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淋巴
  • 2篇细胞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异丙嗪
  • 1篇异丙嗪
  • 1篇中毒
  • 1篇中毒反应
  • 1篇腮腺
  • 1篇舌鳞状细胞癌
  • 1篇手术
  • 1篇手术结合
  • 1篇平阳霉素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治疗
  • 1篇组织化学
  • 1篇文献复习
  • 1篇细胞癌
  • 1篇细胞淋巴瘤
  • 1篇鳞状
  • 1篇鳞状细胞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学院

作者

  • 5篇李明
  • 4篇南欣荣
  • 2篇管翠强
  • 1篇任萍

传媒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199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磁共振成像测量的浸润深度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测量的浸润深度(DOI)与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即cN0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明确MRI测量的DOI是否可作为cN0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选取61名舌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分析纳入患者中MRI测量的肿瘤DOI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年龄、肿瘤部位、肿瘤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神经侵犯)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61例患者中19例(31%)患者术后病理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pN+),42例(69%)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pN0)。单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MRI测量的DOI、T分期及神经侵犯因素与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仅MRI测量的DOI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RI测量的19例pN+患者DOI均值为(13.2±4.3)mm,42例pN0患者DOI均值为(9.1±4.5)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01)。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表明,预测cN0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MRI测量DOI截止值为5.1 mm。结论MRI测量是预测cN0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MRI测量的DOI大于5.1 mm时,cN0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
李明原振英南欣荣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磁共振成像颈部淋巴结转移
腮腺T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0年
腮腺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病,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可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明确诊断。本文报告1例腮腺T细胞淋巴瘤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发病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复习。
原振英李明管翠强闫星泉南欣荣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腮腺免疫组织化学
手术结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巨舌症1例报告被引量:2
2020年
巨舌症是指由舌组织增生和水肿引起的舌体过度肿大,可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如血管瘤及淋巴管畸形、神经纤维瘤、甲状腺功能低下、血管神经性水肿、淀粉样变及其他疾病等。其临床治疗困难,本文报告采用手术加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成功治疗淋巴管静脉畸形导致的巨舌症的临床经验,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案进行讨论。
靳能皓南欣荣闫星泉李明
关键词:巨舌症手术平阳霉素
静注盐酸异丙嗪中毒反应2例被引量:1
1992年
盐酸异丙嗪(非那根)是一种抗组织胺药,临床常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儿科临床多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最近,我们发现异丙嗪直接静注(未进行稀释)不但起不到镇静作用,相反造成医源性中毒反应。导致患儿烦躁不安,颜面及静注局部潮红,静注处及前臂,上臂疼痛,瞳孔散大等。
任萍李明
关键词:静注盐酸异丙嗪中毒反应
全文增补中
白细胞介素-4基因甲基化调控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生机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模式是否发生改变以及环境因素对RAU患者外周血中IL-4基因甲基化水平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调查研究,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门诊就诊并诊断为RAU的患者20例(RAU组),其中女性12例,男性8例,年龄16~35岁。同期在医院体检人员中选取20名与RAU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女性11名,男性9名,年龄15~35岁。收集两组受试者外周血样本,采用亚硫酸氢盐处理后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法检测IL-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L-4 mRNA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L-4基因启动子片段从-1400至-1625 bp中含有10个CPG位点。其中CPG^-1556、CPG^-1483、CPG^-1479的甲基化率以及10个CPG位点的总甲基化率在RAU组[分别为(32.0±19.9)%、(53.0±13.4)%、(46.0±19.8)%及(39.3±12.4)%]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0±3.2)%、(35.5±12.3)%、(28.0±14.4)%及(32.6±5.8)%](P<0.05)。IL-4 mRNA在RAU组患者外周血中的相对表达量(1.0±0.1)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5±0.2)(P<0.01)。RAU组IL-4基因启动子总甲基化率与IL-4 mRNA相对表达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494,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RAU组吸烟、维生素B12、叶酸与IL-4基因启动子总甲基化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RAU患者IL-4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可能与IL-4基因转录的降低有关;维生素B12、叶酸和吸烟对RAU患者外周血中IL-4基因甲基化水平可能有影响。
原振英南欣荣李明管翠强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DNA甲基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