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宏

作品数:120 被引量:15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理学
  • 35篇机械工程
  • 12篇电子电信
  • 8篇天文地球
  • 7篇电气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43篇原子
  • 33篇光钟
  • 22篇激光
  • 21篇晶格
  • 19篇光晶格
  • 18篇跃迁
  • 14篇冷原子
  • 13篇原子钟
  • 12篇荧光
  • 12篇光学
  • 12篇
  • 11篇原子束
  • 11篇激光器
  • 11篇光阱
  • 11篇磁光
  • 11篇磁光阱
  • 9篇量子
  • 8篇真空装置
  • 8篇分子物理
  • 7篇原子与分子物...

机构

  • 107篇中国科学院国...
  • 4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西安地球环境...
  • 4篇黄冈师范学院
  • 3篇重庆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作者

  • 120篇常宏
  • 35篇王叶兵
  • 24篇张首刚
  • 21篇任洁
  • 19篇田晓
  • 17篇刘辉
  • 16篇徐琴芳
  • 16篇卢本全
  • 14篇孔德欢
  • 12篇许朋
  • 10篇韩建新
  • 8篇王心亮
  • 8篇常宏
  • 8篇高峰
  • 8篇谢玉林
  • 7篇高峰
  • 6篇李乐意
  • 4篇丛东亮
  • 3篇杜志静
  • 3篇陈洁

