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琛

作品数:27 被引量:259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医院感染
  • 5篇神经外科
  • 5篇外科
  • 4篇手术
  • 4篇肿瘤
  • 4篇耐药
  • 3篇血流感染
  • 3篇目标性监测
  • 2篇导管
  • 2篇导管相关
  • 2篇导管相关血流...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2篇血液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标记
  • 2篇荧光标记法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手术部
  • 2篇手术部位

机构

  • 25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5篇吴琛
  • 16篇乔美珍
  • 16篇金美娟
  • 11篇吴旭琴
  • 9篇钱雪峰
  • 8篇刘月秀
  • 7篇陈凯
  • 5篇梁硕
  • 5篇胡春洪
  • 4篇冯薇
  • 4篇吴影秋
  • 3篇陈凯
  • 3篇赵瑶
  • 3篇赵丽娜
  • 2篇杨振贤
  • 2篇崔磊
  • 2篇马文霞
  • 2篇张庆华
  • 2篇刘明星

传媒

  • 7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2009中国...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荧光标记法评价并干预临床环境的清洁效果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荧光标记法在临床环境清洁效果评价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间病房,对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做荧光标记,清洁后4 h内进行荧光标记复核,未见荧光标记为清除,见到荧光标记或部分荧光标记均为未清除,计算荧光标记的清除率。持续干预半年:每月向保洁员反馈监测结果,并进行规范化培训,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第1个月)、干预后(第2个月)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分别为58.33%(84/144)、85.90%(134/156),均高于普通病房[分别为15.31%(30/196)、52.94%(108/204)];干预后普通病房和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均高于干预前(均P<0.001)。持续干预半年,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普通病房由第1个月的15.31%提高至第6个月的85.18%,ICU由第1个月的58.33%提高至第6个月的96.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3.89、28.46,均P<0.001)。结论荧光标记法简捷有效、成本低廉,临床上容易普遍开展,适用于环境清洁效果的快速评价,有助于环境清洁效果的持续改进。
马文霞陈凯乔美珍金美娟吴琛吴旭琴赵瑶刘明星
关键词:荧光标记法清除率干预医院感染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职职工利器伤调查分析
2007年
采用回顾性的问卷调查方法,就医疗废物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以往利器伤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造成利器伤的原因与医务人员防护意识不强、不重视和操作流程不规范等因素有关。认为医院应加强监测和防护,以减少和避免医务人员利器伤的发生。
吴影秋刘月秀吴旭琴吴琛
关键词:利器伤
规范化管理模式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31
2012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执行规范化管理,对2009年前后我院临床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执行前监测护士总人数共1 055人,护士职业暴露332例,发生率31.47%;执行后监测护士总人数共2 412人,护士职业暴露260例,发生率10.78%,执行后较执行前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建立职业暴露规范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士职业暴露,保障护士职业安全。
金美娟乔美珍吴琛吴旭琴
关键词:护士职业暴露
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对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与影响因素,为规范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和临床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1月于神经外科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 05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对所有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用药品种、用药天数、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对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 052例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90例,感染率为4.39%;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0.74%(1 862/2 052)。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应用频率较多。其中合理用药1 693例,合理用药率为90.92%(1 693/1 862)。术后用药时间延长、急诊手术和术后住院天数延长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防控措施,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管理和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有效防控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宋晓超赵丽娜乔美珍陈凯金美娟吴琛钱雪峰
关键词:神经外科影响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及其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现状,通过健全组织机构,独立设处,建立规章制度,规范感染管理与质量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培训、重点科室的督查管理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注重医院感染管理团队建设、提高感染管理专职队伍管理水平等方法,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从而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率。
吴琛陈凯金美娟钱雪峰乔美珍
关键词:医院感染
非结核性胸膜炎和脓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非结核性胸膜炎和脓胸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谱及药物敏感性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非结核性胸膜炎和脓胸的患者病例资料,并检测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10年间共收集非结核性胸膜炎和脓胸患者159例,其中51例为经淋巴途径播散的纵膈脓肿、肝脓肿和经血液播散的败血症、脓毒症引起,108例为解剖屏障破坏所致;共分离病原菌187株,革兰阴性菌占37.4%(7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最高(13.9%,26株),肠杆菌科细菌其次(11.8%,22株);革兰阳性菌占47.1%(88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23.0%,43株),屎肠球菌其次(11.8%,22株);真菌占11.2%(21株);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甲氧西林耐药率高;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相对严重,16种常用代表性抗菌药物中仅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和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占比高。159例非结核性胸膜炎和脓胸患者中,137例治愈出院,占86.2%。结论解剖屏障破坏为非结核性胸膜炎和脓胸的主要病因,病原菌主要为口咽部、呼吸道正常菌群、定植菌群和人工气道开放后侵入的环境菌,病原菌中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低,真菌性胸膜炎和脓胸数量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早诊断早治疗困难,患者预后差。
钱雪峰宋晓超金美娟吴琛赵瑶刘明星韩如慧乔美珍
关键词:脓胸病原菌药物敏感性
PCT和CRP在血液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恶性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最佳诊断点。方法回顾性调查收集2015年7月-2018年6月医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血流感染组150例和不明原因发热(FUO)组250例的临床资料,检测PCT及CRP,评价其对此类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恶性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患者中,血流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均较FUO组增高(P<0.05);血流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为118株78.67%,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6.67%和真菌4.67%;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P<0.05);PCT诊断血流感染的诊断准确性高于CRP,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vs 0.58;PCT的最佳诊断点为0.39ng/ml,其灵敏度达73.33%,特异度达94.40%,Youden指数为0.68,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均优于CRP;分层分析显示,PCT诊断移植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效能最佳,优于不同性别、年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及化疗患者。结论 PCT对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恶性血液病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效能优于CRP,确定整体人群以及各亚组人群的PCT最佳诊断点,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经验性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血流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宋晓超杨海飞乔美珍金美娟陈凯钱雪峰吴琛
关键词:血流感染恶性血液病患者C-反应蛋白
某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伤害目标性监测及管理
2007年
[目的]了解医疗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55名医务人员,在一年中发生职业伤害的47人进行登记处理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发生率为3.75%,47人中发生锐器伤42人,其他职业伤害为5人,分别占89.4%和10.6%,但无一人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通过监测、管理,增强了医务人员主动防护意识。
吴影秋刘月秀吴旭琴吴琛
神经外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多药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感染现状与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2月神经外科309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MDRO感染组67例和非MDRO感染组242例。对两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史、意识状态、气管切开、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神经外科VAP患者MDRO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 309例VAP患者发生MDRO感染67例,MDRO感染发生率为21.68%;共检出MDRO病原菌7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意识障碍、血清白蛋白<30g/L、抗菌药物疗程≥10d、抗菌药物联用疗程≥10d和机械通气时间≥7d为VAP患者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防控措施,科学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和减缓VAP患者MDRO感染。
宋晓超乔美珍陈凯钱雪峰吴琛金美娟
关键词:神经外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多药耐药菌感染影响因素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二例被引量:2
2010年
梁硕吴琛杨振贤胡春洪
关键词:肿瘤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网膜血管瘤VHL综合征HIPPEL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