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 作品数:21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与绿激光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与绿激光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绿激光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7±1.5)d、膀胱冲洗时间为(23.4±5.3)h、留置尿管时间为(24.8±2.6)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均P<0.05);观察组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18.9±2.4)ml/s,显著高于对照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5.1±1.2)分,生活质量评分(QOL)(1.1±0.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绿激光剜除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控制并发症发生。
- 李剑军陈统权党永辉黄星华吴上超朱斌
- 关键词:等离子切除术良性前列腺增生
- 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尿路结石15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77例)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77例)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碎石成功率89.6%(69/77),对照组为83.1%(64/77),两组总结石清除率无显著差异(χ2=1.378,P=0.174)。两组均无输尿管穿孔、粘膜撕脱、大出血、肾脏严重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2.99%,与对照组的16.88%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460,P=0.326)。结论把握好手术适应症、做到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精细的手术操作可以使得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及较高的安全性。
- 朱斌潘卫兵谢礼仁张遂兵罗林斌盘昌力张磊磊
-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上尿路结石尿脓毒血症
- 前列腺癌组织中TRAIL受体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TRAIL受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前列腺癌组织及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DR4、DR5及DcR1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与前列腺增生组织比较DR4、DR5受体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DcR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cR1的表达水平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AIL受体DcR1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谢礼仁潘卫兵曾灿朱斌周建华
- 关键词:前列腺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
- 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1年2月共11例UPJO合并肾中重度积水患者,行后腹腔镜下作V-Y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静脉肾盂造影(IVU)提示造影剂通过良好,肾积水均明显改善。结论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微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谢礼仁潘卫兵田明丽朱斌
-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 社区、医院双向防治模式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
- 2015年
-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双向防治模式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12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医院社康中心双向防治,B组为单纯在医院诊治,比较两组的NIH-CPSI评分。结果 A组的疼痛不适、排尿症状、生活质量以及NIH-CPSI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医院双向治疗模式能够提高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
- 朱斌潘卫兵谢礼仁盘昌力罗林斌张遂兵曹石金
- 关键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转诊
- 应用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IGF-1基因修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r AAV2/1)介导IGF-1基因对糖尿病ED(DMED)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DMED动物模型,诱导糖尿病8周后,应用阿朴吗啡(APO,80μg/kg)皮下注射进行阴茎勃起试验,筛选DMED大鼠模型。实验分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模型未治疗组,C组为单纯转染r AAV2/1-IGF-1组,D组为控制血糖组,E组为转染r AAV2/1-IGF-1组+控制血糖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比较IGF-1和NOS基因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检测阴茎海绵体内压。结果:C、D、E组IGF-1和n NOS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H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IGF-1和n NOS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HS评分分别为(71.90±3.04)%、(4.16±0.15)分和(72.33±7.12)%、(4.32±0.28)分,均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阴茎阴茎海绵体内压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阴茎阴茎海绵体内压为(230.69±8.34)mm Hg,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r AAV2/1介导IGF-1基因对DMED大鼠能够显著提升IGF-1和NOS表达,增加阴茎海绵体内压,对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修复作用。
- 朱斌何朝辉潘卫兵张遂兵曹石金罗林斌盘昌力
- 关键词:糖尿病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携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1(HSV-1)载体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8周,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80 ug/kg)皮下注射进行阴茎勃起试验,筛选出糖尿病ED大鼠模型。随机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10只为CN组,从筛选出DMED大鼠模型中随机选取40只,分为DM组,IGF-1组,INS组,IGF-1+INS组,每组10只。DM组、IGF-1组、INS组、IGF-1+INS组分别或同时每只给予胰岛素6 U/d和(或)5×10^8 pfu单纯HSV-1-IGF-1载体。基因治疗21天后,对各组大鼠的阴茎海绵体内压(ICP)进行测定。结果:电刺激诱导ICP值在CN组为(43.40±3.26)cm H2O,DM组为(13.46±1.70)cm H2O,IGF-1组(25.34±1.93)cm H2O,INS组(28.79±2.01)cm H2O,IGF-1+INS组(42.21±2.13)cm H2O。各组的IGF-1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CN组为(68.24±7.16),DM组为(55.74±5.02),IGF-1组(71.08±7.08),INS组(70.35±3.89),IGF-1+INS组(72.90±2.64)。结论:糖尿病大鼠ED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大鼠阴茎中IGF-1表达水平降低有关,通过引入可表达的IGF-1基因和INS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阴茎勃起功能。
- 潘卫兵朱琳何朝辉朱斌曹石金谢礼仁金岩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
- 联合使用脱甲基化药物和紫杉醇对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脱氧杂胞苷(DAC)与紫杉醇(PTX)对肾患细胞是否存在协同作用,并探究其机制。方法离体培养肾透明细胞癌ACHN细胞株,将120培养皿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AC组、PTX组、联合组,每组30个。DAC组:用DAC:0.5、1、2、4、8μmol/L处理3 d;PTX组:用PTX:1、2、4、8、16 nmol/L处理3 d;联合组:用DAC+PTX处理3 d。使用高速分选流式细胞仪观察T肽协同树突状细胞对肾癌细胞的凋亡率;通过ELISA检测淋巴细胞增强因子(LEF1)和E-cadherin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通过ELISA技术检测凋亡蛋白caspass-3在肾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DAC组、PTX组以及联合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其中联合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P<0.05),而且DAC和PTX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成正比(P<0.05)。与DAC组、PTX组比较,联合组中LEF1的表达水平最低(P<0.05),E-cadherin、caspass-3的表达水平最高(P<0.05),而且DAC和PTX对LEF1表达的抑制作用、对E-cadherin、caspass-3的表达的促进作用与药物浓度成正比(P<0.05)。结论 DAC与PTX联合干预肾癌细胞,具有协同作用,而且LEF1是新的肾癌治疗靶点,DAC与PTX合用可以提高肾癌细胞的凋亡率,并且降低肾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 杨凯钧朱斌潘卫兵谢礼仁
- 关键词:紫杉醇肾癌分子机制
- 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88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人数占比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 4%(27/44)、90. 9%(40/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8. 6%(17/44)、63. 6%(28/44);观察组患者尿道口与非尿道口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疼痛、溃疡、瘢痕、尿道感染和红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IL-2水平、降低IL-10水平有关。
- 李小群胡立明陈国菊郭惠娟温云鹏朱斌
- 关键词:尖锐湿疣疗效安全性
- 经直肠超声诊断血性精囊炎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经直肠超声诊断血性精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血性精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血性精囊炎。对所有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和经腹部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血性精囊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精囊宽度为(0.98±0.26)cm,经直肠超声检查精囊宽度为(1.14±0.25)cm,两种方法测量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直肠超声检出率高达92.19%,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的67.19%(P<0.05)。经直肠超声诊断在腺管扩张、射精管囊肿、精囊囊肿以及射精管钙化检出率均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诊断血性精囊炎患者检出率较高,对精囊炎特征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裴少华朱斌杨凤菊张敏吴苏静
- 关键词:直肠超声射精管囊肿精囊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