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玲
-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HPLC比较研究不同产地与不同生长年限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与产地及生长年限的关系,为制定穿龙薯蓣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利用ALLTECH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产地及生长年限的穿龙薯蓣样品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并用SPSS16.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薯蓣皂苷元在0.2~4.0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711×10^-7+5.084×10^-2,r2=0.9999,测定了48批穿龙薯蓣样品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相同生长年限不同产地样品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呈正态分布,且1年生样品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与2年及3年生相比,差异显著,而2年生与3年生样品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与产地有一定相关性,且最佳生长年限为2年.
- 李金玲张崇禧李攀登王宏伟王成章郑友兰
- 关键词:穿龙薯蓣薯蓣皂苷元
- 姜黄素对甲醛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探讨姜黄素对甲醛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甲醛(50 mg/kg)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50 mg/kg)、姜黄素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8只。连续灌胃14 d后,对肝组织的脏器指数、组织形态变化、脂质过氧化水平以及相关炎症和凋亡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甲醛降低了模型组小鼠肝的脏器指数,显著增加了肝组织中MDA含量、NF-κB、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凋亡因子(Bax、Caspase 3)的表达水平,并导致小鼠肝组织形态异常;与甲醛模型组相比,姜黄素低、高剂量组小鼠肝的脏器指数增加,MDA含量、炎症因子和凋亡因子表达水平均降低,肝组织形态损伤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姜黄素对甲醛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李佳滨李金玲蒋文艺刘海强秦雪梅林春梅
- 关键词:甲醛姜黄素肝损伤氧化应激
- 鸡树条荚蒾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测定鸡树条荚蒾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含量,为制定鸡树条荚蒾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鸡树条荚蒾枝、叶、果实中黄酮和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鸡树条荚蒾不同部位中Fe、Cu、Zn、Mn四种微量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鸡树条荚蒾不同部位中黄酮和多糖含量以果实中的含量为最高,Fe、Mn、Zn、Cu四种微量元素中以Fe、Mn、Zn含量较为丰富。结论:鸡树条荚蒾不同部位黄酮、多糖以及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说明鸡树条荚蒾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与其部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其入药部位。
- 李攀登李金玲王宏伟郑友兰田芯张倩王光明
- 关键词:黄酮多糖微量元素
- 黄芩素对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liverdamage,ALD)是由于过量或频繁饮酒导致的肝损伤(包括:肝脂肪变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且目前酒精性肝损伤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因此,筛选具有缓解酒精性肝损伤的天...
- 李金玲
-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黄芩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 不同产地及生长年限的穿龙薯蓣微量元素含量测定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含量与产地及生长年限的关系。[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产地及生长年限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定了64个批次穿龙薯蓣中Fe、Mn、Zn、Cu4种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其Fe、Mn、Zn含量丰富,且2年及3年生的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高,1年及4年生含量相对较低。[结论]不同年生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且与产地有一定相关性。综合考虑,在生产上采收2年生穿龙薯蓣性价比最高。
- 王宏伟李金玲李攀登王成章郑友兰
-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穿龙薯蓣微量元素
- 不同采收时期五味子叶片中总黄酮、总黄酮醇和总酚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采收时期五味子叶片中总黄酮、总黄酮醇和总酚酸的含量差异及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黄酮醇和总酚酸的含量,依据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在五味子叶片生长过程中动态积累及变化规律。结果不同生长期五味子叶片通过聚类分析可分为3类,且总黄酮、总黄酮醇和总酚酸的含量呈动态变化,大致趋势均为先升高,至6月下旬到达最大值,后逐渐降低并有微小浮动。分别以总黄酮、总黄酮醇和总酚酸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均在6月24日出现最高值,为4.216 mg/g、3.424 mg/g、6.217 mg/g。因此确定五味子叶片的最佳采收期在6月中下旬。结论此三种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揭示五味子叶片中总黄酮、总黄酮醇和总酚酸类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及确定其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五味子叶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
- 郝岩王英平李金玲金银萍
- 关键词:五味子总黄酮总酚酸
- 鞣花酸对甲醛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探究鞣花酸对甲醛引起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机制,选取32只8周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甲醛模型组(333 mmol/L),鞣花酸低剂量组(33 mmol/L)和鞣花酸高剂量组(66 mmol/L)。连续灌胃14 d后,解剖并获取肝脏,用于称重且计算其肝脏指数,观察肝脏的形态学变化,分析肝脏中的丙二醛含量(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甲醛模型组相比,鞣花酸给药组的肝脏组织,肝细胞排列规则,肝细胞中空泡减少;低剂量组SOD活性(0.97 U/mg)和SOD1(0.98)、SOD2(0.98)表达水平增加,MDA含量(38.51 nmol/mg)和NF-κB(0.78)、IL-1β(0.63)、IL-6(0.87)、TNF-α(0.85)、Bax(0.70)、Caspase-3(0.96)的表达水平降低,高剂量组SOD活性(1.16 U/mg)和SOD1(1.23)、SOD2(1.11),表达水平增加,MDA含量(43.25 nmol/mg)和NF-κB(0.49)、IL-1β(0.61)、IL-6(0.38)、TNF-α(0.79)、Bax(0.68)、Caspase-3(0.93)的表达水平降低。结果表明,鞣花酸通过其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的特性对甲醛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李金玲李佳滨元红权蒋文艺刘海强秦雪梅林春梅
- 关键词:甲醛鞣花酸肝脏损伤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刺五加叶提取工艺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刺五加叶中紫丁香苷和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紫丁香苷和金丝桃苷提取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完全二次响应曲面的回归拟合,用岭嵴分析和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紫丁香苷最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57.56%乙醇水溶液27.75倍量超声提取3次,每次76.28min;金丝桃苷最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58.86%乙醇水溶液29.75倍量超声提取3次,每次59.17min。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刺五加叶中紫丁香苷和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精度更高。
- 李攀登张崇禧李金玲陆珞郑友兰
- 关键词:刺五加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紫丁香苷金丝桃苷
- 不同采收时期五味子叶中无机元素含量分析及有害元素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时期五味子叶中无机元素含量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所含有害金属进行安全性评价,并确定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不同采收时期(5月上旬至8月下旬)五味子叶中25个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时期五味子叶中Mg、Ca、Al、Mn、Fe元素含量丰富,且有害元素均在安全阈值内,若仅以无机元素含量为评价指标,最佳采收期在7月下旬到8月下旬。若从安全性和植物生长状态方面考虑,7月下旬五味子叶的品质最好。结论:该研究讨论了五味子叶的最佳采收期,可为五味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 郝岩王英平李金玲金银萍
- 关键词:五味子无机元素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安全性评价
- 西洋参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西洋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在我国使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已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列为药物和食品同源产品。经过近年来学者的研究表明,其地上部位也同样具有药用价值,因此本文从中草药书籍和包括SciFinder、爱思唯尔数据库、文献服务检索系统、科学指引数据库、百度学术、中国知网以及其他不同的网站在内的科学数据库中收集有关西洋参地上部位(茎叶、花蕾、果实和芦头)的信息,对西洋参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进展进行总结,为深入研究该药用植物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 郝岩王英平李金玲金银萍
- 关键词:西洋参化学成分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