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昭楠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动力输出
  • 4篇动力输出轴
  • 4篇冻雨
  • 4篇野外
  • 4篇灾害
  • 4篇气象
  • 4篇气象灾害
  • 4篇缆线
  • 4篇机器人
  • 3篇汽车
  • 3篇机器人驱动
  • 2篇刀具
  • 2篇凸曲面
  • 2篇球头
  • 2篇球头铣刀
  • 2篇曲面
  • 2篇铣刀
  • 2篇覆盖件
  • 2篇凹模
  • 2篇CR12MO...

机构

  • 12篇哈尔滨理工大...

作者

  • 12篇仲昭楠
  • 7篇岳彩旭
  • 4篇郝广平
  • 4篇孟凡竹
  • 4篇马晶
  • 4篇王志宏
  • 4篇李洪喆
  • 3篇刘献礼
  • 2篇王义文
  • 1篇丁云鹏
  • 1篇刘飞
  • 1篇何宇
  • 1篇黄翠

传媒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强度钢Cr12MoV硬态切削已加工表面变质层形成机理被引量:2
2015年
在高强度钢的精加工中,硬态切削已经逐步成为了部分代替磨削的先进新兴工艺.已加工表面质量直接影响精加工后工件的使用性能,在诸多已加工表面质量评价指标中变质层尤为重要.以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刀具硬态切削高强度模具钢Cr12MoV过程中表面变质层生成情况为研究对象,在变质层的各项指标中重点关注表面显微硬度、白层厚度及其连续性和变质层的厚度,分析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和刀具磨损等因素对已加工表面变质层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控制变质层生成及合理选择切削加工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岳彩旭仲昭楠马晶杨永衡
关键词:硬态切削刀具磨损
缆线机器人驱动载体
<B>本发明涉及一种</B> <B>缆线机器人驱动载</B> <B>体,现有的缆线驱动载体都需要人工到高空安装,如果遇到冻雨等气象灾害,高空安装会更加危险,并且很多驱动载体更不能普及使用,不适合单人野外操作。本发明的组成...
郝广平李洪喆王志宏仲昭楠孟凡竹
文献传递
人机同步运动的机械手臂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机同步运动的机械手臂装置。普通机械手臂装置在使用时结构复杂,需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高危环境下工作比较危险。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低压直流电机驱动装置(9)、传感器及信号校验装置(11),所述的低压直流电机...
岳彩旭魏嘉呈何宇仲昭楠
文献传递
模具用宽行加工可转位球头铣刀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用宽行加工可转位球头铣刀。在加工汽车覆盖件天窗凸凹模等敞口类小曲率模具时,采用常规的球头铣刀加工效率很低。本发明组成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四个切削刃,四个切削刃为切削刃一(1)、切削刃二(5)、切削刃三(...
刘献礼马晶岳彩旭王义文仲昭楠杨永衡
文献传递
测力传感器用平口钳
测力传感器用平口钳。目前使用测力仪测量加工件的力时,连接在测力传感器上的工件要有一定的形状要求,并且安装连接工件繁琐,精度低、效率低,导致加工实验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固定钳座(1)和活动钳身(2),固定钳座的...
岳彩旭冯慧泽丁云鹏黄翠仲昭楠
文献传递
缆线机器人快速拆装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缆线机器人快速拆装装置,现有的缆线驱动载体都需要人工到高空安装,如果遇到冻雨等气象灾害,高空安装会更加危险,并且很多驱动载体更不能普及使用,不适合单人野外操作。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上...
郝广平李洪喆王志宏仲昭楠孟凡竹
文献传递
缆线机器人驱动载体
本申请涉及一种缆线机器人驱动载体,现有的缆线驱动载体都需要人工到高空安装,如果遇到冻雨等气象灾害,高空安装会更加危险,并且很多驱动载体更不能普及使用,不适合单人野外操作。本发明的组成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上安装行走...
郝广平李洪喆王志宏仲昭楠孟凡竹
文献传递
加强型接合的汽车制动软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强型接合的汽车制动软管接头。现有汽车制动系统中制动软管为带有编织层的橡胶管与金属接头硬结合,二者扎紧度影响总成的拉力爆破性能,但金属接头与橡胶管轧接生产过程中,轧接程度难以控制。一种加强型接合的汽车制...
岳彩旭冯慧泽魏嘉呈蔡春彬仲昭楠
文献传递
缆线机器人驱动载体
<B>本申请涉及一种</B> <B>缆线机器人驱动载</B> <B>体,现有的缆线驱动载体都需要人工到高空安装,如果遇到冻雨等气象灾害,高空安装会更加危险,并且很多驱动载体更不能普及使用,不适合单人野外操作。本实用新型的...
郝广平李洪喆王志宏仲昭楠孟凡竹
文献传递
汽车模具凸曲面精加工极限切削深度预测被引量:16
2015年
汽车覆盖件模具因硬度较高、精加工余量较小,导致模具精加工中经常出现由于余量选择不当而造成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滑擦,使得模具精加工后出现多处区域加工不到的现象,此现象在凸曲面加工中尤为常见,严重影响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合模精度,增加了后期人工修磨时间。针对汽车模具凸曲面精加工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滑擦现象,提供一种确定工件材料最小切削厚度的试验方法,确定淬硬钢Cr12Mo V材料不同切削速度下最小切削厚度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建立考虑刀具变形因素的模具钢凸曲面加工极限切削深度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具钢凸曲面铣削试验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的建立为模具精加工余量的选取提供一个最小值,精加工余量的选取应大于该最小值,以确保刀具与工件之间能够正常切削,提高模具的加工质量及合模精度,最终为汽车覆盖件模具高品质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
刘献礼马晶岳彩旭刘飞仲昭楠
关键词:淬硬钢刀具刃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