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全利

作品数:114 被引量:668H指数:19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水利工程
  • 35篇农业科学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9篇微灌
  • 18篇网式过滤器
  • 12篇水头损失
  • 11篇沉沙
  • 11篇沉沙池
  • 10篇引水
  • 9篇引水渠
  • 9篇引水渠道
  • 9篇灌溉
  • 9篇过滤器
  • 8篇泥沙
  • 8篇排污
  • 8篇河岸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塔里木河
  • 7篇自清洗
  • 7篇崩岸
  • 7篇值模拟
  • 6篇滴灌
  • 6篇丁坝

机构

  • 103篇石河子大学
  • 23篇武汉大学
  • 9篇青岛农业大学
  • 7篇河海大学
  • 6篇中国水利水电...
  • 6篇石河子金土地...
  • 5篇新疆生产建设...
  • 4篇长江科学院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上海航天科工...
  • 2篇新疆兵团勘测...
  • 1篇浙江省水利河...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新疆水利水电...
  • 1篇新疆阜康抽水...
  • 1篇石河子市金土...

作者

  • 112篇宗全利
  • 63篇刘焕芳
  • 30篇刘贞姬
  • 17篇郑铁刚
  • 14篇夏军强
  • 14篇汤骅
  • 11篇刘飞
  • 8篇李强
  • 8篇吴均
  • 6篇华根福
  • 6篇郑华平
  • 5篇骆秀萍
  • 5篇张翼
  • 5篇邓珊珊
  • 5篇邓春艳
  • 4篇高先刚
  • 4篇刘建军
  • 4篇金瑾
  • 4篇何春光
  • 4篇周银军

