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
- 作品数:23 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不明原因便血5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不明原因便血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不明原因便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情选择性进行胃镜、结肠镜、双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腹部放射性核素99mTc扫描及小肠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最终明确诊断。结果 55例患儿便血的病因依次为小肠肠管发育畸形、肠血管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肠结核、升结肠息肉等。结论儿童便血的病因复杂多样,应根据病史、便血色泽及性状、伴随症状等来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从而明确诊断。
- 王宝香梅红张寅王歆琼苏林许春娣
- 关键词:便血病因儿童
- 524例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研究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疾病谱及儿童胃镜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21例行胃镜检查及胃镜治疗的消化专病患儿,统计其临床资料、内镜表现、内镜诊断、治疗情况等。结果:524例患儿共行胃镜检查602次,发现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道溃疡是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4岁患儿上消化道先天畸形及消化道异物发现率较高,8~15岁儿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等构成比较高。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儿童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诊断及治疗方法,其在儿童中应用安全、可行。
- 苏林王歆琼许春娣
- 关键词:胃镜儿童上消化道疾病
- 小儿反复腹痛,可能是幽门螺杆菌作怪
- 2010年
- 反复性腹痛在小儿中很常见,主要表现为间断发作的腹部不适、隐痛、胀痛,部位多在脐周或上腹部,腹部检查多有部位较为固定的压痛。其病程较长,往往数月或数年不等,腹痛时可伴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病程长者甚至可出现消瘦和生长发育缓慢。
- 苏林
- 关键词:反复腹痛幽门螺杆菌小儿生长发育缓慢反复性腹痛腹部不适
- 小儿腹泻贴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0
- 2013年
- 目的研究小儿腹泻贴在治疗儿童急性腹泻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对照等效性试验。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上海、北京、广州3所医院儿科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小儿腹泻贴、蒙脱石散剂治疗,同时均给予口服补液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腹泻次数、大便性状以及相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治疗第3天以及第5天的疗效,并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共有197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儿完成研究,其中试验组100例,对照组97例。两组患儿的年龄、体质量、性别、治疗前腹泻时间、治疗前大便性状和次数、治疗期呕吐次数以及脱水、发热、哭闹、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第3天和第5天的治疗有效率达97%和100%,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呕吐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腹泻贴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与蒙脱石散剂相同,对呕吐的疗效更优,且无不良反应。
- 苏林许春娣何婉儿徐樨巍
- 关键词:急性腹泻呕吐婴儿中草药儿童
- 小儿消化性溃疡遗传性及遗传度的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研究遗传因素在小儿消化性溃疡(PU)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内镜诊断3~14岁PU患儿52例,抽血测定血型,并随访患儿的遗传度及家族发病情况.同时问卷调查了本市3所小学1119位学生家系中一级亲属PU发病率,按照遗传度计算公式求出小儿PU的遗传度.结果儿童PU中多见的是十二指肠溃疡,首次发病年龄<9岁占48%,男性患者约为女性2倍,体形多为瘦长形,体块指数<45占6730%,Rh+O血型人占4615%,有PU家族史为4808%,患者一级亲属PU发病率约为群体的11倍,其遗传度为10866%.结论小儿PU与成人不完全相同,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许春娣苏林陈舜年徐家裕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遗传学胃镜
-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动力学改变与普瑞博思的疗效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动力学改变与普瑞博思的疗效。方法 采用超声显像仪、胃肠电分析仪及血浆胃动素检测,测定33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胃动力学指标及治疗后变化,观察了64 例普瑞博思的疗效。结果 33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中26 例胃半排空时间显著延长,25 例胃电节律异常。用普瑞博思治疗后胃窦收缩频率、收缩幅度、胃半排空时间明显改善,胃电节律紊乱均趋正常,参数离散好转。结论 胃运动功能障碍是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普瑞博思能明显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 苏林许春娣陈舜年姚玮炯奚容平蒋晓华汪建平徐家裕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胃动力学普瑞博思
-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儿童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儿童门脉高压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从 1996年 11月~ 2 0 0 0年 6月 ,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儿童门脉高压性食管静脉曲张 10例 ,患儿平均年龄 8 2岁 ,9例曾在外院做过脾切除手术。结果 10例患儿共注射 2 2次 ,其中 8例每例注射 2次 ,2例注射 3次。术后再出血仅 1例 ,其余 9例经第 1次注射后至今未再出血。随访发现每例患儿曲张静脉首次治疗后就明显消退 ,目前 6例基本消失 ,4例已完全消失。
- 许春娣姚玮炯苏林郑洁邓朝晖陈舜年徐家裕
- 关键词:儿童注射治疗硬化剂
- 碳酸钙口服混悬液治疗儿童消化不良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评价碳酸钙口服混悬液治疗儿童胃酸过多所致消化不良的效果和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使用碳酸钙口服混悬液或硫糖铝混悬液治疗2~14周岁患有胃酸过多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患儿各100例。所有参加临床验证的单位均严格按照入选标准、排除标准选择病例,试验方法和给药方法完全统一。观察口服药后的起效时间及第7、10天的症状缓解率。结果服药后上腹痛、嗳酸及上腹不适、烧心感症状的半小时缓解率,碳酸钙口服混悬液组优于硫糖铝混悬液组,分别为38.71%和10.87%、56.34%和20.27%、40.48%和11.76%(P均<0.01)。碳酸钙口服混悬液治疗后的第7天与第10天,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有效率分别为74%和96%,均高于硫糖铝混悬液组(51%、78%,P均<0.01),其中上腹痛、上腹不适与烧心感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整个疗程中,碳酸钙口服混悬液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碳酸钙口服混悬液对小儿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本试验期间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口味香甜,受到患儿欢迎。
- 张寅苏林蒋丽蓉沈林许春娣
- 关键词:碳酸钙
- 前白蛋白在小儿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炎症性肠病(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IBD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仅有消化道症状,还可有肠道外表现。由于缺乏特异性指标,IBD的诊断只能是排除性,不仅容易误诊,且评估疾病的活动性也有一定困难。为此作者探讨检测IBD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并评价其对IBD的诊断意义。方法患儿于确诊IBD后次日晨空腹采血,前白蛋白定量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使用Beckman Array 360 System全自动微量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测定。正规治疗2个月后复查前白蛋白指标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的前白蛋白明显下降,经过正规治疗,病情逐渐缓解,前白蛋白的含量也逐渐上升,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BD是一种与感染密切相关的疾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动态监测,并结合临床,这样就更有助于观察患儿疾病的演变和药物的疗效。
- 苏林许春娣王歆琼姚炜炯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前白蛋白
- 无症状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被引量:50
- 1999年
- 目的了解我国无症状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探讨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对Hp流行的影响。方法采用BioRadGAPIgG药盒,ELISA方法检测1119位7~14岁健康学生血清中HpIgG抗体。结果儿童Hp平均感染率为4093%,居住农村者为4983%,居住市区者为3149%。7岁组为3091%,8岁为3493%,9岁为3892%,10岁为4611%,11岁为4867%,12岁为4730%;此外,发现儿童Hp感染率工人家庭为4793%,农民家庭为4390%,职员家庭为3274%,其他为3043%。结论我国无症状儿童人群中Hp感染率较高,并随着年龄递增,与社会经济地位、文化卫生水平呈反比关系。
- 许春娣周建元薛英奚容平奚容平陈舜年苏林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儿童螺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