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国兰

作品数:23 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液相色谱
  • 8篇色谱
  • 8篇相色谱
  • 8篇LC-MS/...
  • 7篇液相
  • 7篇LC-MS/...
  • 6篇质谱
  • 4篇血药
  • 4篇血药浓度
  • 4篇药动学
  • 4篇药浓度
  • 4篇药物
  • 4篇质谱联用
  • 3篇血清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等效性
  • 2篇盐酸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机构

  • 16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浙江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省药品检...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高州市人民医...
  • 1篇湛江中心人民...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元市中心医...
  • 1篇杭州市食品药...
  • 1篇杭州中美华东...
  • 1篇广东中科药物...

作者

  • 17篇吴国兰
  • 14篇申屠建中
  • 8篇周惠丽
  • 7篇刘健
  • 7篇胡兴江
  • 4篇何俏军
  • 4篇陈俊春
  • 4篇吴丽花
  • 2篇黄明珠
  • 2篇朱狄峰
  • 2篇杨波
  • 2篇郑运亮
  • 1篇冯立民
  • 1篇周辛欣
  • 1篇钟国平
  • 1篇徐平声
  • 1篇林佐光
  • 1篇许重远
  • 1篇吴吉
  • 1篇罗金文

传媒

  • 7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药物与人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氟西汀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氟西汀胶囊与进口上市的盐酸氟西汀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2例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成2个序列,交叉单剂量口服40 mg 盐酸氟西汀胶囊,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清样本中氟西汀的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判定2种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结果:测得盐酸氟西汀胶囊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中氟西汀的主要药代动力学数据t_(max)分别为(7.41±1.74)h和(7.36±1.87)h,C_(max)分别为(43.64±11.10)ng·mL^(-1)和(44.90±11.39)ng·mL^(-1),AUC_(0-)分别为(2817.7±927.5)ng·h·mL^(-1)和(2870.5±989.8)ng·h·mL^(-1),AUC_(0~∞)分别为(2847.4±952.9)ng·h·mL^(-1)和(2892.0±1012.0)ng·h·mL^(-1),t_(1/2(k_e))分别为(73.63±16.89)h 和(69.37±13.05)h,K_e 分别为(0.0099±0.0025)h^(-1)和(0.0104±0.0023)h^(-1)。国产盐酸氟西汀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101.74±12.44)%。结论:方差分析和双单侧 t 检验表明2种制剂生物等效。
吴国兰申屠建中张博罗金文何俏军杨波
关键词:盐酸氟西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生物等效性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R/S-吗啉硝唑及其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建立LC-MS/MS分析方法分离、定量大鼠血浆中的R-吗啉硝唑与S-吗啉硝唑,并对吗啉硝唑与丙磺舒、西咪替丁、二甲双胍、替诺福韦联用后R-吗啉硝唑与S-吗啉硝唑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进行研究。方法:以吗啉硝唑-d8为内标,25μL大鼠血浆样本与5μL内标混合后加75μL甲醇,处理后取上清进行LC-MS/MS定量分析。采用Lux cellulose-4手性柱(4.6 mm×250 mm,5μm),以水-甲醇(10∶90)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采用正离子模式,MRM扫描,吗啉硝唑m/z 271.3→m/z 144.3,吗啉硝唑-d8(内标)m/z 279.4→m/z 152.3。大鼠于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R-吗啉硝唑和S-吗啉硝唑质量浓度在5~1000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3±0.0002),定量下限为5 ng·mL^-1,回收率在95.6%~106.6%之间,以RSD表示的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均小于8.2%,所有稳定性考察项目结果均符合要求。吗啉硝唑与二甲双胍联用后,仅R-吗啉硝唑的tmax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药物联用后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变化。结论:本方法可对大鼠血浆中的R-吗啉硝唑和S-吗啉硝唑进行手性分离及定量分析。吗啉硝唑分别与丙磺舒、西咪替丁、二甲双胍、替诺福韦联用后,大鼠血浆中R-吗啉硝唑、S-吗啉硝唑药代动力学未发生显著改变。
汤文玲沈旭王俏吴国兰申屠建中
关键词:丙磺舒替诺福韦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液相色谱-质谱
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Ⅱ期剂量递增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并初步探明安全有效剂量.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单臂、开放的Ⅰ期剂量递增研究.既往至少接受一次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3+3剂量递增原则,接受75mg-62...
申屠建中吴国兰刘健周惠丽吴丽花胡兴江窦静赵琼周建英徐农谭芬来王印祥丁列明
单剂量口服匹伐他汀钙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国产匹伐他汀钙片(降血脂药)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国健康受试者12例,按3×3拉丁方设计,分别单次给予匹伐他汀钙片1,2,4mg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时间血中匹伐他汀的浓度,以DAS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3个不同剂量组匹伐他汀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分别为(11.39±7.66),(10.00±7.30),(11.30±7.95)h;tmax分别为(0.83±0.29),(0.73±0.20),(0.85±0.46)h;Cmax分别为(30.48±11.66),(60.80±22.97),(120.98±35.51)ng.mL-1;AUC0→72h分别为(93.19±26.61),(179.46±52.86),(364.37±94.74)ng·mL-1.h;AUC0→∞分别为(96.70±27.42),(183.34±53.62),(372.86±95.84)ng·mL-1.h;各剂量组的Cmax、AUC0→72h、AUC0→∞随剂量的增加而成比例的增大,各组的K10、tmax、t1/2β、MRT0→72h、MRT0→∞、CL/F、V/F等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口服给药剂量为1~4mg时,匹伐他汀钙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其代谢特征基本与文献报道一致。
许筱申屠建中刘健陈俊春胡兴江黄明珠周惠丽吴国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匹伐他汀药代动力学
