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霖
- 作品数:34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HRCT诊断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儿童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利早期诊断治疗,改善预后。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住院确诊为真菌性肺炎的20例患儿资料。结果 20例均伴有基础疾病,并且都有发热。原发病为支气管肺炎者5例,继发于其他疾病者15例(白血病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母细胞瘤及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各1例)。20例均行HRCT检查,肺亚段及肺小叶实变10例,结节或肿块样改变4例,空洞3例,霉菌球3例,"新月征"2例,粟粒样改变1例。结论儿童真菌性肺炎不易诊断,但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和严重免疫抑制是儿童真菌性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应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全面分析,及时诊断。
- 周俊霖丁山吕静程力苗静
- 关键词:X线计算机
-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发重症哮喘5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发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5例肾病综合征并发重症哮喘患儿均给予甲泼尼龙15~20 mg.kg-1.次-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中1~2 h静脉滴注完,连用3 d;同时联用氨茶碱3~5 mg.kg-1.次-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30 min静脉滴注完,然后以0.6~0.9 mg.kg-1.h-1输液泵静脉输注维持;同时应用抗生素及吸入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结果 5例患儿均痊愈,随访6个月~2年,均未有哮喘样发作。结论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发重症哮喘时,需要迅速地控制病情。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提高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发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 苗静周俊霖傅睿郑卫民胡宝金黄玉辉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重症哮喘氨茶碱甲泼尼龙
- 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MSCT诊断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MSCT对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消化道重复畸形患儿的临床及MSCT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中,囊肿型ATD 25例(83.3%),其中肠外型ATD 23例,肠内型ATD 2例;管状型ATD 5例(16.7%)。MSCT表现为单房囊肿型或管状型肿块,肿块内为液性密度,肿块壁与邻近主肠管壁厚相近或增厚;增强扫描示肿块壁均匀明显强化,肿块内无强化。手术及病理结果示,食道重复畸形4例,胃重复畸形1例,小肠重复畸形22例(十二指肠重复畸形1例、空肠重复畸形6例和回肠重复畸形15例),结肠重复畸形3例。结论小儿消化道重复畸形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多样,两者结合对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周俊霖裴莉苗静吴艳张守华黄金狮
- 关键词:消化道重复畸形儿童
- 一例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支气管镜下表现及分析
- 2024年
- 回顾性分析1例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的支气管镜下表现,为DPL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患儿,男,因“间断咯血2年8个月”来我院就诊,既往行左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无改善,多次气管镜下灌洗液含铁血黄素定性试验阳性,予口服激素治疗2年余仍反复咯血,最终切除患肺行病理检查提示DPL。本文总结患儿支气管镜下表现,发现早期该患儿镜下可见结节样凸起,这些结节随支气管镜移动有“出现-消失”样表现,类似活瓣,间隔9个月后复查支气管镜可见相同部位支气管黏膜下有薄壁囊泡样表现,同时支气管亚段有外压表现。说明支气管镜检查可为DPL早期发现提供参考。
- 曾祥妮吴爱民李岚涂洪强周俊霖樊金星
- 关键词:支气管镜咯血青春期
- 肝右叶见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影——请分析病变性质
- 2014年
- 患儿男,3个月,发现腹部肿块20天,初期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8℃,有反复贫血。体检:腹部高度膨隆,无肠型,无蠕动波,腹肌柔软,于右上腹可扪及包块,包块直径约10 cm,表面无结节感,局温正常,质地硬,无压痛,无波动感,与周围界限尚清楚,不可推动。实验室检查:
- 朱才娣丁山黄冰周俊霖吴立强
- 关键词:病变性质混杂密度肝右叶块影腹部肿块蠕动波
- 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临床X线诊断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临床X线表现,提高诊断率。方法对55例就诊时间在72h内、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患儿,行床旁前后位胸部X线摄片。结果肺纹理增粗31例,斑片状影45例,颗粒状结节影17例,肺不张5例,纵隔肺疝5例,间质性肺气肿15例,纵隔积气3例,气胸5例。结论羊水吸入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肺纹呈自肺门向外带放射状分布,大部分有斑片状边缘模糊淡薄影。间质性肺气肿和粗结节影则为胎粪吸入所致,有纵隔积气、气胸等并发症时易危及患儿生命,若并发肺透明膜的形成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
- 李才健吕静周俊霖侯刚蒋火富
- 关键词:吸入综合征X线新生儿
- MRI诊断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MRI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ARM患儿的临床和MRI资料,将MRI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7例ARM中,高位型10例(37.0%),中位型5例(18.6%),低位型12例(44.4%);27例ARM中,MRI多平面成像可清晰显示横纹肌复合体发育情况,各肌肉体积小,肌肉分辨困难,且部分重叠;中、高位型ARM中,3例横纹肌复合体发育较好,12例发育差,低位型ARM中,7例横纹肌复合体发育好,1例发育较好,4例发育差;术中探查发现,中高位型ARM中,5例横纹肌复合体发育较好,10例发育差,低位型ARM中,10例横纹肌复合体发育好,2例发育较好。27例ARM中伴有瘘管19例(70%),其中尿道瘘6例,会阴瘘8例,膀胱瘘2例,阴道瘘2例,阴囊根部体表瘘1例。MRI可清晰显示10例瘘管,余9例瘘管显示不明显或未见显示。结论:MRI检查能准确判断畸形类型,评价横纹肌复合体发育情况,特别是对中高位型ARM,可显示部分瘘管,了解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以及脊髓椎体异常,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需注意的情况提供重要信息。
- 朱才娣肖新兰丁山周俊霖吴主强黄金狮
- 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儿童磁共振成像
- 儿童干酪性肺炎X线诊断分析
- 2002年
- 夏梅英董其龙周俊霖侯刚
- 关键词:儿童干酪性肺炎X线诊断
- 儿童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ICH)患儿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NICH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结果22例NICH患儿男14例,女8例,就诊平均年龄4.2岁。发病部位:头面部5例、颈部3例、躯体6例、上肢5例、下肢3例。组织学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或小叶状结构,血管内皮细胞核突出血管腔内,呈现“钉突样”,结节中央通常可见1条或多条管壁厚薄不一的引流血管;小叶间为纤维组织间隔和纤维脂肪间隔,纤维组织中通常可见异常的动脉和静脉结构,小叶边缘可见淋巴管样的结构;3例可见血栓。免疫组织化学均表达CD34(22/22)、CD31(22/22)、平滑肌肌动蛋白(22/22)、波形蛋白(22/22),D2-40表达位于结节边缘,所有病例不表达Glutl。结论NICH属于良性病变,预后较好,病理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杨文萍徐红艳曾松涛傅荣华曾华谭梅军吴艳熊枫黄慧钟梅慧张守华周俊霖
- 关键词:血管瘤儿童
- 儿童淋巴管瘤的影像诊断
- 目的分析儿童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04年1月-2005 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淋巴管瘤64例,男46例,女18例,最小4小时,最大12岁。其中54例行彩超检查,22例行CT平扫检查,16...
- 侯刚周俊霖严济泳丁山李先文李先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