
- 2005年
- 法律援助是法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律援助条例》的颁行,对政府法律援助与民间法律援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课题。根据《法律援助条例》,政府应当承担向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对此,民间法律援助组织应将工作重点转向发挥专长,补充政府法律援助之不足,并促使政府切实履行法律援助的职责和义务,以便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
- 林莉红黄启辉
- 关键词:《法律援助条例》行政给付法律援助制度
- 行政救济构造论
- 黄启辉
- 关键词:行政法行政诉讼行政权力
- 论法律援助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前学术界对法律援助的主体、对象、经费来源均有不同认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 ,法律援助应当就是指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包括政府主导型法律援助和民间法律援助两大类。政府主导型法律援助与民间法律援助应当协调互补 ,共同发挥各自优势 。
- 林莉红黄启辉
- 关键词:行政给付民间组织法律援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