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僧格

作品数:21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民族
  • 4篇移民
  • 4篇文化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移民
  • 3篇狩猎
  • 3篇狩猎文化
  • 3篇牧区
  • 2篇青海蒙古族
  • 2篇蒙古族
  • 2篇民俗
  • 2篇民族文化
  • 2篇古代社会
  • 2篇古族
  • 1篇调适
  • 1篇定居
  • 1篇对移
  • 1篇心理
  • 1篇信仰
  • 1篇学者

机构

  • 19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21篇僧格
  • 2篇马宝龙
  • 2篇高斐
  • 1篇王立平
  • 1篇徐如明
  • 1篇塔娜
  • 1篇王彦龙

传媒

  • 6篇西北民族研究
  • 2篇世界宗教文化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甘肃民族研究
  • 1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西部蒙古论坛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失罗勒合”与古代蒙古狩猎文化
2013年
本文基于古代蒙古狩猎社会,较深入细致地解释和分析"失罗勒合"的词源及其演变,认为"失罗勒合"是原始社会部族全体成员平均分配猎获物之意识的产物,后来成为分享猎获物的习俗。
僧格
台吉乃尔人对移民的认同与偏见——从文化学角度看民族关系被引量:2
2001年
本文通过对台吉乃尔人(当地从事牧业的蒙古族)与移民(从外地迁来的汉族农民)民族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调查与描述,探讨民族认同与偏见的生成和变迁,并为提出改善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提供较为详细的社区调查资料。
僧格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认同民族偏见社区交往
“安答”与蒙古古代社会
2015年
作为蒙古古代社会好汉联盟而出现的"安答",曾为巩固和加强氏族内外同盟、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相关历史文献和民间民俗资料,解释"安答"这一词,并结合蒙古古代狩猎社会,探讨了其产生与内涵演变。
僧格
关键词:誓言
变迁与调适:青海哈萨克族生产生活八十年被引量:2
2010年
20世纪30年代,新疆阿勒泰等地区的一部分哈萨克族迁徙青海,为了生存他们备受艰辛,到了21世纪,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迁。青海哈萨克族在社会、经济、文化取得质的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积极调适。
徐如明僧格
关键词:哈萨克族调适
格尔木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流动人口涌入西部城镇。流动人口的涌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部各城市的发展,但也加剧了当地就业市场的竞争,带来一系列管理方面的困境,流动人口也面临着与流入地群体、社会之间的互动协调问题。格尔木市作为青藏高原上第三大城市,随着资源的开发,城市的建设,外来人口也大规模进入。本文对2005年格尔木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生活就业状况及其社会互动关系等作了系统描述、归纳和分析。
僧格马宝龙
关键词:流动人口族际互动
鹿石与蒙古人的鹿崇拜文化被引量:1
2014年
鹿石虽然遍及亚欧草原,但是主要分布于蒙古高原,因此有些学者也将鹿石称为"蒙古鹿石"。这一典型的古代文化遗迹,体现着早期草原森林居民特有的文化精神和生活气质。论文通过对雕刻有鹿纹的典型鹿石——蒙古鹿石的起源、特点及艺术传承和文化内涵的分析,并联系蒙古古代狩猎文化,试图解释鹿石崇拜文化的内容。
僧格
历史与文化比较视野下的区域民族志--读南文渊《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
2018年
南文渊的《可可淖尔蒙古:走向边缘的历史》一书,以青海湖东北隅草原和硕特蒙古群科札萨旗等四旗的历史活动为线索,记载了17世纪初到20世纪青海蒙古族的社会和文化变迁过程。从比较研究和文化变迁的角度探讨了青海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变迁,对走向边缘化的特征作了分析。
僧格王彦龙
关键词:青海蒙古族历史活动民族文化民族志
成效·困境·对策:三江源生态移民实践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青海省西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源头地区,具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湿地生态系统,冰川资源丰富,在保护全国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及人类无限制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马宝龙僧格
关键词:生态移民湿地生态系统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
草原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狩猎文化研究——基于俄(苏)学者的考察
2024年
狩猎文化是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狩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俄(苏)学者从19世纪开始对草原丝绸之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西伯利亚、远东以及中国黑龙江流域沿线各民族的狩猎文化及其分布、历史与现状、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及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等进行了田野考察。他们所记述的考察报告、游记及其他研究成果,有效弥补了同一时期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狩猎民族田野调查资料的空白。
僧格路转红
关键词:狩猎文化
转型期西蒙古牧区社会生活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内蒙古与青海蒙古牧区的实地调查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基于对西蒙古牧区社会实地调查的材料,首先从牧民的人口和家庭模式、定居点建设、家庭收入渠道、生活设施以及牧民财富观念的转变、社会交往和信息流通等方面分析和描述了西蒙古牧区社会生活在各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其次,对西蒙古牧区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草场之矛盾、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草场纠纷以及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等进行了描述;最后,为如何协调好转型期越来越突出的人口、生态、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性建议,为牧区社会转型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僧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