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萍

作品数:16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道德
  • 7篇教育
  • 5篇道德教育
  • 5篇德教
  • 5篇生态道德
  • 5篇教学
  • 5篇高校
  • 4篇大学生
  • 4篇生态
  • 4篇生态道德教育
  • 3篇思想道德
  • 3篇高校生态道德...
  • 2篇道德修养
  • 2篇修养
  • 2篇生态文明
  • 2篇思想道德修养
  • 2篇思想道德修养...
  • 2篇主义
  • 2篇科学发展观
  • 2篇课堂

机构

  • 14篇广西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梁萍
  • 2篇黄少洪
  • 1篇王甫想

传媒

  • 2篇教育与职业
  • 2篇传承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职业时空
  • 1篇中共南宁市委...
  • 1篇延边教育学院...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金融教育研究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2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生态道德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2009年
生态危机的出现和解决,不仅仅是技术、法制的问题,更是伦理道德的问题。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态道德素质,培养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新型人才;有利于塑造人们的生态伦理价值观,自觉践行生态实践;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柱;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路标。
梁萍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
全文增补中
构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保障机制的思考
2009年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需要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低效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道德教育的运行保障机制,以保证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
梁萍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2012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关系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整个社会呈现出价值观多样化的态势,对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其价值观的选择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命运,决定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梁萍王甫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生态道德建设思考被引量:2
2009年
文章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在新的视角下探索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提高高校的生态道德意识,建立健全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确立和实践健康的生态消费观,从而促进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发展。
梁萍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生态道德建设
培植大学生生态消费观刍议被引量:8
2009年
生态消费着眼于人们在消费过程中节约资源,尊重环境,减少废弃物,并要求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资源化,大力推广绿色消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消费至上、享受至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对追求时尚、新潮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产生了巨大的负现影响。针对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攀比心理、虚荣心理、享受心理等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多途径培植大学生健康的生态消费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
梁萍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生态消费观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及途径被引量:2
2008年
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使得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教育内容,两者的相辅相成必将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梁萍
重大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移动网络课堂的构建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近年来信息技术得到高速发展,对当前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技术也将融入教育和学习的过程当中。从2020年初期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次社会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对教育事业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对于思政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如何在公共卫生危机背景下构建移动网络课堂,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也成为今后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梁萍
关键词:思政课
网络时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被引量:2
2005年
梁萍
关键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时代传统道德观念公民道德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规律
论如何在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被引量:1
2008年
国际意识有时称为“世界意识”,有时称为“全球意识”,其内涵是一致的,都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而构造一种民族的、国家的思想意识。在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又一个新的教育主题,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意识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和意识,一种遵守国际规则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但这种客观要求能否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如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显得极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教育等。公共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梁萍
关键词: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学生权利观念的培育
2012年
塑造具有现代权利意识的公民,有利于引导社会政治的良性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法律教学部分,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权利与义务、道德权利与法定权利、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准确的权利观念。
黄少洪梁萍
关键词:大学生权利观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