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勇
-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功能稳定内固定在下颌角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 2023年
- 目的 总结经口内入路下颌角上缘张力带1块小钛板功能稳定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下颌角线性骨折患者,经口内切口于下颌角上缘张力带处固定1块小钛板,术后辅助或不辅助颌间弹性牵引,分析术后感染、咬合关系、神经损伤、骨折愈合等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下牙槽神经等神经损伤症状;1例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钛钉部分外露。结论 口内入路下颌角上缘张力带1块小钛板功能稳定固定治疗下颌角骨折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胡永朱佳栋赵大勇
- 关键词:下颌角骨折功能性内固定张力带
- 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和研究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4例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患者,分析其临床诊断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硬化剂局部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临床分析显示,44例患者中72.73%患者<15岁,45.45%患者为舌部病变,77.27%患者为微囊型。经临床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较高(95.45%vs 9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患者多为儿童群体,其病变部位多为舌部,且以微囊型为主,在治疗过程中硬化剂局部注射和手术切除均是较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赵大勇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
- HIV阳性患者口腔疣状肿块的多基因表达
- 2011年
-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口腔疣状肿块p53、Ki-67、Rb、p16和周期素D1的蛋白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例HIV阳性患者口腔疣状肿块p53、Ki-67、Rb、p16和周期素D1蛋白表达。结果 61例HIV阳性患者口腔疣状肿块中p53、Ki-67、Rb、p16和周期素D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1.5%、78.7%、78.7%、27.9%和29.5%,各基因异常表达率均低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结论多数HIV阳性患者口腔疣状肿块没有OSCC常见的多基因p53、Ki-67、Rb、p16和周期素D1表达异常。
- 马三成刘莹赵大勇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口-面-指综合征V型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13年
- 口-面-指综合征(oral-facial-digital syndromes,OFDS)是一类主要表现为口腔颌面部畸形、骨骼畸形或伴有肾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畸形的先天性综合征,目前依据临床表现分为13种类型。本文报告1例V型病例,并复习最新分型及分子诊断进展。
- 胡永刘滢赵大勇马三成
- 关键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快速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在面中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快速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在面中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121例采用快速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的面中部骨折患者的资料,分析受伤原因、骨折部位、治疗方法、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21例患者中男86例、女35例,年龄16~68(平均34.1)岁。交通事故伤占78.5%,其次为工伤(7.5%)和意外跌倒伤(7.5%)。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55例,颧骨骨折29例,颧弓骨折23例,LeFort I型骨折5例,单侧上颌骨骨折6例,鼻眶筛骨折3例。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快速可吸收系统内固定手术,术后面容及咬合关系改善。术后面神经额支麻痹2例,无菌炎症1例,可吸收板外露1例,骨折术区气象敏感3例。结论 快速可吸收内固定系统用于面中部骨折安全、有效。
- 胡永朱佳栋赵大勇
- 关键词:面中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下颌骨髁突骨折45例回顾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总结基于新分类的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及苏州九龙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5例(57侧)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受伤原因、骨折分类、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45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4.67岁(16~76岁)。交通事故(56%)为主要致伤原因。髁头骨折(囊内骨折) 26例(35侧),其中A型13例(13侧)、B型7例(11侧)、C型1例(1侧)、M型3例(6侧)、无移位2例(4侧);髁颈骨折12例(13侧);髁突基底部骨折7例(9侧)。10例髁头骨折(B型4例、C型1例、M型3例、无移位2例)及3例髁颈骨折共13例行保守治疗;16例髁头骨折(A型13例、B型3例)、9例髁颈骨折及7例髁突基底部骨折共32例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中,5例失访,40例随访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者中,3例关节区长期酸痛、1例关节弹响、1例张口受限;手术治疗者1例髁突吸收、2例面神经颞支麻痹。结论:下颌骨髁突骨折应结合骨折分类及患者全身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 胡永朱佳栋赵大勇
- 关键词:下颌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保守治疗
- 口腔面颌部软组织伤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应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如清理创面、皮瓣移植等,其中研究组给予内皮缝合;对照组给予普通对位缝合。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伤口I期愈合率、皮瓣及软骨成活率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21.43%),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准确掌握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特征,接诊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给予内皮缝合确保疗效及美容效果,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 赵大勇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 下颌下腺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1例报告
- 2023年
- 下颌下腺腺样囊性癌高级别转化病例临床少见,同时伴发涎石者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右侧下颌下腺腺样囊性癌伴高级别转化伴发涎石病例,在下颌下腺肿瘤扩大切除、选择性颈淋巴清扫和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的低分化腺癌成分仍向肺、脊髓和脑转移。术后20个月,患者因转移瘤死亡。
- 胡永王琼赵大勇叶金海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下颌下腺涎石
- 用钛钉颌面牵引内固定法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用钛钉颌面牵引内固定法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28例患者骨折发生的部位及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将其进行分组治疗。我们将这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14例患者。我院采用非手术牵引钛钉颌间牵引法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钛钉颌面牵引内固定法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骨折发生的部位大多为下颌骨。导致两组患者发生颌骨骨折的原因多为交通事故。两组患者骨折发生的部位及骨折发生的原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钛钉颌面牵引内固定法治疗颌骨骨折效果显著,治愈率高,患者预后好。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赵大勇
- 关键词:颌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