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月琴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消融
  • 6篇射频消融
  • 5篇导管
  • 5篇导管射频
  • 5篇导管射频消融
  • 5篇预激
  • 5篇预激综合征
  • 5篇综合征
  • 4篇心房
  • 4篇消融术
  • 3篇导管消融
  • 3篇心动过速
  • 3篇房室
  • 2篇导管射频消融...
  • 2篇导管消融术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绞痛
  • 2篇血管

机构

  • 14篇空军总医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14篇高月琴
  • 8篇卢才义
  • 7篇魏璇
  • 6篇毛树森
  • 6篇王文清
  • 5篇张红
  • 4篇黄丛春
  • 3篇黄从春
  • 1篇罗慧兰
  • 1篇杜敏英
  • 1篇蔓新新
  • 1篇谈维洁
  • 1篇朱广卿
  • 1篇马长生
  • 1篇郄晓红
  • 1篇纪树国
  • 1篇马利铭
  • 1篇王淑红

传媒

  • 5篇航空军医
  • 4篇空军总医院学...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心功能杂志

年份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9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临床疗效的观察
2000年
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是利用激光在需要打孔的心室壁从心内膜向心肌层打出3~6 mm深,直径1~2 mm,间隔1~2 mm的小孔。通过这些小孔直接为心肌供血,同时刺激小孔周围的毛细血管增生。由这些新生血管与冠脉血管间直接交通形成循环作用。我院自1998年6月起对严重反复发作的心绞痛患者进行了此种手术。为了观察疗效。
高月琴常甲三张红李志宏王淑红杜敏英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血运重建术激光治疗心绞痛
对几种非创伤性检测肺动脉压指标的评价被引量:2
1991年
对30例慢性肺部病变患者进行七种非创伤性检测的主要指标及其与右心微漂浮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PAMP)的相关性、敏感性、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没有一个参数能准确地反映PAMP的值。但PaCO_2、PaO_2、X线片示右下肺动脉宽度、超声心动图所示的右心结构的变化、核素心血管造影所示右室射血分数、右室平均通过时间、肺平均通过时间、肺阻抗血流图对判断肺动脉高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其中核素心血管造影的右室平均通过时间与PAMP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726。
蔓新新马利铭朱广卿纪树国高月琴郄晓红
关键词:慢性肺病肺动脉压肺动脉平均压核素心血管造影肺阻抗血流图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指尖脉波图变化的研究
1994年
我院自1992年6月~1994年2月期间对31例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病人进行了指尖脉波图观察并与ECG及临床症状做了对比研究,其结果证实指尖脉波图为PTC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一项可行、经济、方便的指标,并与ECG和临床症状相关。
高月琴
关键词: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血管病变PTCA术后冠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监测
冠心病患者经皮激光心肌打孔术前后心绞痛变化的观察
2000年
高月琴谈维洁魏璇卢才义王文清张红
关键词:冠心病
导管射频消融右侧房室旁道的方法学评价
1999年
对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54 例致心律失常性右侧显性房室旁道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部位旁道的消融参数发现,游离壁和前间隔旁道组心室波提前度多、AV 比值较小、房性早搏较多和消融能量较大,中和后间隔旁道组心房波振幅较高、AV 比值较大、导管较稳定和能量较小;比较试消融成功和不成功的放电参数发现,试消融成功者心室波的提前度、心房波的振幅、导管的稳定性和消融能量均优于消融不成功者,而且旁道阻断时间越短者其心室波提前度越大、心房波振幅越高、AV 比值越大、导管越稳定。我们认为影响右侧显性房室旁道消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导管操作经验和对靶点图的识别。
卢才义魏璇黄从春王文清高月琴张红毛树森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心动过速心脏导管插入术预激综合征
