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光复
- 作品数:75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蒙特卡罗法和积分法计算核素治疗后的病人对周围人员的照射量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和积分演算法计算经核素治疗后的病人对周围人员的照射量。方法 蒙特卡罗模拟法用VB6 0编写程序来计算照射量 ,积分演算法用“笔 纸”来推算。结果用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了长方形和椭圆形放射源的照射量 ,两种方法的差异分别为 0 88%、0 6 1%。结论 蒙特卡罗模拟法的计算结果与积分演算法的结果差异很小 ,说明用模拟法估算是可行的。
- 徐志勇张良安戴光复
- 关键词:蒙特卡罗法积分法核素治疗
- ^103pd放射性支架的三维剂量率分布
- 2008年
- 目的研究^103Pd放射性支架的三维剂量率分布。方法用模拟实验、理论计算和蒙特卡罗代码(MCNP4b)3种方法估算3mm×13mm支架的表面剂量、表面轴向剂量和径向分布,支架活度为2.9×10^6Bq。用MCNP4b计算支架的三维剂量率分布。结果模拟实验和MCNP4b计算的支架表面剂量分别为0.109、0.106Gy,两者差异〈3%。理论计算和MCNP4b计算的轴向剂量一致。3种方法计算的径向剂量也一致。用MCNP4b估算了^103Pd放射性支架三维剂量率分布。结论3种方法估算的^103Pd放射性支架的剂量都比较准确。用MCNP4b计算的支架三维剂量率分布数据可为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学参考。
- 徐志勇张良安戴光复苑淑渝
- 关键词:放射性支架再狭窄
- 核医学微剂量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 2008年
- 核医学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并且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与其他医学方法一样,核医学方法的风险必须得到评估.辐射吸收剂量就是评估核医学诊断风险,预测核医学治疗效果的基本参数之一[1].
- 田源张良安戴光复
- 电子束的电离室有效测量点和表面剂量的确定被引量:2
- 2001年
- 王运来张良安戴光复
- 关键词:电子束电离室
- ETS对牙釉质EPR谱去卷积程序拟合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周莉于奡张文艺苑淑渝戴光复张良安
- 关键词:EPR谱牙釉质ETSCAVITY
- TLD-LiF热释光剂量计在冠状动脉血管内再狭窄剂量学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粉末 ,3mm× 3mm× 0 4mmTLD方片 ,3mm× 3mm× 0 2mmTLD方片和 1mm× 1mm×1mmTLD方片 4种TLD -LiF剂量计在近距离放射治疗冠状动脉再狭窄时的应用特性。方法 用上述 4种剂量计测量32 P液体球囊 (直径为 3mm ,长度为 2 0mm)和1 0 3Pd放射性支架 (直径为 2 0mm ,长度为 13mm)的表面剂量和径向剂量 ,并将测量结果与蒙特卡罗代码 (MCNP4B)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粉末和方片剂量计的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经过方片粉末修正因子修正后 ,3mm× 3mm× 0 2mmTLD方片的结果与粉末一致。结论 3mm× 3mm× 0 2mmTLD方片可以测量冠状动脉再狭窄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径向剂量和表面剂量分布。
- 王建华徐志勇张良安戴光复苑淑渝
- 关键词:血管内再狭窄剂量学热释光剂量计放射性支架TLD^32P
- 放射性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再狭窄时导管内核素对正常血管的剂量分布计算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计算放射性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再狭窄时导管内核素对正常血管的剂量分布。方法 用Loevinger公式计算球囊、导管周围组织的剂量分布。结果 导管周围组织与球囊周围组织的剂量之比在整个经向距离范围内接近于 1/ 10。正常治疗时 ,导管周围血液受到的平均剂量达到 5 3 6Gy ,血管壁受到的平均剂量达到 1 62Gy。结论 用放射性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再狭窄时 。
- 徐志勇张良安戴光复苑淑渝王丹范亚光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再狭窄血管蒙特卡罗方法近距离放射治疗
- 西门子800mA X射线机常见故障分析
- 2003年
- 潘欣戴光复徐志勇
- 关键词:MAX射线机开机自检
- 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现状
- 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 BT),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内放疗新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再狭窄上有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有三种近距离放射治疗新技术,放射性支架,后装技术系统和充盈放射性球囊,他们均是通过...
- 苑淑渝戴光复徐志勇
- 关键词:剂量学
- 文献传递
- 心血管病介入操作时患者受照剂量估算被引量:2
- 2010年
- 放射诊疗新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放射性介入操作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新技术。然而在放射胜介入操作的过程中,患者受照剂量在医用X射线诊断和治疗中是最高的,其剂量可能大到能引起皮肤和眼晶体辐射损伤,而且其防护也是目前职业辐射防护中最困难的。目前有60%左右的介入术是在心血管病的治疗中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操作时患者的辐射防护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重视,并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病放射性介入操作可能给患者造成值得重视的高剂量辐射。但是许多研究都是集中在表面剂量,这个量对评估患者的风险是远远不够的。在外照射情况下,当人体受穿透力强的辐射(X射线、γ射线、中子)照射一定剂量时,可造成深部组织和器官损伤,因此在研究表面剂量的同时,研究深部组织和器官的剂量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放射性介入操作可能引起肿瘤和遗传这类随机性效应损伤,因此需要估算其有效剂量。
- 孔令海张良安姜恩海张文艺丁艳秋苑淑渝戴光复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