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羽 作品数:32 被引量:165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法舒地尔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对高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法舒地尔(fasudil)通过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对高糖培养下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炎症反应及其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HMCs同步化后分组:(1)正常糖浓度对照组(NG,含葡萄糖5.5mmol/L);(2)高糖组(HG,含葡萄糖30.0mmoL/L);(3)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Man,含5.5mmol/L葡萄糖+24.5mmol/L甘露醇);(4)高糖+法舒地尔处理组(HG+F组,法舒地尔浓度分别为25、50、100ixmoL/L)。培养12、24、36、48、72h收集上清及细胞,用实时PCR检测细胞中小G蛋白(RhoA)、小G蛋白激酶-I(ROCK—I)、纤维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浓度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纤维连接蛋白(FN)、CTGF、TNFα的蛋白含量。结果(1)高糖培养下的HMCs中RhoA、ROCK—I、CTGFmRNA的表达较NG组明显升高(P〈0.05),并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Man组与N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培养的HMCs经不同浓度法舒地尔预处理后,高糖继续培养24h或48h,HG+F组与HG组对比,RhoA、ROCK—I、CTGF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并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3)高糖呈时间依赖方式增加HMCs对FN、CTGF、TNFα蛋白的分泌(P〈0.05),而NG组和Man组无此作用(P〉0.05)。(4)经不同浓度法舒地尔预处理后,高糖继续培养12、24、36、48、72h后FN、CTGF、TNFα蛋白的分泌较HG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法舒地尔通过抑制高糖激活的HMCs的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从而降低下游的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HMCs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马东蔚 王秋月 马小羽 李静 关清华 付裕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 法舒地尔 高糖 炎症反应 纤维化 2型糖尿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尿白蛋白排泄量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正常对照组49例和T2DM组144例进入该研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9例),微量蛋白尿组(50例),临床蛋白尿组(45例)。采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v Wf的浓度。结果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年龄、病程、BMI、Hb A1C、FPG、FINS、HOMA-IR、ACR和v 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患者血清v Wf水平与T2DM病程、BMI、HOMA-IR、Hb A1C、ACR和Fg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紊乱是DN发病机制之一,血清v Wf水平可以成为DN早期的预测指标。 邵滢 韩金玉 王秋月 陈芬琴 马小羽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抵抗 sKlotho对高糖状态下小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sKlotho对高糖状态下小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将其随机分为高糖组、高糖+0.01μg/mLsKlotho组、高糖+0.02μg/mLsKlotho组、高糖+0.1μg/mLsKlotho组、高糖+0.2μg/mLsKlotho组,分别加35mmol/L葡萄糖与相应浓度sKlotho进行培养。用CCK-8实验检测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用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MC3T3-E1细胞内分化蛋白Runx2、OC、ALP表达。结果干预72h后,随着sKlotho浓度升高,细胞增殖能力(OD值)逐渐升高,高糖+0.2μg/mLsKlotho组OD值最高,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sKlotho浓度升高,Runx2蛋白、OC蛋白、ALP蛋白表达逐渐升高,高糖+0.2μg/mLsKlotho组Runx2蛋白、OC蛋白、ALP蛋白表达最高,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Klotho能改善高糖状态下小鼠MC3T3-E1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功能,且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吕秀娟 陈新 王艳 马小羽关键词:高糖 成骨细胞 MC3T3-E1细胞 细胞分化 小鼠 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层粘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马小羽 王秋月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相关性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49例高血压患者根据糖耐量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IGT组和糖尿病组。根据IMT将IGT组分为三个亚组:IMT正常亚组、内膜增厚亚组和斑块形成亚组。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血浆BN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血脂等指标。结果 IGT组患者血浆BNP、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2 h PG)、脉压、FINS、HOMA-IR、甘油三酯(TG)和IMT均显著高于NGT组(P<0.05);EDD显著低于NGT组(P<0.05)。内膜增厚亚组血浆BNP、2 h PG、FINS、HOMA-IR和TG显著高于IMT正常亚组(P<0.05),EDD显著低于IMT正常组(P<0.05);斑块形成亚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IMT(r=0.582)、HOMA-IR(r=0.477)和脉压(r=0.422)呈显著正相关,与EDD(r=-0.489)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可能成为预测高血压合并IGT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早期指标。 