闭环刺激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介绍感知体动和精神活动的闭环刺激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初步应用经验。方法 植入第3d开启闭环刺激频率适应功能,患者进行坐卧位、散步、快走、上下楼、思考等活动,第7d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起搏器程控。3个月后随访,重复上述活动和检查,对比分析结果。结果18例患者植入闭环刺激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Biotronik公司的 Inos~2CLS DDDR),心室起搏阈值0.3~0.7(0.4±0.3)V,R波振幅 9.5~21.8 (l4.6 ± 7.5)mV,阻抗 520~870(610±78)Ω;心房起搏阈值0.3~08(0.5±0.3)V,A波振幅7.2~16.4(11.6±5.7)mV,阻抗510~872(697±92)mV。随访50~486(236±107)d,均为频率适应性双腔起搏,体力和脑力活动时起搏频率能按需增加。与植入时相比,频率适应功能增强且更加个体化。结论 Inos~2CLS除适应体动变化外,还能适应精神负荷变化,自动完成初始参数和昼夜频率调整,程控简单,随访方便。
卢才义杨玉兰魏璇黄丛春罗慧兰高月琴
关键词:双腔起搏器
心房食道调波检查两慢一快插管法
1990年
近年来经食管临床心电生理检查,已广泛用于心律失常机理的研究、有效药物的选择、窦房结功能的测定及抢救心脏骤停时的心脏起博等。经食道途径虽然无创伤,但插送食道电极导管易引起恶心,患者往往拒绝检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两慢一快”插管法。自1983年10月至1988年11月,共检查370例,成功率达到100%。 施行“两慢一快”插管法,先将电极导管用75%酒精消毒,病员取坐位,必要时亦可取卧位。
高月琴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及远期随防被引量:4
1998年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阻断房室旁道治疗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颤动(AF)病人的远期疗效,对连续58例WPW合并AF进行射频消融阻断旁道并随访观察,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2±17岁,AF病史23±11年,发作频度为11±9次/年,AF时心室率178±27bpm,心电图上最短RR间期为221±38ms。合并器质性心脏病9例、合并心功能不全4例。58例中右侧旁道占90%(52/58)、左侧旁道占10%(6/58);单旁道55例、双旁道3例(均为右侧旁道)。右房室环游离壁旁道37条(61%)、右前间隔9条(15%)、右后间隔7条(11%)、右中间隔2条(3%)、左游离壁4条(7%)、左后间隔2条(3%)。首次消融成功率94%,两次消融成功率100%,3个月内心电图上预激复发3例(5%),经再次消融成功。随访2.0±1.8年,57例不再发作AF(98%),1例AF复发者(2%)合并Ebstein畸形和心功能不全,消融后AF发作次数比消融前明显减少,洋地黄容易控制心室率。4例心功能不全者在旁道阻断6个月后心功能恢复正常3例、改善1例。结论:短不应期房室旁道是导致WPW病人发作AF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导管射频消融?
卢才义卢才义魏璇黄丛春魏璇高月琴黄丛春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心房颤动远期疗效射频消融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者导管消融术后远期随访
1999年
卢才义马长生魏璇黄丛春王文清高月琴毛树森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心房纤颤导管消融术WPW
导管射频消融右侧房室旁道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1999年
对连续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54例右侧旁道病人进行回顾分析,试图总结实用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54例中右游离壁旁道28例、右前间隔9例、右中间隔5例、右后间隔12例。100%消融成功,无并发症。随访7.5±3.8个月,术后24h复发3例,3个月复发1例,均再次消融成功。右游离壁和右前间隔旁道较右中间隔和右后间隔旁道心室波提前程度大(26.6±14.2和21.4±10.7msvs16.3±18.5和14.5±11.8ms,P<0.05),消融能量高(43.3±5.4和37.8±9.2Wvs21.4±7.1和26.7±5.7W,P<0.05),A、V波比值较小。中间隔和后间隔旁道较游离壁和前间隔旁道心房波振幅高(1.0±0.3和0.9±0.6mVvs0.5±0.4和0.6±0.3mV,P<0.05),导管较稳定。旁道在1s内阻断者心室波提前程度、心房波振幅、导管稳定性和消融能量与旁道在5s以上阻断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旁道阻断时间越短者,其心室波提前程度越大、心房波振幅越高,A、V波比值越大,导管越稳定。提示影响右侧显性房室旁道消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导管操作者的经验和对靶点图的识别,这些涉及到对消?
卢才义魏璇黄从春王文清高月琴张红毛树森
关键词:导管消融房室旁道心动过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