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再松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掘进工程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高效低耗复合钎具的研究和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1923年德国人发明WC-Co硬质合金[1],首先用于机械切削加工,被称为“工业的牙齿”。二战以来,片状(一字、三刃、十字、X型)和球齿系列硬质合金钎具,相继于1938、1968年前后问世,以其寿命长、钻速快的巨大优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钢钎凿岩,被誉为“采掘工业的牙齿”。凿岩实践中逐渐发现:现有片状和球齿钎具,都存在各自的一些弱点。例如,片状钎头直径受限(≤准89mm),修磨频繁;球齿钎头抗径向磨损能力低,边齿工作条件恶劣,不适用于极坚韧矿岩,且硬质合金浪费严重。近几年来,具有片状和球齿钎具综合优点的新一代复合钎头(中国专利号:96203054.6、98242026.9)和复合整钎(中国专利号:96203053.8),已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制成功,并开始批量投入市场使用。该系列钎具,其钻速、寿命和硬质合金片齿有效利用率,均显著优于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片状和球齿钎具。
- 张国榉周晔张汉斌徐再松
- 关键词:凿岩钎具球齿钎头
- 高效低耗复合钎具的研究和应用
- 2005年
- 介绍了高效低耗复合钎具的研制背景设计思路和使用效果
- 张国榉周晔张汉斌徐再松
- 高效低耗复合钎具的研究和应用
- 2005年
- 近几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制成功具有片状和球齿钎具综合优势的新一代复合钎头和复合整钎,开始批量投入市场使用。该系列钎具是在长期、大量凿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力学和仿生学原理,对传统钎具实现了扬长避短,其钻速、寿命和硬质合金片齿有效利用率,均显著优于相应凿岩条件下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片状和球齿钎具。
- 张国榉周晔张汉斌徐再松
- 关键词:高效低耗片状凿岩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