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穗 作品数:31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靶向survivin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凋亡及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靶向survivin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 ON)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凋亡及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分为正常组、脂质体组、正义组和反义组,正常组常规培养,并用Opti-MEM培养液代替转染液进行转染;脂质体组采用Lipofectamine 2000-Opti-MEM代替转染液进行转染;正义组采用survivin正义寡核苷酸进行转染;反义组采用survivin基因as ON转染。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分别用紫杉醇处理MCF-7细胞株,并检测紫杉醇处理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抑制率。结果 as ON转染后,MCF-7细胞中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其中反义组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脂质体组和正义组(0.34±0.10比0.63±0.10、0.74±0.20、0.73±0.10),细胞抑制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脂质体组和正义组[(51.32±7.42)%比(3.72±0.10)%、(4.12±0.10)%、(4.53±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反义组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2/M期;其中反义组G2/M期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脂质体组和正义组[(34.9±2.7)%比(21.5±2.8)%、(19.4±2.6)%、(18.8±1.9)%],反义组细胞凋亡率亦显著高于正常组、脂质体组和正义组[(16.3±1.2)%比(5.1±0.4)%、(5.3±0.5)%、(5.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经紫杉醇处理后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抑制率均显著增加,与不加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反义组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脂质体组和正义组(0.62±0.15比1.37±0.33、1.47±0.33、1.33±0.26),细胞抑制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脂质体组和正义组[(84.75±9.62)%比(36.44±3.73)%、(41.45±5.36)%、(40.82±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基因与MCF-7细胞增殖、抗凋亡、化疗耐药等生物学行为有关,通过as ON下调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能够促进肿瘤细胞� 高砚春 陈竞 李金穗关键词:乳腺癌 反义寡核苷酸 凋亡抑制蛋白 一种清醒气管插管用给药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醒气管插管用给药装置,其包括自动加药装置、纤维支气管镜和口腔支撑装置,自动加药装置包括进药口、出药口和自动加药机构,进药口与柔性药袋连接,出药口与给药管连接,进药口和出药口的内部通过自动加药机构连通;纤... 陈昌林 李茂 李洪琼 李金穗 朱敏文献传递 Delta/Notch样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受体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Delta/Notch样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受体(DNER)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TNB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运用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NER蛋白表达水平,用RT-PCR检测组织中DNER mRNA表达水平。用配对χ^2检验(McNemar检验)比较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DNER阳性率的差异,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DNER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用配对t检验比较DNER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DNER mRNA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两两比较用LSD法。结果DNER蛋白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1%(32/39),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3.1%,9/39)(P<0.001)。DNER蛋白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χ^2=6.121,P=0.026)、淋巴结转移(P=0.005)及TNM分期(P=0.030)有关。RT-PCR检验结果显示,DNER mRNA在TNB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0.768±0.067比0.487±0.041,t=4.793,P<0.001);DNER mRNA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F=8.392,P=0.001;t=5.178,P<0.001;t=4.925,P<0.001)。结论DNER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与TNB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标。 黄红梅 荣欣欣 李静佳 谢少利 杨懿 周方方 李金穗 侯令密 邓世山 刘家有关键词:淋巴转移 肿瘤分期 乳腺癌中泛素蛋白连接酶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A,UB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相对正常组织石蜡标本中UBE3A与USP2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UBE3A基因及蛋白的敲减水平,然后观察敲减UBE3A后USP25的表达水平。结果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2%,而在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与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UBE3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1)、Ki-67的表达(P<0.001)相关,USP25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46)、淋巴结转移(P=0.041)、Ki-67的表达(P=0.029)相关;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后,UBE3A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1),且敲减UBE3A后USP25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01)。结论UBE3A与USP25和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UBE3A与USP25功能作用明显增强且保持动态平衡,它们可能共同作用促进乳腺癌的的发生发展。 荣欣欣 黄红梅 李静佳 侯令密 刘家有 李金穗 谢少利 杨懿 邓世山关键词:乳腺癌 增殖 乳腺癌组织中USP20与Ezrin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通过观察乳腺癌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0(USP20)、Ezrin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乳腺癌组织中USP20与Ezrin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方法用于检测USP20与Ezrin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定位,并分析它们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hRNA-USP20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USP20基因及蛋白的过表达水平,然后观察过表达USP20后Ezr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USP20与Ez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和78.5%,而在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与邻近相对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USP20与Ezrin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USP20与Ezrin阳性表达均主要在乳腺癌组织细胞质中,少量在细胞核。