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彬
- 作品数:15 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部手术围手术期氨溴索剂量的选择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部手术围手术期氨溴索的合适剂量。方法:选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肺部手术的2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A、B、C、D治疗组,每组各59例。A、B、C、D组术后分别使用30、60、90、120 mg盐酸氨溴索,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100 mL。比较各组术后排痰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C、D组治愈率、好转率均高于A、B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治疗;A、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D组(P<0.05)。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于治疗组(P<0.05),A、B、C组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于D组(P<0.05)。结论:氨溴索可有效防止肺部手术围手术期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其临床剂量使用应适当偏用高剂量,具体最适剂量仍待进一步探索。
- 吴国栋彭学锋罗伟彬
- 关键词:氨溴索围手术期并发症肺部手术
- 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治疗组采取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然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清扫、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等优势,有利于患者围术期的早期康复,缩短了住院、胸腔引流时间,具有临床意义。
- 姚达万延辉龚立宏罗伟彬吴国栋李成继
- 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 肺挫伤对连枷胸手术内固定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损伤的疗效以及肺挫伤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连枷胸合并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固定组24例、保守治疗组38例,肺挫伤简易评分法0~6分37例(A组,其中保守治疗22例、内固定15例)、7~18分25例(B组,其中保守治疗16例、内固定9例),比较呼吸机支持例数、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例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保守治疗组和内固定组呼吸机支持例数、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中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患者呼吸机支持例数、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中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患者患者呼吸机支持例数、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分、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枷胸合并轻度肺挫伤经内固定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而合并严重肺挫伤的连枷胸患者内固定术后呼吸功能改善不够理想。
- 吴国栋彭学锋罗伟彬
- 关键词:连枷胸肺挫伤手术内固定保守治疗
-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选择性不留置胸腔闭式引流8例报告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选择性不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4-10月在VATS治疗20例中青年自发性气胸中,依据患者术中肺大疱情况和胸腔排气后胸腔引流情况选择8例术后不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8例术后第1天切口疼痛轻微,无须止痛治疗,切口皮肤无坏死,出院后门诊复诊1-2次,平均1.8次。8例随访3-8个月,平均5.2月,无气胸复发。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镜手术后选择性不留置胸腔引流管安全可行,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不适,避免引流管口皮肤坏死。
- 龚立宏王有钰罗伟彬钱有辉
-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
- 青壮年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34例临床总结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总结青壮年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在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是否行胸膜固定及术后是否放置胸腔引流等存在争议的地方,并形成共识,指导2015年收住本院的3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结果:5例保守治疗后出院,29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VATS手术25例,VAMT手术4例。VATS术后10例未放置胸腔引流,VAMT中2例加用胸膜摩擦固定术。随访3-12个月,1例不愿手术的患者出院后再次复发回院行VATS手术,VATS手术患者1例复发,回院保守治疗后出院。结论:中青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必须不断用新的医学证据对治疗中存在的争议进行探讨,达成共识并用于治疗患者,患者才能收到合适的治疗效果。
- 龚立宏罗伟彬王有钰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手术指征胸膜固定术胸腔闭式引流
- 手术医生应用膨肺机自控膨肺在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胸外科医生自控膨肺的方法。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胸腔镜手术治疗25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过程中,手术医生使用膨肺机自控膨肺探查肺上病灶,确定切除范围及术侧胸腔排气。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4例完全胸腔镜下手术,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每例膨肺2~7次,平均3.6次。每次膨肺时间5—10s。胸腔排气所需时间30~45s。无术后肺部感染。随访6~21个月,平均14个月,术侧无气胸复发。结论自控膨肺是现代化的膨肺模式,具有手术医生膨肺自主、膨肺状态可控、操作快捷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龚立宏姚达王萍万延辉罗伟彬吴国栋
- 关键词:膨肺单肺通气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手术
-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纵膈肿瘤患者64例,电视胸腔镜下行肿瘤切除术25例作为研究组,开胸行肿瘤切除术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5例,术后输血2例,中转开胸手术3例,中转开胸率为12.0%,术后随访3~6个月,出现头部或上肢无汗4例,死亡1例;对照组术中输血8例,术后输血2例,术后随访3~6个月,出现一过性Horner综合征2例,头部或上肢无汗1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纵膈肿瘤可以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疗效较好。
- 罗伟彬
- 关键词:胸腔镜纵膈肿瘤手术后并发症
- CEA、NSE、CA125及CA199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研究CEA、NSE、CA125及CA199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经胸部X线、CT诊断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70例,其中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38例作为肺癌组,良性病变患者32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组人员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A125及CA199水平。结果:肺癌组CEA、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肺癌组CA125及CA199水平与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组CEA、NSE、CA125及CA19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EA≥5.0ng/mL作为阳性参考值诊断肺癌其敏感度为57.9%,特异度为91.9%;以NSE≥15.2ng/mL作为阳性参考值诊断肺癌敏感度为44.7%,特异度为90.3%。两项联合敏感度为76.3%,特异度为93.5%。结论:CEA和NSE在肺癌患者中水平异常升高,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 罗伟彬吴国栋姚达
-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孤立性结节
- 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肺部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肺部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肺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150 mg,静脉滴注,3次/d;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30 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咳痰难易程度、痰液性状、痰量及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难易程度、痰液性状及痰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痰液排出,对预防肺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确切作用。
- 罗伟彬吴国栋彭学锋
-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盐酸氨溴索肺部感染肺不张
-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26例的疗效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有完成3年随访的68例重症肌无力采用不同术式胸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开展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劈胸骨组(n=42)、胸腔镜组(n=26)。结果劈胸骨组手术时间(110.88±25.74)min短于胸腔镜组(151.07±32.78)min。胸腔镜组在术中失血、术后恢复时间等优于劈胸骨组。劈胸骨组术后第1、2、3年的完全稳定缓解分别为42.3%、50.0%、53.8%,与胸腔镜组的52.4%、54.8%、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胸腔镜下扩大胸腺切除与传统劈胸骨手术在中远期疗效上没有差异,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可靠等优点。
- 吴国栋彭学锋罗伟彬李成继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电视胸腔镜胸骨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