传媒

  • 10篇人民黄河
  • 9篇农业工程学报
  • 7篇石河子大学学...
  • 7篇节水灌溉
  • 6篇中国农村水利...
  • 6篇泥沙研究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4篇排灌机械工程...
  • 3篇水科学进展
  • 3篇水利水电科技...
  • 3篇长江科学院院...
  • 3篇人民长江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水资源与水工...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统计教育
  • 1篇过滤与分离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粘性河岸土体抗拉强度的间接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性河岸土体抗拉强度的间接测定方法,基于粘性河岸土体发生绕轴崩塌的力学机理,推导土体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原型河岸土体的崩塌试验,测量土体发生绕轴崩塌时的临界悬空宽度,以间接测定土体的抗拉强度。包括步骤...
夏军强邓珊珊宗全利彭玉明张晓雷林芬芬
微灌用新型沉沙池水沙性能及应用研究
刘焕芳宗全利梁启龙汤骅温新民苏军马新河吴均刘贞姬吴心蓉
微灌用新型沉沙池是为了直接利用地表水资源作为微灌系统灌溉水源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泥沙处理技术。它与现行的微灌系统水沙处理设备配套使用,专门用于微灌系统,主要对悬移质泥沙进行处理。通过在沉沙池工作段首部设置调流板对入池水流流...
关键词:
关键词:微灌沉沙池
二次流对微弯河段水沙输移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二次流运动是影响弯道内流速、含沙量分布及河床冲淤变形的重要因素。以往二维数学模型很少考虑二次流运动对水沙输移的影响。本文采用Delft3D模型的二维计算模块,通过在水沙输移方程中添加附加应力项来考虑二次流运动的影响,计算了不同流量级时荆江沙市微弯河段的水沙要素分布,并用实测流速和含沙量资料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二次流运动对流速、含沙量分布的影响,以及上游来流量大小与二次流对水沙输移影响程度的关系。最后对水流运动方程中的二次流附加应力项、水面比降项及阻力项的大小进行了量级分析。这些计算结果表明:二次流对水沙输移的影响程度随着来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微弯河段其影响程度很小。
邓春艳夏军强宗全利许全喜
关键词:二次流水沙输移上荆江
浅谈水力学实验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07年
从水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一主要目的出发,改善实验仪器设备条件,精选实验项目,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建立独立的实验考核制度等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刘贞姬刘焕芳宗全利
关键词:水力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寒区引水明渠抽水融冰试验被引量:5
2017年
寒区冬季明渠引水长期遭受冰害困扰,严重制约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经济损失巨大.结合新疆红山嘴水电站2级引水明渠,采用原型观测方法,开展了2次抽水融冰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水井运行方式下,井后明渠沿程水温、井前后5m明渠水温及整个引水明渠沿程水温的变化情况,得到了上述情况下明渠水温的变化规律及水井运行制度对水温变化的影响.处于运行状态的水井井后明渠水温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井后50m范围内,水温急剧下降,并产生较大波动,超出该范围后,水温下降不明显,波动也相对平缓;井水和渠水的混掺及渠水与外界的热交换过程并不能在短时间、短距离内完成.2次试验气温基本相同,试验过程中明渠末端水温相差不大,都在1.5℃左右.
秦子鹏宗全利田艳吴素杰
关键词:寒区引水明渠
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河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特点被引量:20
2015年
为确定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特点,提出基于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上、下荆江段2002—2013年汛后河段平均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用后,坝下游河床冲刷加剧,个别河段河势变化剧烈,但总体河势仍基本稳定;尽管局部河段的崩岸现象较为突出,但河段平滩宽度总体变化不大,上、下荆江平均河宽分别为1 388及1 305m,而河段平滩水深平均增加1.6及1.0m,故荆江河段的平滩面积在持续增加.最后建立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与前期5a平均的汛期水流冲刷强度之间的计算关系,用于预测该河段平滩河槽形态随水沙条件的变化趋势.
夏军强宗全利邓珊珊许全喜张翼
关键词:荆江河段三峡工程护岸工程
高寒区引水渠道抽水融冰水温变化过程模拟被引量:10
2016年
抽水融冰技术能解决中国西北等高寒地区引水式水电站引水渠冰害。该文以新疆红山嘴电站引水渠道为研究对象,对引水渠道抽水融冰水温变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与原型观测结果对比研究,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分别模拟分析井水流量、渠道流量、井水温度、渠道水温、流量和温度同时变化时,引水渠道水温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井水流量和井水温度变化与混合后水温成正比,井水流量越大,水温越高,渠道增温效果越明显;2)渠道流量变化与混合后水温成反比,渠道流量越大,井水的增温效果越不明显;3)渠道水温与混合后水温成正比,渠道水温越低,混合后水温也越低;4)渠道引水温度降低为原来0.25倍,同时井水流量增大至原来4倍,混合后水温比降低渠水温度时高0.14-1.43℃,在实际工程中,增加井水流量是抽水融冰最有效的方法。研究为寒区引水渠道冰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吴素杰宗全利郑铁刚刘贞姬黄酒林
关键词:温度数值模拟引水渠道
卧式自清洗网式过滤器过滤及排污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22年
为了研究卧式自清洗网式过滤器在不同进水流速下过滤和排污过程中内部流场的分布规律,利用Fluent软件对卧式自清洗网式过滤器的过滤和排污过程进行清水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到不同进水流速下的压强场和速度场,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二者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证实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进水流速越大,罐体和排污系统内的水流掺混越剧烈,可减少泥沙淤积,有助于提高过滤和排污效果,但随着进水流速的增大,罐体和排污系统的进出口压强差随之增大,其水头损失也增大,对过滤器结构稳定性要求也越高。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卧式自清洗网式过滤器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谢炎刘贞姬李洁宗全利金瑾金瑾
关键词:数值模拟水头损失
沉沙池排沙廊道分流量计算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沉沙池排沙廊道分流量直接影响沉沙池排沙用水的多少,对整个沉沙池工程影响重大,为此对分流量的计算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根据试验资料分析了水流强度、排沙廊道出口开度和溢流堰的高度等因素对分流量的影响规律,结合量纲分析建立了流量系数的半经验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实测值与计算值的误差比较表明,该流量系数计算公式形式简单、计算方便、精度较高,可供设计沉沙池工程时参考。
宗全利刘焕芳蓝军
引水渠道抽水融冰水温沿程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在我国严寒地区,为了有效地改善引水式水电站引水渠冰封冰冻现象,可采取抽水融冰方法来保证引水渠道冬季运行畅通,为此对引水渠道抽水融冰水温沿程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在未注井水、单井注水和双井注水3种情况下,进行了8组不同渠水流量和3组不同井水流量的试验;其中,单井注水试验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位置,双井注水的试验分别选择了在6个不同注水位置的组合进行。根据试验结果,分别得到了未注井水、单井注水和双井注水3种情况下,引水渠道水温沿程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数据分析,首先得到了未注井水时引水渠道水温沿程变化计算公式,并将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得到了单井注水和双井注水的水温沿程变化计算公式,并分别进行了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井注水和双井注水实测值和计算值最大误差分别为6.25%和5.84%,可以用于实际工程水温沿程变化计算。
赵梦蕾宗全利刘贞姬王子坚
关键词:沿程变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