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公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公安县2014—2018年居民死因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14—2018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和期望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疾病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公安县人口等资料,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分类,通过计算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潜在工作损失年数等指标,分析公安县居民死亡情况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4—2018年公安县居民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43.69/10万、587.69/10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χ趋势2=79.69,P<0.05)。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肿瘤、脑血管病、损伤与中毒、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不同性别、年龄别死亡率和死因顺位不尽相同。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7.93岁,去除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三种主要死因后,期望寿命分别可增加4.81岁、2.64岁、2.22岁。寿命和工作损失前三位依次为损伤与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损伤与中毒是造成公安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是今后应关注的重点,同时应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 龚春文良军洪杰胡长贵
- 关键词:死因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 公安县居民2017年死因和减寿分析
- 2020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公安县2017年居民死亡率、主要死因和减寿原因,评价全县居民健康水平,为制定适宜的疾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公安县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017年公安县居民粗死亡率为737.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2.49/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84,P<0.01)。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中毒、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占全死因的85.06%。人均期望寿命为78.37岁,其中男性为75.57岁,女性为81.39岁。去除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这几类主要死因对人群的影响后,人均期望寿命分别可增加4.29岁、2.64岁、2.46岁和1.85岁,寿命损失率分别为5.47%、3.37%、3.14%和2.36%。结论公安县居民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应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损伤与中毒也是主要的死因,应针对性地开展伤害监测和干预措施,提高人群安全意识,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 龚春洪杰胡长贵
- 关键词:死因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
- 2019—2020年湖北省监测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2019—2020年5个监测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监测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肺功能检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湖北省监测地区COPD患病率为12.59%,对样本进行加权后农村患病率(15.74%)高于城镇(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42,P<0.01),男性患病率(19.19%)高于女性(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43,P<0.01)。COPD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χ^(2)=31.690,P<0.01),≥7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23.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4.07,95%CI:2.52~6.57)、50~<60岁(OR=2.75,95%CI:1.45~5.19)、60~<70岁(OR=4.06,95%CI:2.13~7.73)、≥70岁(OR=5.23,95%CI:2.53~10.82)、吸烟(OR=1.60,95%CI:1.08~2.40)、有呼吸道疾病家族史(OR=1.46,95%CI:1.04~2.07)以及有任一呼吸道症状(OR=2.74,95%CI:1.88~4.00)与COPD的患病有相关性。结论湖北省监测地区COPD的患病受性别、年龄、吸烟、环境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COPD发生发展。
- 唐雨萌刘姗姗张岚祝淑珍洪杰刘庆李俊华张莉王永红涂画卢昊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
- 公安县1991~2002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 2004年
- 洪杰张永杰周亚男
- 关键词:性病流行病学
- 神经网络模型和logistic回归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应用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数学预测模型。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收集2015年湖北省2400人的COPD流行病学资料,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与验证组,应用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测模型,比较两个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可用于研究的样本共1569例,其中训练组1099例,验证组470例。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组和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和0.78。logistic的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5和0.74。结论将神经网络模型和logistic回归应用于COPD的预测均是可行的,其预测结果可为COPD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唐雨萌张岚李茜洪杰李建华祝淑珍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神经网络模型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