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巧灵

作品数:24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2篇城市
  • 8篇生态
  • 5篇园林
  • 5篇绿地
  • 5篇风景园林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城市绿地
  • 3篇城市生态
  • 2篇胸径
  • 2篇生境
  • 2篇生态空间
  • 2篇碳储量
  • 2篇情景
  • 2篇情景模拟
  • 2篇住区
  • 2篇冠幅
  • 2篇高分辨率影像
  • 2篇城市化
  • 1篇道德

机构

  • 22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伊利诺伊大学

作者

  • 22篇罗巧灵
  • 6篇周燕
  • 3篇周婕
  • 2篇张明
  • 1篇张薇
  • 1篇李志刚
  • 1篇魏伟
  • 1篇詹庆明
  • 1篇周燕
  • 1篇于洋

传媒

  • 5篇中国园林
  • 4篇规划师
  • 2篇人民长江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保护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城市规划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市县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实践探索--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被引量:5
2022年
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从空间上明确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是生态保护政策落实的关键。“双评价”指南中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主要针对省级尺度,缺乏市县尺度的修正和细化方法。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探索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市县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基于江夏区地域特征,选择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流失敏感性和内涝风险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物种”维度优化生物多样性维护评价方法并利用InfoWorks ICM水动力模型探索内涝风险评价方法;综合单项评价结果得到初判结果;结合政策性生态保护线、自然保护地和重要自然要素修正初判结果。结果表明:江夏区生态保护极重要、重要空间面积分别为565和220km^(2),占区域总面积的34.2%和13.3%。
罗巧灵马杰郑振华郑金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敏感性
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探讨——以博乐市总体规划为例被引量:16
2005年
利用人均GDP与城市化率之间的高度相关性,探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具体过程是:现状分析、GDP总量预测、市域人口规模预测、城市化率预测、市区人口规模预测,以获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人口规模。
周婕罗巧灵魏伟
关键词:城市化率
多尺度嵌套的复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管控路径——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2024年
国土空间提供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且存在权衡协同关系,如何基于复合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土空间生态安全,并在实践中实现有效的空间管控,是当前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分析当前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尺度嵌套的复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管控路径,并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和生态网络要素识别,优化单功能生态网络的构建路径,进而构建多功能复合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以绿色空间为切入点,探究复合生态安全格局嵌套衔接的跨尺度空间管控方法,以实现生态安全格局由宏观区域尺度向城区中微观尺度的有效传导与衔接。
周燕徐莉刘梦瑶禹佳宁罗巧灵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空间
基于环境伦理的现代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构建及启示被引量:2
2018年
建设国家公园是国际通行的科学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管理手段,是近几年我国自然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而科学的规划是各项工作的前提。美国是国家公园和环境伦理学的诞生地和前沿地,环境伦理在国家公园的规划中发挥了哲学层面思想指导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环境伦理和国家公园规划的关联,解析了环境伦理指导构建的现代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特征,并以此为参考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构建国家公园规划体系的思路:规划思想确立环境伦理观,规划目标体现伦理信念,规划举措遵守道德规范。
刘李琨张薇罗巧灵
关键词:环境伦理国家公园自然观道德规范
武汉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积极引导性保护规划策略被引量:9
2018年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是自然生命支持系统,然而在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后,由于缺乏积极的保护措施,传统消极被动的保护使得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被侵占的现象时有发生。文章在分析当前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积极引导的保护性利用思路,构建了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的规划框架,以武汉市为例,从"保护与利用评估—保护与利用均衡—保护性利用规划对策"三个层面,探讨了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保护性利用规划方法,以期为生态控制线的实施提供参考。
