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福亮
- 作品数:51 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潍坊市科技局资助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坏死因子α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水平 ,并探讨TNFα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以 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组 ,2 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血清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但有远处转移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 (P <0 .0 5) ,化疗有效组血清TNFα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 ,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化疗的临床疗效有关。
- 蔡娟殷少军许福亮李公宝纪恩美马传香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预后
- 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1997年
- 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许福亮,纪恩美,李公宝,马传香(潍坊医学院附院中心实验室潍坊261031)沙眼衣原体(CT)与人类疾病关系较为密切。CT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已成为许多地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其检测方法有Giemsa染色技术、直接荧光抗体测...
- 许福亮纪恩美李公宝马传香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PCR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及类风湿因子的检测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为寻找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实验指标,选择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和类风湿因子(RF)并探讨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抗CCP抗体和GPI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RF用胶乳凝集法,检测了125例RA患者(RA组)、56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和36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血清中上述3者的浓度。结果抗CCP抗体、GPI及RF,在RA组分别是:(83.6±45.9)RU/ml、(2.8±2.3)μg/ml和(320.4±208.6)IU/ml;在对照组分别是:(36.2±15.3)RU/ml、(0.19±0.06)μg/ml和(36.3±12.5)IU/ml;在正常组分别是:(19.2±8.6)RU/ml、(0.16±0.08)μg/ml和(19.2±6.5)IU/ml。在RA组中,3者的敏感度分别是64.8%、73.6%和69.6%,特异性分别是92.0%、72.8%和74.4%。结论 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GPI和RF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P<0.01)。抗CCP抗体和GPI有可能成为诊断RA的新指标、RA的血清标志物,对提高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良好的临床研究和推广价值。
- 许福亮张霞王云海
- 关键词:抗CCP抗体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关节炎
- 抗M2-3E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抗M2-3E(2-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抗体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抗M2-3E抗体.结果 检测65例PBC病人,35例风湿病人和30例正常人.抗M2-3E抗体测定平均值:PBC组(48.5±18.2)RU/ml,风湿病组(14.6±12.0)RU/ml,正常组(12.5±10.3)RU/ml.结论 高水平抗M2-3E抗体与PBC密切相关,抗M2-3E抗体为PBC特异性自身抗体.
- 许福亮王云海伊鑫裴景亮
- 关键词:酶联免疫法
- 调免1号治疗抗生殖抗体所致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观察中药调免1号治疗抗生殖抗体所致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抗生殖抗体阳性所致反复自然流产患者93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7例,服用中药调免1号治疗,对照组46例,服用强的松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各种抗体的转阴率为95.7%,年内受孕率46.8%;对照组各种抗体的转阴率为50.0%,年内受孕率23.9%.两组抗体转阴率、受孕率的比较差异皆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调免1号治疗抗生殖抗体所致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 阎乐法刘锐张学玲高汉义许福亮
- 关键词:中药治疗
- 肺癌患者血浆Fas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浆Fas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6 0例肺癌患者血浆Fas水平 ,应用双抗体免疫荧光剂、采用流式细胞仪 (FACS)测定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 ,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40 %患者血浆Fas水平升高 ,血浆Fas水平与病理类型无关 ,受临床分期的影响 ,进展期显著高于早期患者 (P <0 0 5 ) ,进展期CD+3 、HLA DR+细胞及CD+1 6、CD+56细胞比例亦显著高于早期患者 ,其CD+4 、CD-8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早期患者。初诊时血浆Fas升高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较好。治疗后有效、病情稳定的患者 ,血浆Fas水平降至正常。结论 肺癌患者血浆Fas水平显著升高 ,并与患者T细胞亚群有关 。
- 蔡娟纪恩美李公宝许福亮马传香
- 关键词:肺癌FA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细胞仪
- SLE患者血清AnuA水平检测及其意义的研究
-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AnuA)水平,探讨分析AnuA与SLE及狼疮肾炎(LN)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其对SLE临床诊断及病情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①采用ELISA技术,分别对...
- 刘润荣冯永堂王晓东苗乃法代立群许福亮孙希志牟东珍
- 关键词:核小体狼疮肾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文献传递
- 粘附性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抗自体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1996年
- 建立了一套培养和处理粘附LAK细胞(A-LAK)的系统,将12例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RPS)的A-LAK细胞与常规制备LAK细胞(RT-LAK)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RPS-A-LAK细胞于培养第10天时其扩增指数(20.1±13.9)较RT-LAK细胞的扩增指数(7.5±2.1)明显提高(P<0.05)。形态学研究显示A-LAK细胞主要由大颗粒淋巴细胞组成,免疫表型分析显示其主要由CD16+的NK细胞组成,RT-LAK细胞主要由CD3+的T细胞组成。其杀伤活性与CD16+NK细胞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82,P<0.05)。这提示CD16+NK细胞是A-LAK细胞的主要组成细胞,代表了杀伤功能最强的亚群。
- 郭宝强杨金平李公宝纪恩美马传香许福亮王景林田志刚崔正言
- 关键词:白血病A-LAK细胞免疫表型
-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检测及其对脑血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了解脑血栓患者PAI-1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5例脑血栓伴高血压患者(混合组)、33例单纯脑血栓患者(血栓组)、3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30例对照者(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30例健康人(健康组)血浆PAI-1水平。结果 PAI-1治疗前后分别为:混合组(185.6±31.6)ng/mL和(87.2±26.7)ng/mL,脑血栓组(163.5±30.8)ng/mL和(80.4±23.6)ng/mL,高血压组(96.2±26.3)ng/mL和(54.8±22.5)ng/mL,对照组(45.5±15.4)ng/mL和(40.2±12.8)ng/mL,健康组(25.2±8.3)ng/mL。前二组治疗前后血浆PAI-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三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PAI-1水平反映患者的凝血纤溶改变情况,与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是观察脑血栓患者病情和疗效的有效实验指标。
- 许福亮王云海张霞伊鑫
-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脑血栓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内皮细胞损伤
- 国产及进口酶试剂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的临床应用比较
- 1991年
- 酶法测血清总胆固醇较化学法结果准确,方法简便。作者采用国产及进口酶试剂从方法学等方面进行了临床应用比较。用两种酶试剂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在40岁以下无显著性差异,40~70岁年龄组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趋势,超过12.5mmol/L的血清标本,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其结果也基本一致。国产酶试剂稳定性较好,可代替进口酶试剂。
- 纪恩美潘炳亮成可经许福亮
- 关键词:总胆固醇酶试剂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