LC-MS/MS法测定浸润麻醉豚鼠血浆中罗哌卡因浓度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测定豚鼠血浆中罗哌卡因浓度的液相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LC-MS/MS)法,用以测定豚鼠局部浸润麻醉皮内注射后血浆中罗哌卡因浓度,并考察罗哌卡因药动学。方法血浆样品用蛋白沉淀法进行预处理后HPLC-MS/MS法测定罗哌卡因含量。色谱系统:ZORBAXSB-C18(3.0mm×150mm,3.5μm),甲醇-水(80:20,内含5mmol·L^-1甲酸铵)为流动相,流速0.4mL·min^-1,柱温25℃。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以多重反应选择离子检测(MRM)。色谱分析时间为4min。药动学研究中豚鼠皮内浸润麻醉给药0.5%罗哌卡因注射液,按时测定血浆药物浓度。采用TOPFIT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罗哌卡因在6.58~6580ng·mL^-1内线性良好(r=0.9991),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ng·mL^-1,方法回收率在95.6%~96.6%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豚鼠皮内注射0.5%罗哌卡因后,主要药动学参数:L1/2α(0.13±0.01)h,T1/2β(1.20±0.08)h,Cmax(4960±13)ng·mL^-1,AUC0→9(11.3±1.6)mg·h·L^-1,AUC0→∞(13.1±2.3)mg·h·L^-1,MRT(1.74±0.13)h。结论建立的LC-MS/MS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罗哌卡因豚鼠浸润麻醉的药动学研究。
朱狄峰吴洪海吴国兰楼剑书何俏军杨波
关键词:罗哌卡因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浸润麻醉药动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GCP工作开展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0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严重影响医院临床试验工作的开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研究中心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规定与指南,针对院内临床试验开展情况,通过多层次培训临床试验相关人员,合理统筹和协调临床试验开展。采用电子信息化等方式,降低疫情流动传播风险,优化工作流程,并积极协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临床试验工作开展的具体实践,总结经验和思考,以期为突发公共事件下临床试验的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黄玉洁翟优刘健刘健黄倩周惠丽吴国兰胡兴江王远方吴丽花吴国兰
关键词: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伦理审查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兰索拉唑的浓度
2015年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兰索拉唑的浓度。方法:以泮托拉唑为内标,采用WatersOasisHLB萃取小柱对血清样品进行固相萃取,洗脱液氮气吹干,残渣用流动相溶解进样。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上,选用AglkntEclipseXDBCl8(150mm×4.6mm,5μm)分析柱,水(氨水调pH至75)-乙腈(69:31,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3nm;柱温为22℃。结果: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的保留时间分别是12.8min和7.8min,与血中内源性杂质得到良好分离。兰索拉唑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O~2500ng·mL^-1(n=6,r=0.9996)。当S/N≥3时,兰索拉唑最低检测限可达5ng·mL^-1。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5.0%;方法的相对回收率为99.8%~107.8%;绝对回收率为98.9%~117.3%。结论:本法准确、可靠,符合人体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刘健汪晓莺洪冰黄明珠周惠丽陈俊春吴国兰吴丽花申屠建中
关键词:兰索拉唑血清高效液相色谱固相萃取药代动力学
LC-MS/MS测定豚鼠血清中罗哌卡因浓度
2008年
目的建立测定豚鼠血清罗哌卡因浓度的液相串联质谱(LC-MS/MS)法。方法血清样品用蛋白沉淀法进行预处理。以ZORBAX SB-C_(18)(3.0 mm×150 mm,3.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流动相:甲醇-水(80:20,各含5 mmol·L^(-1)甲酸铵),流速:0.4 mL·min^(-1),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重反应选择离子检测(MRM)。正离子模式下罗哌卡因、内标布比卡因母离子及子离子m/z分别为275.3/126.2,289.4/140.3。结果罗哌卡因在6.58~6 580μg·L^(-1)内线性良好,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6.58μg·L^(-1),方法回收率在93.29%~98.32%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92%。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药动学研究。
周惠丽吴国兰申屠建中胡兴江朱狄峰何俏军
关键词:罗哌卡因液质联用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大鼠血浆Copen浓度
2012年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Copen浓度的HPLC-UV检测方法,用于Copen大鼠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用蛋白沉淀法进行预处理。以Symmetry(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流动相采用乙腈-0.1%磷酸水溶液(50∶5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18 nm。结果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测定,Copen在0.101~20.2μg·mL-1内线性良好,方法的最低定量限为0.101μg·mL-1。萃取回收率在69.19%~77.19%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20%。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灵敏,所需血浆量少,适用于药动学研究。
周惠丽吴国兰刘亚楠胡兴江陈俊春申屠建中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动学紫外光谱
在线固相萃取LC-MS/MS法测定人全血中依维莫司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定在线固相萃取LC-MS/MS法测定人全血中依维莫司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对全血依维莫司浓度测定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包括测定精密度、称量、对照品溶液的配制、标准含药全血样品的配制、在线固相萃取、仪器、标准曲线拟合等进行分析评定,用A类评定程序评价了分析过程中随机效应引起的不确定度,用B类评定程序评价了分析过程的其他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最后根据各分量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并进行了扩展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和合成不确定度,最终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人全血中低(0.520 ng·m L^(-1)),中(4.99 ng·m L^(-1)),高(84.99 ng·m L^(-1))质量浓度依维莫司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56、0.40、7.16 ng·m L^(-1)(P=95%,k=2)。结论:在线固相萃取LC-MS/MS法测定人全血中依维莫司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提取回收率(尤其是低浓度)、对照品溶液配制、仪器允差及测定精密度引入。
吴吉吴国兰申屠建中
关键词:依维莫司血药浓度测定LC-MS/M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