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凯荣

作品数:100 被引量:91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理学
  • 26篇医药卫生
  • 19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7篇聚乳酸
  • 17篇共聚
  • 15篇丙交酯
  • 13篇共聚物
  • 11篇内固定
  • 11篇降解
  • 10篇聚丙烯
  • 10篇开环
  • 10篇开环聚合
  • 10篇丙烯
  • 9篇乙烯
  • 9篇体外降解
  • 9篇骨折
  • 8篇内固定材料
  • 8篇分子
  • 7篇化合物
  • 7篇丙交酯开环聚...
  • 6篇嵌段
  • 6篇嵌段共聚
  • 6篇羟基磷灰石

机构

  • 99篇中山大学
  • 3篇化工研究院
  • 2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工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99篇廖凯荣
  • 54篇卢泽俭
  • 35篇全大萍
  • 17篇伍青
  • 13篇罗丙红
  • 9篇王小莺
  • 8篇赵洁
  • 8篇王海华
  • 7篇赵剑豪
  • 7篇林尚安
  • 6篇高建文
  • 6篇薄颖慧
  • 6篇郑臣谋
  • 5篇李洪权
  • 4篇官习鹏
  • 4篇陈学信
  • 3篇刘军
  • 2篇周长忍
  • 2篇麦堪成
  • 2篇陈用烈