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WHO分级、分子分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shRNA-USP20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USP20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过表达USP20后Ezrin的mRNA表达不变,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USP20和Ezrin表达呈正相关关系,且过表达USP20后Ezr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USP20和Ezrin可能共同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USP20去泛素化作用有密切关系,这为临床治疗、预后及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方玲玉 侯令密 陈艳茹 张振杨 胡璟骅 李金穗 谢少利 李静佳 刘家有 荣欣欣 荣欣欣 徐明飞 邓世山 周方方关键词:乳腺癌 EZRIN T_(1-2)N_(1mi)M_(0)期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术后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处理 2024年 目的:探讨乳房切除术后不同腋窝处理方式对T_(1-2)N_(1mi)M_(0)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BCSS)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SEER数据库中2010—2019年3871例病理诊断为T_(1-2)N_(1mi)M_(0)期单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并行乳房切除的患者数据。根据患者术后腋窝处理情况,将其分为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LNB)组(2519例)和SLNB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组(1352例)。其中,又将SLNB组患者分为术后放射治疗(PMRT)组(706例)和无术后放射治疗(Non-PMRT)组(1813例)。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平衡基线特征后,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患者的BCSS。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及亚组分析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其风险因素。结果:共185例患者死于乳腺癌,其中SLNB组81例,ALND组104例。SLNB组中,Non-PMRT组乳腺癌相关死亡37例,PMRT组35例。生存分析显示:ALND组与SLNB组患者的B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P=0.610);Non-PMRT组和PMRT组患者的B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3,P=0.34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全部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分子分型是患者BCS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SLNB组患者,分子分型是患者BCSS的独立影响因素。ALND并没有显著改善患者的BCSS(HR=0.953,95%CI:0.710~1.279,P=0.750);同时,PMRT也没有显著改善仅行SLNB患者的BCSS(HR=1.193,95%CI:0.746~1.908,P=0.46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是否接受PMRT,ALND均没有为其带来BCSS获益(未接受PMRT:HR=0.998,95%CI=0.700~1.424,P=0.993;接受PMRT:HR=1.286,95%CI=0.770~2.148,P=0.336)。同时,ALND也没有给其他亚组患者带来获益,尤其对于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患者,ALND还可能对其BCSS造成不良影响(HR=9.577,95%CI=1.226~74.849,P=0.031)。结论:ALND和PMRT均未能有效改善T_(1-2)N_(1mi)M_(0)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李朝阳 任文琦 侯令密 蒋燕清 刘沁豪 赵永真 张梅 钱双强 李金穗关键词: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腋窝淋巴结清扫 敲减USP25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中敲减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SP25)后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构建6条shRNA-USP25干扰序列(LV-shRNA-USP25-1~LV-shRNA-USP25-6),分别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以干扰USP25的表达,并检测敲减效率,筛选出最佳干扰序列用于实验。采用CCK8试剂盒法、Transwell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敲减USP25后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凋亡的变化。结果:KD1组(转染LV-shRNA-USP25-1组)为干扰效率最高的序列,USP25蛋白和mRNA的敲减率分别为57.8%、58.3%(P<0.001);敲减USP25后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受到抑制,且出现明显凋亡(P<0.001)。结论:USP25可能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凋亡有密切关系,其可能在乳腺癌的恶性进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荣欣欣 侯令密 刘家有 李金穗 谢少利 杨懿 黄红梅 李静佳 邓世山关键词:乳腺癌 细胞增殖 凋亡 膜联蛋白A2在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2(Annexin II,ANX 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表达,以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ANX A2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NX A2表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RT-PCR结果也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NX A2mRNA的表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乳腺癌中ANX A2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nnexinA2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annexinA2可能是乳腺癌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李金穗 赵锐 幸天勇 李敬东 陈果 杨正伟 敬保迁 邓世山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膜联蛋白A2 免疫组化染色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镇静对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痛觉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镇静药对局麻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过程中痛觉感受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局麻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男性患者60例,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咪达唑仑镇静组( M组)和右美托咪定镇静组( D组),每组20例。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术中痛觉评分及术后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M组患者术中的痛觉评分增高而满意度评分无显著差异,D组患者痛觉评分降低而满意度评分增高。结论:镇静对痛觉的影响与使用的镇静药物相关,对于局麻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咪达唑仑镇静时可增加痛觉感受而右美托咪定可降低痛觉感受。 陈昌林 李金穗关键词:疝修补术 痛觉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靶向Survivin的腺病毒载体的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靶向Survivin的腺病毒载体及其体外扩增表达。方法:将survivin基因克隆至穿梭质粒载体中,特异性酶切后回收、连接、转化,构建负载survivin片段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提取重组病毒基因酶切鉴定后,包装成病毒,并扩增到所需滴度。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观察重组腺病毒载体在真核细胞的表达。结果:(1)重组穿梭质粒的Mlu I酶切鉴定结果显示,酶切结果均与相应的载体及目的片段的大小相符合,基因测序结果基本一致。(2)凝胶电泳产生了两条大约15 kb和8.5kb的片段,由图2可知重组腺病毒质粒酶切充分完全,且回收率较高。(3)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AD293细胞24 h后已出现细胞病变效应,病变细胞细胞核变大。(4)D260/OD280的值为1.92,表明重组腺病毒纯度较高。(5)AD293细胞病毒上清中有能与抗Survivin单抗反应的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相吻合,阴性对照组无对应条带出现。结论:本方法成功构建表达了含Survivin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进行Survivin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 陈竞 高砚春 蔡燕 李金穗 郭冬梅关键词:SURVIVIN 腺病毒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