罗巧灵丘永东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基于生境网络构建优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途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城市绿色空间是承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以其为基础构建生境网络有助于整合破碎绿地斑块,促进物种交流与迁徙,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现有生境网络构建过程中存在依赖单一模型、忽略区域实际物种情况、网络构建的工作路径尚未统一、输出成果难以与上位规划衔接并在规划层面进行实践应用等问题。在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工作内容与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境质量分析、地理探测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等模型方法,识别区域生境源地和廊道,并在考虑区域指示物种的基础上补充重要生境节点,构建面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境网络,系统优化了“源地识别-廊道模拟-节点提取-网络构建”的网络构建方法;以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下的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为目标,将生境网络构建结果通过红线比对、绿地分类匹配等途径,从空间管控角度提出保护措施,实现与绿地系统规划的有效衔接,构建统一规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工作路径,以通城县为例验证工作路径的可行性,优化面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境网络构建方法,为县域绿地系统规划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周燕刘梦瑶禹佳宁罗巧灵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绿地系统规划
供需视角下雨洪调节关键区识别及规划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对识别易涝区域、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雨洪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多从供给或需求单一角度聚焦中心城区雨洪调节能力,而全域尺度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实证研究较少,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供需平衡的关键驱动因子有待探究。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通过SCS-CN模型量化县域生态空间雨洪调节服务供给能力,利用洪水脆弱性指数评估社会经济对雨洪调节服务的需求水平,进而识别县域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及失衡关键区域;结合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影响供需失衡的关键因子,并考虑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面积对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的影响,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尺度构建雨洪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县域内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空间存在显著的分异情况,因此需要从整体角度构建和优化雨洪安全格局;②中心建成区是雨洪调节服务供需失衡最严重的区域,需要采取雨洪安全管控和修复措施;③县域内雨洪调节服务供需失衡的关键影响因子是人口密度,与雨洪灾害风险等级呈负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识别雨洪调节服务供需失衡区域以及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多尺度雨洪安全格局提供量化支持和依据。
周燕祁梦园邱孝高禹佳宁曹贝罗巧灵
游客感知视角下城市绿地空间社会价值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城市绿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最容易被人类感知和利用,对其量化评估与影响因素探究可为城市绿地空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研究较少考虑服务设施对游客感知城市绿地社会价值的影响。因此,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为例,利用SolVES模型将6类游客社会价值感知数据进行空间量化,并探究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和服务设施兴趣点密度对社会价值指数与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客对东湖风景区社会价值偏好为文化价值>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康体价值>可持续价值;社会价值热点区域集中在听涛景区和磨山景区,且大多分布在高程20~40m、坡度2°~6°、距离水体100m范围内;在影响因素上,旅游景点设施和植被覆盖度对各类社会价值影响的贡献值最大,且与社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罗巧灵荣佳雨周俊方马杰
关键词:风景园林游客感知城市绿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鄂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历程及科学内涵,从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要求出发,提出耦合“资源-环境-生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此评价体系对鄂州市开展土地及水资源承载能力、大气及水环境容量、生态足迹等单项评价,基于单项评价结果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及警示性分级,给出鄂州市资源环境保护及治理建议。结果表明:1)在资源承载力上,鄂州市受土地资源约束较少,主要受水资源影响,2035年水资源能容纳的人口规模为167.91万,未来需要增加供水或提高节水水平;2)在环境承载力上,鄂州市受水体污染物的约束较小,主要受大气中的O3排放容量影响,预计2035年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人口为169.85万,在环境保护治理时应重点加强O3的防治;3)在生态承载力上,鄂州市2035年可承载人口为177.21万,生态可持续性及生态承压能力均为盈余状态;4)整体上,鄂州市2035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人口规模约为168万人,承载指数为0.631,资源环境承载状态为盈余,其中水资源和O3是制约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罗巧灵许琪敏陈菲雨胡冬冬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足迹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和机器学习的城市绿地碳储量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和机器学习的城市绿地碳储量评估方法,它包括:遥感影像采集和预处理;识别城市绿地空间;布设城市绿地样方;测量城市绿地样方内每木植被的胸径/基径、株高和冠幅;计算城市绿地样方碳储量;偏移城市绿...
罗巧灵 柳明星 周俊方 黄荣鋆 姚岚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