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嘉慧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脂多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 - 3 0 4 )为研究对象 ,用不同剂量的LPS进行处理 ,采用放免法检测上清液中内皮素 - 1(en dothelin - 1,ET - 1)的含量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 1,ICAM- 1)的表达量。结果 :LPS使ECV - 3 0 4的ET - 1含量显著增加 ,ICAM - 1的表达量明显上调 ,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LPS浓度增加 ,呈剂量 -效应关系。结论 :LPS可使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ET - 1增加 ,ICAM -
- 刘立新赵嘉慧王迪浔韩德五
- 关键词:脂多糖类内皮细胞细胞分泌功能组织器官损伤
- 性激素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3
- 2006年
- 尚美生任莉赵嘉慧乔中东赵荣瑞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半胱氨酸血症激素高血脂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在活化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related protein-1,IGFBP-rP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ronst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中表达的变化及抗IGFBP-rP1抗体对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产生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体外培养,分别设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PBS)、不同浓度的TGFβ1,处理组、不同浓度的抗IGFBP-rP1抗体处理组,处理因素作用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检测IGFBP-rP1在HSC-T6中的表达,ELISA检测Ⅰ型胶原的含量并进行IGFBP-rP1与Ⅰ型胶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 TGFβ1,各处理组IGFBP-rP1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抗IGFBP-rP1抗体可以拮抗TGFβ1,诱导的HSC-T6产生的过多Ⅰ型胶原。IGFBP-rP1与Ⅰ型胶原呈正相关(r=0.833,P〈0.01)。结论 IGFBP-rP1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且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 刘立新张骞骞郭晓红赵嘉慧韩德五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 化疗药物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观察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平阳霉素(BLM)、顺铂+平阳霉素、顺铂+长春新碱在体外对人宫颈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观察药物对Hela细胞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变化。结果CDDP、VCR、BLM单用对Hela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高于联合用药组。各用药组对细胞抑制率均高于凋亡率,仅CDDP组两作用相近。结论CDDP、VCR、BLM能有效抑制Hela细胞生长,联合应用出现拮抗作用。
- 李兆艾赵敏赵嘉慧
- 关键词:化疗药物宫颈癌HELA细胞细胞凋亡细胞活性
- 近交系中国地鼠山医群体遗传结构的随机扩增多态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近交系中国地鼠山医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多态分析.方法采用30条10 bp引物对中国地鼠山医群体的A家系和E家系共24个个体进行RAPD扩增,分析家系的遗传纯度,探讨两个家系的亲缘关系.结果30条随机引物对供试的24个个体产生255条谱带.单个引物扩增的谱带数是2~17条,平均8条.所有样品的相似系数0.943 1~0.995 5之间变动,平均相似系数为0.974 9.根据扩增出的RAPD图谱,运用SPSS软件包中的Wardmethod法进行聚类分析.结论供试中国地鼠A家系和E家系两个家系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中国地鼠A家系和E家系分别先聚为一类,中国地鼠群体间的分子聚类关系与各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基本一致.
- 宋国华刘田福赵嘉慧陈朝阳
- 关键词: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亲缘关系
- 不同培养方法骨髓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及活性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不同骨髓细胞培养方法对大鼠破骨细胞样细胞(OLC)诱导分化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骨髓细胞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作用后与核因子!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协同诱导OLC分化,采用全骨髓细胞(A组)及密度梯度离心后骨髓单个核细胞(B组)两种培养方法,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及细胞染色观察两组OLC分化数量的差异,通过骨吸收陷窝分析及OLC膜表面整合素#3(CD61)表达量比较两组OLC活性的差异。结果B组培养5、7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多核OLC数量及TRAP活性均高于A组,骨吸收陷窝计数亦较A组为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陷窝面积比培养早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d时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LC膜表面CD61表达量及平均荧光强度0及3d时B组均较A组明显增高,随培养时间延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转速、短时间密度梯度离心后骨髓细胞培养诱导OLC分化获得的细胞数量较多且不影响其活性,是一种简便有效的OLC培养方法。
- 朱亦堃乔振华赵嘉慧朱镭孙彦李兴赵宝珍
-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破骨细胞细胞分化骨髓
- 降脂平肝汤含药血清对大鼠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降脂平肝汤含药血清对大鼠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mRNA和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16只,诱导分化3T3-L1脂肪前体细胞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并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建立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取诱导成功的胰岛素抵抗模型细胞分为对照组(基础培养液加入20%大鼠空白血清)、模型组(基础培养液加入20%大鼠空白血清和20ng/mlTNF-α)、罗格列酮组(基础培养液加入20%大鼠含药血清和20ng/mlTNF-α)、降脂平肝汤组(基础培养液加入20%大鼠含药血清和20ng/mlTNF-α)每组4只,培养48h,观察细胞IRS-1mRNA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IRS-1mRNA和PPAR-γ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与降脂平肝汤组IRS-1mRNA和PPAR-γ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平肝汤可能通过增强大鼠IRS-1、PPAR-γ基因的表达起到抑制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 苗宇船刘杨郭建红韩德五赵嘉慧赵元昌
- 关键词: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底物1
- 甘氨酸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诱导分化3T3-L1脂肪前体细胞为成熟的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建立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以罗格列酮为阳性对照,观察甘氨酸干预后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脂肪细胞IRS-1mRNA和PPARγ mRNA的表达最强;TNF-α组IRS-1mRNA和PPARγ 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NF-α加罗格列酮组与TNF-α加甘氨酸组相似,IRS-1mRNA和PPARγ mRNA表达显著高于TNF-α组。结论:甘氨酸对TNF-α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其增强IRS-1、PPARγ基因的表达有关。
- 苗宇船韩德五郭建红赵嘉慧赵元昌
- 关键词:甘氨酸脂细胞胰岛素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