传媒

  • 2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0篇高分子材料科...
  • 9篇高分子学报
  • 6篇功能高分子学...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2001年全...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高分子通报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中山大学研究...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2005年全...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化学会"...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应用化学
  • 1篇色谱
  • 1篇造纸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17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 8篇2000
  • 13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5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分子量聚左旋乳酸的合成及其成纤模压增强
卢泽俭廖凯荣薄颖慧李洪权罗丙红
关键词:聚乳酸聚左旋乳酸分子量骨科材料
壳聚糖修饰PLGA阳离子型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3
2006年
采用单乳化-溶剂(O/W)挥发技术制备表面带正电荷的壳聚糖(CHS)修饰聚乙/丙交酯(PLGA)纳米微球(PLGA/CHS),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纳米微球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微球粒径可控制在150~200nm内,在pH=4时,纳米微球表面电位最高为55mV.影响微球粒径的主要因素是聚合物的浓度,CHS的分子量和浓度以及介质的pH值对微球表面电位也有明显影响.制备粒径较小而表面电位较高的PLGA/CHS纳米微球条件为:ρ(CHS)=3mg/mL,ρ(PLGA)=10mg/mL,Vo/Va=1/4.SEM图像显示经CHS修饰的PLGA的纳米微球形状规整,荧光显微观察和XPS分析结果证实CHS包覆于微球表面.
官习鹏全大萍廖凯荣麦堪成
关键词:壳聚糖
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热熔性质
1985年
反相气相色谱法(Inverse Gas Chromatography,简写IGC)是研究聚合物相变和测定其结晶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MWPE)有一系列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本文的工作是用IGC 法研究UMWPE(M(?)=70-315×10~4)的晶相特征熔融温度和结晶度.
廖凯荣林尚安
关键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反相气相色谱法热熔
含不同侧氨基密度的PLGA-(ASP-Diol)_x-PLGA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4
2005年
以N-(苄氧羰基)-L-天冬氨酸和亚硫酰氯反应制备了N-苄氧基天冬氨酸酐,将其与不同链长的二醇(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聚乙二醇200和600)缩聚,合成了含端羟基的天冬氨酸-二醇交替预聚物(ASP-Di-ol)x;以其为大分子引发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进行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75∶25)开环共聚,合成系列含侧氨基的天冬氨酸-二醇-聚乙丙交酯[PLGA-(ASP-Diol)x-PLGA]多元三嵌段共聚物.用FTIR,1HNMR,EA,DSC和GPC对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影响预聚物分子量的主要因素不是二醇的分子量,而是其端羟基的活性.随着二醇链段长度增加,多元共聚物中氨基含量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明显下降.通过改变二醇链段的长度(或分子量)可有效地控制PLGA-(ASP-Diol)x-PLGA中侧氨基的密度及分布.
赵洁全大萍廖凯荣伍青
关键词:天冬氨酸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
乙-丙交酯共聚物多孔性泡沫材料的制备及水解研究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式合成了不同组成的乙交酯/丙交酯(GA/LA:0/100,15/85,25/75,35/65,45/55)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FT-IAR)、核磁共振谱(<,1>H和<,13>C...
卢泽俭罗丙红全大萍廖凯荣
关键词:生物降解高分子多孔材料水解本体聚合
聚乳酸类生物可降解塑料概述被引量:50
1999年
介绍了现有聚乳酸类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现状。
李洪权全大萍廖凯荣卢泽俭
关键词:聚乳酸降解塑料生物降解
聚丙烯悬浮固相接枝丙烯酸被引量:5
1998年
以水为分散介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98℃和一定的搅拌速度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聚丙烯(PP)悬浮固相接枝丙烯酸(AA)反应中主要原料组份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投料质量比为PP∶AA∶BPO∶H2O=30∶2.0~3.0∶0.50~0.75∶80,界面剂二甲苯的加入可明显提高接枝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反应时间、PP的等规度和颗粒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廖凯荣刘莹峰薄颍慧姚浩卢泽俭
关键词:聚丙烯丙烯酸固相接枝改性接枝改性
乙酰丙酮铁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以乙酰丙酮铁 [Fe(acac) 3]为催化剂进行D ,L 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及在聚乙二醇 (PEG)存在下的开环共聚 ,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以及PEG用量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并探讨了丙交酯开环聚合机理 .结果表明 ,Fe(acac) 3是按配位 插入机理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 ;在本文的聚合条件下 ,大部分聚合的单体转化率都达 90 %以上 ,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最高可达 6 6 0 0 0 ,均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性能 .在PEG存在下 ,PEG作为引发剂参入了丙交酯的开环聚合 ,D ,L 丙交酯是沿着PEG分子两端开环聚合的 ,分子链的链端结构是以羟基为端基的乳酰基结构单元 ,Fe(acac) 3有促进PEG参与聚合成酯的作用 .
王小莺廖凯荣全大萍伍青
关键词:开环聚合L-丙交酯单体转化率端基
聚DL-丙交酯/羟基磷灰石(PDLLA/HA)复合材料——Ⅱ:硅烷偶联剂处理羟基磷灰石表面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3
2000年
采用硅烷偶联剂 (A- 174)对羟基磷灰石 (HA)表面进行处理 ,XPS分析表明 ,偶联剂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形成多层结构 ,并生成稳定的化学键 O- P- Si。将经偶联剂处理的 HA微粉与聚 DL-丙交酯 (PDL L A)复合 ,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强度与处理前相比得到明显提高。SEM显示 ,经处理后的 HA微粒在 PDL L A基质中分散均匀 ,两者结合紧密。本文作者认为 ,加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和提高填充质在基质中的分散度是提高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的有效途径。
全大萍李世普袁润章廖凯荣卢泽俭王海华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硅烷偶联剂复合材料
聚左旋乳酸及其复合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被引量:2
1998年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聚左旋乳酸(PLLA)及其与羟基磷灰石、甲壳素和甲壳胺复合后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Mandelkern和Ziabicki两种处理方法获得了PLLA及其在复合体系中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冷却速率的增大,PLLA及其在复合体系中的结晶度迅速下降,Avrami结晶指数n值减小.复合组分可使PLLA的n值增大,有利于PLLA结晶按三维方式发育生长.PLLA及其在复合体系中的非等温结晶速率常数Zc值(Man-delkern方法)和动力学结晶能力参数G值(Ziabicki方法)均随冷却速率增大而增大,而比动力学结晶能力参数Gc值则与冷却速率无关,但受复合组分影响,其中羟基磷灰石使Gc值减小,而甲壳素和甲壳胺使Gc值增大.
廖凯荣罗力力薄颖慧卢泽俭黄会刚
关键词:聚左旋乳酸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