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牙埋伏齿41例正畸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乳牙滞留、龋齿、外伤、乳牙早失而间隙不足是导致恒牙埋伏阻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埋伏牙的位置各异,常发生扭转、倒置等形态的变化,如冠根成角、根弯曲等异常,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我们自1997年以来对41例埋伏牙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正畸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41例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7岁,平均11.4岁。本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曲面断层片。
- 马卫华袁文红沈红张广耘
- 关键词:埋伏齿埋伏牙正畸附件乳牙滞留方丝弓曲面断层片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初步临床分型与分级被引量:1
- 1998年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Ⅰ°S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口干、眼干,或伴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近十几年对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研究已将其是否合并另一种风湿病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然而,对原发性Ⅰ°SS的病情评价尚无可行的方法。...
- 苏厚恒孙希志王晓东胡冬梅焦建新白建文马卫华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原发性
- 自然头位与X线头影分析法主要变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1998年
- 目的:研究自然头位时头颅定位侧位片上主要变量与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61名11岁~16岁的错牙合患者,男性24名,女性37名,拍摄自然头位片。结果:男女性别之间在头位变量上无显著性差异;且SNA、SNB、SN-PP、SN-OP、Ar-Go-Me、FH-U1等变量与头位变量之间存在有显著性意义的相关关系;且在头位伸展组(extension)与屈曲组(flexion)之间SNA、SNB、SN-PP、SN-OP、IMPA等变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头位变量与面部结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 吴军钱玉芬蔡中龚昕马卫华
- 关键词:自然头位错HE头影测量X线测量
- 舌翼基托法修复齿槽嵴严重萎缩的下颌牙列缺失13例
- 2004年
- 刘海蓉赵鹏马卫华
- 关键词:个别托盘舌翼
- 环式间隙保持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研制环式间隙保持器维持乳牙早失后的间隙 ,有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方法 收治 6 6例乳牙早失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 36例用环式间隙保持器 ,对照组 30例用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随访 1年。结果 本研制的环式间隙保持器与传统的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经 χ2 检验 ,P >0 .0 5 ,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适应证广 ,经济有效 。
- 马卫华白建文单兰花崔伯瑜王明德李倜王俊吉
- 关键词:乳牙早失环式保持器
- SS细颗粒对干燥综合征外分泌腺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
- 苏厚恒马卫华
- 该课题选择菊花、丹参、当归、生地、女贞子等21味中药,经科学调配,制成SS浓缩细颗粒,观察该药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和外分泌腺功能重建的效果。该研究显示,SS细颗粒对干燥综合征外分泌腺功能重建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病人服...
- 关键词: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 恒牙埋伏齿41例正畸分析
- 2002年
- 马卫华袁文红沈红张广耘
- 关键词:埋伏牙牵引力正畸
- 血清中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02年
- 苏厚恒李凝马卫华陈波
- 关键词: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系统性硬化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SC
- 正畸治疗牙槽骨骨折1例
- 2003年
- 口腔颌面部外伤伴有颅、脑等重要器官损伤时,病情较重,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如合并牙折、牙齿移位、颌关系紊乱等,因不能进行及时治疗,常给日后咬合关系的恢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笔者应用定位颌板配合固定正畸方法治疗1例上颌齿槽骨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10岁。1周前骑自行车与一汽车相撞致神志不清入院,诊断为脑外伤。经过15天的抢救治疗患者病情已趋于稳定,神志清醒。
- 马卫华邓振欣伊丽
- 关键词:正畸治疗固定正畸牙槽牙齿移位面部外伤头影测量分析
- 血管炎患者sICAM-1 sVCAM-1 TNF-αTNFR-Ⅰ与TNFR-Ⅱ的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检测血管炎患者sICAM 1、sVCAM 1、TNF α、TNFR Ⅰ、TNFR Ⅱ的血清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TNF α、TNFR Ⅰ、TNFR Ⅱ、sICAM 1、sVCAM 1的血清水平 ,并进行血管炎与对照组之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39例血管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 ,TNF α水平降低 ,TNFR Ⅰ、sICAM 1、sVCAM 1水平升高 ,TNFR Ⅱ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NF α在本研究血管炎患者的发病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其血清中的低水平也可能是因为其生物学作用被sTNFR中和所致 ;sICAM 1和sVCAM 1在血管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李凝苏厚恒陈波马卫华王晓东
- 关键词:血管炎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