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媛媛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分子
  • 2篇高分
  • 2篇高分子
  • 2篇催化
  • 1篇等离子体共振
  • 1篇亚胺
  • 1篇氧化铜
  • 1篇乙烯
  • 1篇英语
  • 1篇英语课
  • 1篇英语课程
  • 1篇英语课程教学
  • 1篇阵列
  • 1篇制氢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塑料
  • 1篇离子
  • 1篇金属
  • 1篇可见光

机构

  • 6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王媛媛
  • 3篇丁国新
  • 3篇高俊珊
  • 2篇杨继年
  • 2篇王艳丽
  • 2篇李本侠
  • 2篇王周锋
  • 1篇胡路阳
  • 1篇王艳芬
  • 1篇刘同宣
  • 1篇滕艳华
  • 1篇陶玉仑
  • 1篇张宏艳
  • 1篇王静

传媒

  • 3篇广州化工
  • 1篇化学教育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吡唑亚胺镍/甲基铝氧烷(MAO)催化苯乙烯聚合研究
2017年
研究了两个双吡唑亚胺镍配合物:双-N-(苯基-1-3,5-二甲基吡唑基亚甲基)苯基亚胺二溴化镍(配合物1)和双-4-甲氧基-N-(苯基-1-3,5-二甲基吡唑基亚甲基)苯基亚胺二溴化镍(配合物2)在甲基铝氧烷(MAO)的助催化作用下对苯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各种聚合条件如温度、Al/Ni摩尔比、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苯乙烯聚合的催化活性、单体转化率、聚苯乙烯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MAO和2/MAO两个催化体系对苯乙烯聚合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0.73×10~5~8.18×10~5g PS/(mol Ni·h)之间;所得聚苯乙烯(PS)的重均分子量在6.76×10~3~12.97×10~3g/mol范围内,分子量分布在2.0左右。通过IR、~1H NMR和^(13)C NMR分析表明,所得的聚合物为无规聚苯乙烯。
王媛媛高俊珊
关键词:苯乙烯
CuO纳米结构阵列的简易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英文)被引量:13
2009年
利用一种简便的一步反应路线,通过调节反应温度,选择性地合成出两种有序排列的氧化铜纳米阵列,即成束的一维(1D)纳米带和紧密排列的二维(2D)纳米片.系统研究了产物的物相和形貌随反应时间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氧化铜纳米结构阵列分别是通过氧化→生长→脱水和氧化→脱水→生长过程形成的,其中动力学因素控制的成核与生长过程决定了氧化铜纳米结构的最终形貌.模拟太阳光辐射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罗丹明B(RhB),测试了所制备的氧化铜纳米结构阵列的光催化活性.本工作为制备新颖的多级纳米结构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单且经济的合成路线,这些纳米材料将在多个领域体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
李本侠王媛媛王艳芬
关键词:阵列氧化铜化学合成光催化
高分子材料专业创新型实验教学设计与思考——以《塑料/橡胶加工工艺与设计》课程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创新型实验具有研究性、开放性和可行性等显著特征,是实验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该类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和必要。本文从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开设时机、内容优化及考核等方面,对《塑料/橡胶加工工艺与设计》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杨继年丁国新陶玉仑王周锋高俊珊王艳丽王媛媛滕艳华张宏艳王静
关键词:创新型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设计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Ag(Au)/半导体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由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效应的贵金属(Ag、Au等)纳米粒子和半导体纳米结构组成的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成为新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Ag(Au)/半导体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基本性质以及光催化应用方面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Ag(Au)等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增强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机理,以及Ag(Au)纳米粒子与不同类型半导体复合的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其中所涉及的半导体包括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一些半导体;本领域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将集中于新型高效的Ag(Au)/半导体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微结构调控及其用于可见光驱动有机反应的机理研究。本文为基于SPR效应构建Ag(Au)/半导体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并且指出Ag(Au)/半导体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是发展可见光高效光催化剂的重要方向。
邵先坤郝勇敢刘同宣胡路阳王媛媛李本侠
关键词:贵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可见光响应制氢
高分子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实践初探被引量:6
2010年
结合高分子专业英语的特点和对该课程的理解,本文明确了专业英语对教师的要求,通过调动学生学习高分子专业英语的主动性、合理选择教材和规划教学内容、适当使用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王媛媛丁国新王艳丽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提高高分子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2
2014年
高分子专业的学生经过3年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后,具备了基本的电脑应用技能,但在计算机综合运用上仍有较大缺陷,表现在对专业软件认知不足,难以高效、规范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通过建设“计算机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强化高分子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满足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王周锋丁国新杨继年王媛媛高俊珊
关键词:高分子计算机应用教学实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