传媒

  • 19篇物理学报
  • 11篇光学学报
  • 11篇量子光学学报
  • 8篇时间频率学报
  • 3篇光学精密工程
  • 3篇地质论评
  • 2篇物理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黄冈师范学院...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4篇2025
  • 9篇2024
  • 7篇2023
  • 14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1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塞曼减速法实现锶同位素的磁光阱俘获被引量:19
2010年
利用塞曼减速法在磁光阱(MOT)中实现锶原子一级冷却,使用塞曼减速器对进入阱区前的热原子束进行减速,实验时该减速器线圈通入10.2 A电流,阱区反亥姆霍兹线圈通入10 A电流时,中心区域线性磁场梯度为4 mT/cm,用于冷却和俘获的激光波长为461 nm,其对应于锶原子(5s^2)~1S_0→(5s5p)~1P_1的能级跃迁。通过实验获得了锶4种同位素的冷原子团、探测到相应的冷原子荧光光谱,并且测定其中^(88)Sr,^(87)Sr和^(86)Sr的冷原子数目分别为1.759×10~6,1.759×10~5和2.638×10~5。
田晓常宏王心亮张首刚
关键词:量子光学冷原子
青藏高原中北部沱沱河盆地新生代古纬度演化及其对构造和气候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
2022年
古纬度演化可以为地质历史时期古气候变化以及构造变形过程等提供宏观的构造位置背景。加强青藏高原中北部可可西里盆地的古纬度研究,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中北部的构造抬升过程历史以及机制、阐明东亚季风起源和演化与高原隆升变形的耦合关系、探讨可可西里盆地晚始新世孢粉所指示的干旱气候的动力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等选取青藏高原腹地研究相对薄弱的可可西里盆地的一个次级沱沱河盆地(TTHC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古地磁研究,重建其在新生代的古纬度演化历史。岩石磁学研究表明TTHC剖面的主要载磁矿物是磁铁矿和赤铁矿,但以赤铁矿为主。与同期(约35 Ma)欧亚极期望磁倾角以及研究区西边乌兰乌拉湖地区的火山岩磁倾角对比,TTHC剖面所记录的磁倾角存在明显的浅化现象,经E/I方法校正后,得到在约35 Ma的古地磁方向为Dec=358.5°,Inc=44.4°,a95=5.7°。综合已发表的贡觉盆地、改则盆地、尼玛盆地、囊谦盆地、下拉秀盆地和乌兰乌拉湖火山岩等古纬度数据以及本文的研究结果,得到沱沱河盆地新生代古纬度演化历史(以TTHC剖面坐标为参考点),沱沱河盆地在约35 Ma古纬度为26.1°N,处于副热带高气压气候带内,可以解释孢粉和岩性所指示的暖干气候。在约24 Ma沱沱河盆地到达现在的纬度位置,盆地上地壳缩短在约24 Ma减小或者停止。
李乐意常宏常宏
关键词: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新生代古纬度气候地壳缩短
光晶格成像装置
一种光晶格成像装置,在安装板上设置有原子源、真空装置、零度高反镜、镜筒、CCD成像装置、探测激光器、晶格光激光器,真空装置设置于原子源、探测光激光器、晶格光激光器的光出射方向上,零度高反镜设置于晶格光激光器的正对面,镜筒...
卢晓同常宏
基准原子钟发展及国家授时中心的光学原子钟研究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准原子钟的诞生发展历程;目前,光钟的频率不确定度已达到了10-18量级。光钟是目前公认的最具有发展潜力和最有可能成为新的时间基准。国家授时中心担负着国家综合原子时的建立和保持,是国际原子时TAI建立的主要...
常宏王心亮田晓张首刚
关键词:光钟
锶原子互组跃迁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观测了热原子束中锶原子(5s^2)~1So—(5_s5_p)~3P_1互组跃迁的荧光谱和饱和荧光谱,实验测定了不同的参量下88~Sr(5s^2)~1S_o—(5_s5_p)~3P_1互组跃迁荧光谱.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实验参数(温度、激光光强、激光扫描频率)对谱线有较大的影响,(5_s5_p)~3P_1态的长寿命特点导致谱线强度随激光扫描频率呈倒数关系变化;由于Doppler增宽,渡越增宽等因素的影响,谱线线宽远大于其自然线宽且随激光扫描频率呈正比关系变化.
王叶兵陈洁田晓高峰常宏
关键词:光钟荧光原子光谱
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
2021年
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难点和重点,它是解决地球深部动力学、地貌地形演化和气候变化等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一个关键突破口。目前以古生物和氧同位素为代表的各种古高度计被用来重建青藏高原新生代的古高度历史,但是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关于青藏高原何时隆升到现在的海拔高度存在晚上新世、晚中新世和始新世等不同认识。因为古高度结果的差异,所以对于青藏高原新生代的构造隆升过程和动力机制也存在大的争议。本文首先详细的阐述了部分古高度计的应用原理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收集总结了77条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的成果,梳理了目前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高原古高度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即地层年代学、氧同位素和古生物古高度计结果的协调、"以点带面"、区域研究程度差异较大、替代性指标的多解性、古纬度影响、地质时期温度递减率的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特点和问题。最后就存在的特点和问题指出在恢复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时所需要完善和注意的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注重地层年代学的可靠性。
李乐意常宏常宏常宏沈俊杰秦秀玲权春艳常小红
关键词: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年代学
锶原子互组跃迁中原子相干谱的实验观测被引量:3
2013年
在热原子束中利用锶原子互组跃迁塞曼子能级构成的V型能级结构,通过荧光观测实验研究了互组跃迁中的原子相干效应。对互组跃迁简并能级构成的V型能级结构的电磁诱导透明(EIT)效应进行了理论计算,且详细分析了耦合光失谐、线宽和拉比频率对互组跃迁EIT效应的影响。实验测量了不同耦合光失谐和功率条件下的互组跃迁电磁诱导透明效应。
王叶兵丛东亮许朋田晓常宏
关键词:量子光学电磁诱导透明原子相干
一种可产生窄线宽荧光光谱的高准直度原子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产生窄线宽荧光光谱的高准直度原子束装置,激光器发出激光,依次通过二分之一波片和光斑整形柱面镜后由45°平面反射镜入射与离子泵连接的真空玻璃腔体,在真空玻璃腔体中激光和原子束的传播方向正交,且在与两者...
高峰许朋常宏
国家授时中心锶原子光晶格钟的研制
2022年
光晶格钟是一种钟跃迁频率在光频段的原子钟,其利用囚禁在光势阱里面大量中性原子的钟跃迁信号来纠正钟激光的频率,使得短期稳定度很好的钟激光具备了优秀的长期稳定度。随着“魔术波长”和窄线宽激光器的技术的发展,光晶格钟实现了4.8×10^(-17)(τ/s)-1/2的频率稳定度和1.4×10^(-18)的系统不确定度。
常宏
关键词:频率稳定度窄线宽激光器中性原子原子钟
利用钟跃迁谱线测量超稳光学参考腔的零温漂点被引量:1
2021年
在87Sr光晶格钟实验系统中,通过将自由运转的698 nm激光频率锁定在由超低膨胀系数的玻璃材料构成的超稳光学参考腔上,从而获得短期频率稳定性较好的超稳窄线宽激光.超稳光学参考腔的腔长稳定性决定了最终激光频率的稳定度.为了降低腔长对温度的敏感性,使激光频率具有更好的稳定度和更小的频率漂移,利用锶原子光晶格钟的钟跃迁谱线,测量了698 nm超稳窄线宽激光系统中超稳光学参考腔的零温漂点.通过对钟跃迁谱线中心频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进行二阶多项式拟合,得到698 nm超稳窄线宽激光系统的零温漂点为30.63℃.利用锶原子光晶格钟的闭环锁定,测得零温漂点处698 nm超稳窄线宽激光系统的线性频率漂移率为0.15 Hz/s,频率不稳定度为1.6×10^(–15)@3.744 s.
李婷卢晓同周驰华尹默娟王叶兵常宏
关键词:频率漂移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