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可
-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UPLC同时测定桂枝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建立UPLC同时测定桂枝中原儿茶酸、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和桂皮醛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UPLC,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乙腈-0.05%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原儿茶酸、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和桂皮醛分别在0.359~3.59 mg.L-1(r=0.999 3),2.83 4~28.34 mg.L-1(r=0.999 8),0.574~5.74 mg.L-1(r=0.999 8),2.400~24.00 mg.L-1(r=0.999 9),和32.57~325.7 mg.L-1(r=0.999 8)(n=6)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均在96.7%~101.0%,RSD均小于2.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测定桂枝中原儿茶酸、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和桂皮醛含量的方法。
- 梁可崔思娇张琦毕开顺钱忠直贾英
- 关键词:桂枝活性成分UPLC
- 叶下珠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建立叶下珠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柯里拉京为内参比峰。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1%的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9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在色谱指纹图谱中,确立了2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6个色谱峰,系统聚类分析将14批叶下珠药材分为两类,建立了叶下珠药材的共有模式,在14批叶下珠药材中有12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0以上。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评价叶下珠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 闫小玉赵瑛博梁可周艳毕开顺陈晓辉
- 关键词:叶下珠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
- RP-HPLC双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复方酸枣仁颗粒中芒果苷和斯皮诺素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建立复方酸枣仁颗粒中芒果苷和斯皮诺素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纯化样品。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1%冰醋酸水系统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波长检测程序0~25 min,258 nm,25~35 min,33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得芒果苷和斯皮诺素分别在4.320×10-3~5.200×10-2g.L-1(r=0.999 4)和5.200×10-3~1.040×10-1g.L-1(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芒果苷和斯皮诺素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4.6%(RSD 1.9%)和95.1%(RSD 2.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复方酸枣仁颗粒的质量控制。
- 田笑菲李清梁可刘莉陈晓辉毕开顺
- 关键词:芒果苷
- GC法同时测定桂枝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的含量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桂枝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17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采用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60℃,以5℃.min-1升至110℃),流速为1mL.min-1,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μL。结果: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的检测浓度分别在0.02285~0.22850mg.mL-1(r=0.9998)、0.00877~0.08770mg.mL-1(r=0.9996)、0.00448~0.04480mg.mL-1(r=0.9998)范围内同其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呈良好线性关系;三者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96.3%、96.9%,RSD分别为2.3%、2.0%、1.6%(n均为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桂枝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的含量。
- 梁可姬巍闫小玉庞卉毕开顺贾英
- 关键词:桂枝挥发油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