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萍 作品数:74 被引量:274 H指数:11 供职机构: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营养强化对马口鱼卵巢发育的影响 2025年 为探讨营养强化对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亲鱼卵巢的影响。设计实验组(强化饲料)、对照组(普通饲料),营养强化45 d后,进行卵巢切片观察与计数,测定卵巢常规营养组分、性腺指数、卵子发育至Ⅳ期的相期比例、性激素水平。结果显示:营养强化45 d后,实验组的性腺指数(11.06%)显著高于对照组(9.12%);实验组和对照组卵细胞进入Ⅳ期的相期比分别为51.60%和44.86%,差异显著;卵巢营养组成与含量方面,实验组马口鱼卵巢水分含量显著降低,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而粗蛋白、灰分、钙和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实验组和对照组卵巢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单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性;激素水平方面,实验组亲鱼卵巢性激素(孕酮、17a-羟孕酮、维生素D3、雄烯二酮、去氧皮质酮、皮质酮)水平明显上调。综上结果表明,使用自配营养强化饲料,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马口鱼亲鱼卵巢发育水平。 陈度煌 陈家乐 李文盛 薛凌展 胡振禧 梁萍 廖梦香 曾高雄 樊海平 吴斌关键词:营养强化 卵巢发育 性激素 不同添加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为比较杜仲、VC+VE、大蒜素等添加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20尾初始体重为(249.69±1.96)g的健康团头鲂,随机分为4组,设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各试... 林建斌 朱庆国 梁萍 邱曼丽关键词:团头鲂 维生素 大蒜素 肌肉品质 “新吉富”罗非鱼消化道指数及2种蛋白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开展“新吉富”罗非鱼消化道指数以及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新吉富”罗非鱼比肠长为4.921±0.187,比肠质量为0.018±0.002,比肝质量为0.014±0.003,比内脏质量为0.039±0.007,表现为偏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特征。空腹再投喂后0~96 h ,胃蛋白酶活性于12h 增加至最大值167.872 U ,投喂12~96 h 其活性降低,特别是12~24 h ,减少幅度较大。同时检测其肝脏、前肠、中肠、后肠中胰蛋白酶活性动态变化情况,各组织的胰蛋白酶活性比较,肝<中肠<前肠<后肠,各部位的胰蛋白酶活性总体呈先增加达最大值后,再减小的趋势,各部位胰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 吴斌 樊海平 钟全福 翁祖桐 梁萍 陈度煌关键词:消化道指数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稚幼鲍微囊饲料对鲍苗免疫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以市售粉态鲍苗饲料作对照,传统鲍苗生产模式下,研究稚幼鲍微囊配合饲料对鲍苗非特异性免疫生化活性及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试验组(31%的稚幼鲍微胶囊饲料+69%对照料),为期137d,测定鲍苗壳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鲍苗的碱性磷酸酶(AKP)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溶菌酶(LZM)含量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鲍苗壳长日增长分别达到(83.23±3.41)μm·d-1和(70.91±5.77)μm·d-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鲍苗壳长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鲍苗规格较整齐。试验结果表明,稚幼鲍微囊饲料对杂交鲍苗有免疫增强、减少鲍苗死亡和促生长的效能。稚幼鲍微胶囊饲料对鲍苗的促生长效应在饲喂后的71d左右较明显。 王云 朱庆国 潘瑞珍 林美凤 梁萍 郑升阳 陈启发关键词:鲍苗 免疫 投喂肉质改良专用配合饲料和蚕豆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为了研究不同饲料原料对团头鲂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口感以及对水体中氮、磷排放量的影响,以肉质改良专用配合饲料和浸泡蚕豆投喂平均规格为820-855g/尾的团头鲂.试验组和对照组网箱各 2个,每个网箱规格5.5m×12m. 林建斌 梁萍 秦志清 邱曼丽关键词:团头鲂 肉质改良 配合饲料 蚕豆 肌肉品质 海藻酶解产物对大黄鱼生长、消化吸收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2025年 试验旨在探究海藻酶解产物对大黄鱼生长、消化吸收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315尾健康状况良好、体重(109.30±2.94)g的大黄鱼幼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大黄鱼。A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复合海藻酶解产物,B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海带酶解产物,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A组和B组大黄鱼末重、存活率(SR)、平均增重(AWG)、增重率(WGR)显著高于C组(P<0.05)。A组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水分和灰分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大黄鱼肠道绒毛高度(VH)和隐窝深度(CD)均显著大于C组(P<0.05)。C组大黄鱼血清补体C3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补体C4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5%海藻酶解产物或0.5%海带酶解产物可提升大黄鱼生长性能及SR,改善肌肉营养成分,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抗病力,以0.5%复合海藻酶解产物添加效果较好。 熊宇明 曾企辉 梁萍 陈度煌 黄志坚 殷光文 林建斌 王登峰关键词:大黄鱼 肌肉营养成分 肠道功能 一种光唇鱼自然受精及受精卵收集的仿生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唇鱼自然受精及受精卵收集的仿生态装置,包括顶部为敞口的长方体状受精箱,受精箱的内部经由水平放置的托盘分隔成上、下分布的受精腔室和受精卵收集腔室,托盘上放置有多个鹅卵石,托盘的底部分布有多个以利于受精卵... 陈度煌 薛凌展 胡振禧 樊海平 吴斌 林建斌 梁萍 刘艳艳 李学贵一种草鱼肉质脆化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鱼肉质脆化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配方各组份为:蚕豆、鱼粉、次粉、米糠、菜籽粕、甜菜碱、氯化胆碱、磷酸二氢钙、酶制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盐,将原料混合后制粒。可解决现有草鱼脆化... 林建斌 朱庆国 梁萍 陈度煌 秦志清 邱曼丽文献传递 海带多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 为了探究海带多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在石斑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中添加0.6%海带多糖投喂平均体重275.55±29.79g/尾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结合养殖场实际生产,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设2口面积30m2水泥... 林建斌 梁萍 朱庆国 邱曼丽关键词:海带多糖 免疫力 海藻酶解物对体外培养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为明确大黄鱼肠道菌群合成短链脂肪酸(SCFAs)的情况和相关的细菌以及海藻酶解物对体外培养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合成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使用GAM培养基(对照组)、添加0.5%复合海藻酶解物的GAM培养基以及添加0.5%海带酶解物的GAM培养基厌氧培养4尾大黄鱼的肠道菌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方法检测培养物中7种SCFAs的含量,并采用NovaSeq PE250方案对培养物中菌群进行16S rDNA扩增子测序。结果显示:大黄鱼肠道菌群可以体外合成SCFAs,使用GAM培养基培养时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比例约为94∶5∶1,在GAM培养基中添加0.5%复合海藻酶解物可增加丁酸合成量,使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比例变为92∶4∶4,并提升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分类未定细菌门(unidentified_Bacteria)的相对丰度。SCFAs合成与肠道菌群联合分析显示,大黄鱼肠道中以产酸拟杆菌(Bacteroides acidifaciens)、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和肠鼠杆菌(Muribaculum intestinale)为代表的拟杆菌属细菌是增加丁酸合成的主要细菌;在GAM培养基中添加0.5%海带酶解物时丁酸合成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间无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菌群。本研究证实大黄鱼肠道菌群可以合成SCFAs,拟杆菌属细菌的相对丰度与丁酸的合成量呈正相关,且体外试验表明复合海藻酶解物可显著提升大黄鱼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促进具有抗炎作用的丁酸的合成。 王登峰 张露 张露 梁萍 秦志清 江和基 王磊 江和基 黄志坚关键词:大黄鱼 短链脂肪酸 丁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