蔡冬梅 林杰 林书坡 洪虹 马小羽 康伊关键词:脑利钠肽 糖耐量减低 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己酮可可碱对高糖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表达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高糖组、甘露醇组、PTX甲组、PTX乙组、PTX丙组,分别在24、48和72 h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PTX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MCP-1mRNA及蛋白、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及蛋白、FN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己酮可可碱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0.01);不同浓度的己酮可可碱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MCP-1的表达抑制程度不同(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的表达以及FN的分泌,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己酮可可碱可能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起到有益的作用。 孙文波 王秋月 马东蔚 马小羽 陈芬琴 王娇关键词: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己酮可可碱 纤维连接蛋白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 王娇 王秋月 马小羽 吕秀娟 孙文波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mad2和Smad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m ad2和Sm ad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 AE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urinary album in tocreatinine ratio,AC 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 1组7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 2组69例)、临床白蛋白尿组(D 3组56例),分别测定血清Sm ad2和Sm ad7的水平及代谢指标,并与41例正常对照者相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Sm ad2和Sm ad7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 3和D 2组的血清Sm ad2和Sm ad7显著高于D 1组,D 3组血清Sm ad2和Sm ad7的水平显著高于D 2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m ad2和Sm ad7的水平与AC R、糖化血红蛋白(H bA1c)成显著正相关(P<0.05),与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 S)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Sm ad2和Sm ad7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 KD)的发生发展,检测血清中Sm ad2水平对于D KD的诊断及其干预有重要意义。 王娇 于晓华 王秋月 马小羽 陈芬琴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SMAD7 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IF-1α、VEGF、vWf、IGF-1、25(OH)D_3水平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T2DM患者423例作为病例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表示]分为正常尿蛋白组(ACR<30 mg/g,n=163)、微量蛋白尿组(ACR 30~300 mg/g,n=145)、临床蛋白尿组(ACR>300mg/g,n=115);另选取性别、年龄、BMI匹配的本院同期体检健康成年人1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集中检测HIF-1α、VEGF、v Wf、IGF-1,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_3。结果 4组性别、平均年龄、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糖尿病病程、腰围、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纤维蛋白原(F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n(ACR)、HIF-1α、VEGF、v Wf、IGF-1、25(OH)D_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IF-1α与VEGF、HIF-1α与v Wf、HIF-1α与IGF-1、VEGF与v Wf、VEGF与IGF-1、v Wf与IGF-1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25(OH)D_3与HIF-1α、VEGF、v Wf、IGF-1均呈线性负相关(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n(ACR)与糖尿病病程、腰围、WHR、Hb A1c、TC、TG、LDL-C、SCr、BUN、UA、Fg、HOMA-IR、HIF-1α、VEGF、v Wf、IGF-1呈正相关(P<0.05),与25(OH)D_3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TG、LDL-C、SCr、BUN、UA、HOMA-IR、HIF-1α、VEGF、v Wf、IGF-1、25(OH)D_3是Ln(ACR)的影响因素(P<0.05),回归方程为:Y[Ln(ACR)]=2.553+0.967×主成分+0.024×糖尿病病程+0.123×TG+0.147×LDL-C+0.018� 邵滢 吕川 马小羽 王秋月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骨化二醇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白蛋白阶段血清betatrophin、脂联素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2017年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67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UACR〈30mg/g,n=103)、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UACR30~300mg/g,n=88)和大量白蛋白尿(L—UAlb)组(UACR〉300mg/g,n=76)。ELISA法测定血清betatrophin、脂联素及白细胞介素1B(IL-1β)水平,并搜集体重指数(BMI)、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HbA1C空腹血糖(FPG)、OGTr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OGTT2h胰岛素(2hP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NC组,n=114)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betatrophin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betatrophin水平随UACR增加而增加,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etatrophin水平与UACR、HbA1C、FPG、2hPG、FINS、2hPINS、HOMA—IR、TC、LDL—C、TG显著正相关(r分别0.785、0.225、0.136、0.241、0.386、0.223、0.41l、0.216、0.193、0.298,均P〈0.05).且betatrophin水平也与脂联素及IL—lp显著正相关(r分别0.643、0.710,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CR、HbA1C、FINS、TG是影响betatroph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 杨敏 于菁 马小羽 邵滢 吴灿 任慧雯 王秋月关键词:糖尿病 脂联素 白细胞介素1Β 尿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