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明
- 作品数:5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放射性靶件刺孔装置及刺孔方法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射性靶件刺孔装置及刺孔方法。放射性靶件刺孔装置包括:密封腔室;靶件通道,与密封腔室连通,用于允许靶件进入密封腔室;靶件密封结构,用于在靶件与靶件通道之间形成密封;以及刺针,设置于密封腔室内,配置成...
- 杨洪广徐鹏程陈国强潘朋何长水韩志博袁晓明
- RAFM钢表面粉末包埋法制备低活性渗铝层性能研究
- 采用粉末包埋法在中国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基底上制备了低活性渗铝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对渗铝层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活性渗铝层表面铝含量约40at%,主要由厚度为15μm-...
- 袁晓明杨洪广赵崴巍占勤朱欣欣
- 关键词:渗铝层
- 聚变堆氚增殖包层及氚工艺系统阻氚涂层技术研究进展
- 针对未来 ITER 测试包层模块(TBM)、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等聚变堆氚增殖包层及氚工艺系统中的氚渗透、液态金属腐蚀以及磁流体动力学(MHD)效应等技术问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20...
- 袁晓明杨洪广占勤
- 关键词:聚变堆
- 氚微量热计标定及含氚样品量热验证
- 2023年
-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热量,衰变热是计算放射性同位素活度的重要依据。为了测量氚的衰变热,本研究对一种μW级别的低检测限微量热计进行检测限测试、工作曲线标定以及含氚样品量热验证。测量结果表明,微量热计的检测限为1.28μW,即38 mCi氚。在165~5063μW(5~150 Ci氚)范围内对微量热计的输出热电势U-输入热功率P进行标定,获得的标定关系式为U(μV)=0.141 P(μW),对应氚活度与输出热电势关系式为A(Ci)=0.213 U(μV),线性相关系数R 2>0.999。含氚样品的重复测量标准偏差为1.14%,与PVT法测量偏差为2.45%。本研究使用的量热计通过水浴与真空环境减小测量环境的波动,保证测量的一致性。标定后的量热计在不破坏氚样品完整性的条件下测量其活度,相比其他氚测量方法更适用于固态氚样品的测量,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 欧阳慧平袁晓明何长水李卓希张培旭杨洪广
- 关键词:检测限
- 正比计数管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比计数管,包括:阴极筒,第一端盖组件,第二端盖组件,阳极丝,第一绝缘分隔部,进气管道以及出气管道。第一端盖组件和第二端盖组件分别设于阴极筒的轴向两端,以与阴极筒共同形成阴极腔;阳极丝沿阴极腔的轴线...
- 张培旭占勤李玮瑛吉晓梅袁晓明郭星辰常鸣李在海刘志珍李语奇
- 金属件表面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装置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金属件表面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装置,包括:对工位抽真空处理,将金属件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保持所述金属件在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保持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长;停止对所述工位抽真空,将所述金属件加热至第二预...
- 袁晓明杨洪广占勤张建通韩志博郭炜李卓希
- Fe-Al/Al_2O_3涂层表面氧化膜的掠入射X射线衍射研究
- 本文采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GXRD)α-2θ扫描模式,进行了掠入射角α为0.1°~5°范围内Fe-Al/Al2O3阻氚涂层表面氧化膜的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随α的增加,表面氧化膜中Al2O3相与Fe3Al相对应的衍射...
- 占勤杨洪广赵崴巍袁晓明胡勇
- 关键词:氧化膜相结构
- 文献传递
- 聚变堆氚增殖包层及氚工艺系统阻氚涂层技术研究进展
- 本论文针对未来ITER测试包层模块(TBM)、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等聚变堆氚增殖包层及氚工艺系统中的氚渗透、液态金属腐蚀以及磁流体动力学(MHD)效应等技术问题,首先对目前Fe-Al/Al2O3,Er2O3,...
- 袁晓明杨洪广占勤
- 关键词:聚变堆液态锂铅
- 文献传递
- 基于环形燃料的月球基地用长寿期核电源堆芯物理方案研究
- 2025年
-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具有结构紧凑、比功率大、寿命长、不依赖光照以及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是月球基地最理想的能源解决方案。以美国FSP方案为参考,确定净输出电功率40 kW、寿期10 a为核电源的基本参数指标。对于月球基地用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热中子反应堆方案相比快中子反应堆方案在减轻屏蔽体质量和节省核燃料方面更加具有竞争力。在对比分析了空间堆上几种常用的金属氢化物后,以长寿命为原则,选择YH_(1.8)作慢化剂。环形燃料作为一种革新性的燃料形式,具有双边慢化和双边冷却的特点,可以减小固体慢化剂的正温度效应并显著提高反应堆的热工安全裕量,是未来高性能反应堆的首选燃料形式。通过借鉴前苏联TOPAZ-Ⅱ空间堆的堆芯结构,在此基础上整合美国FSP方案的系统结构,最终设计出此堆芯方案。通过采用环形燃料元件并对栅格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解决了固体慢化剂带来的全堆正温度效应问题;通过引入安全棒设计,解决了特殊临界安全要求问题;通过采用YH_(1.8)慢化剂,解决了慢化剂的氢泄漏问题。以MCNP程序为计算工具,完成了.堆芯物理方案的设计与优化。与FSP方案相比,堆芯(含反射层)尺寸参数相当,没有因为使用慢化剂而使堆芯体积变大,并且^(235)U装量仅需18.463 kg,只有FSP方案的1/4。
- 时运达赵守智孙征胡彬和袁晓明杨睿
- 关键词:金属氢化物
-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表面粉末包埋渗铝及后处理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色金属表面粉末包埋渗铝及后处理方法。为解决现有工艺中Fe-Al过渡层在渗铝及高温扩散过程中表面铝含量的精确控制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表面粉末包埋渗铝及后处理工艺,该工艺步骤如下:一、...
- 杨洪广赵崴巍袁晓明占勤韩志博朱欣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