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理宣

作品数:114 被引量:689H指数:12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文化科学
  • 11篇哲学宗教
  • 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1篇教育
  • 26篇知识
  • 24篇教学
  • 17篇审美
  • 12篇教师
  • 10篇知识教育
  • 10篇美育
  • 7篇心理
  • 7篇审美人格
  • 7篇人格
  • 7篇美人
  • 7篇课程
  • 6篇审美教育
  • 6篇价值观
  • 5篇哲学
  • 5篇教师教育
  • 4篇德教
  • 4篇文化
  • 4篇教育理论
  • 4篇教育学

机构

  • 107篇内江师范学院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四川音乐学院
  • 2篇三明学院
  • 2篇西南大学
  • 2篇资中县教育局
  • 2篇拉萨师范高等...
  • 2篇内江市教育局
  • 1篇大连外国语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济宁职业技术...
  • 1篇文学院
  • 1篇成都市泡桐树...
  • 1篇内江市第二人...
  • 1篇温莎大学

作者

  • 107篇陈理宣
  • 11篇黄英杰
  • 7篇刘炎欣
  • 6篇王丽
  • 6篇林海亮
  • 5篇慕彦瑾
  • 4篇尹达
  • 3篇卓进
  • 2篇李星贵
  • 2篇马毅
  • 2篇李兵
  • 1篇刘毅
  • 1篇董玉梅
  • 1篇王孝红
  • 1篇殷焕举
  • 1篇李雪
  • 1篇袁有才
  • 1篇亢晓莉
  • 1篇刘小平
  • 1篇龙海霞

传媒

  • 13篇内江师范学院...
  • 4篇教育理论与实...
  • 4篇课程.教材....
  • 4篇江西社会科学
  • 4篇国家教育行政...
  • 3篇中国成人教育
  • 3篇中国教育学刊
  • 3篇教育科学论坛
  • 3篇教育学术月刊
  • 3篇中国教育科学...
  • 2篇教育探索
  • 2篇求索
  • 2篇基础教育研究
  • 2篇中国德育
  • 2篇高教探索
  • 2篇教学与管理(...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美育学刊
  • 2篇重庆高教研究
  • 2篇教师教育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教育理论的审美性——兼论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缺乏审美精神的表现被引量:1
2006年
人类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或科学研究活动都应该具有审美特性,这是由人类活动的审美本质所决定的。科学既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也是审美反映,科学理论本身的美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一种理论真的直观标准。美是推动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动力。科学精神实质上是审美精神的具体表现。教育理论作为科学理论之一,也是对教育活动的审美反映。审美精神推动教育理论反映教育实践活动的美和建构系统、完美的教育理论。
陈理宣
关键词:教育理论审美精神
知识的多层次主体性内涵及其教育整合
2007年
在传统的教育观和一般社会文化观看来,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科学、思想品德教育都是知识教育。但是,在传统教育那里,有知识没有能力者,比比皆是,同样,有能力而没有知识的人,也同样不乏其例。究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把主体之外的知识形式与主体之内的知识形式混淆了,并没有考虑到在教学中,主体之外的知识要转化为主体内的知识,有一个内化过程,在内化过程中主体必然要赋予客观的知识更为丰富的内涵。为此,我们必须弄清楚主体之外的知识与主体之内的知识的内涵与相互的联系和区别,教学怎样才能把主体之外的知识转化为主体之内的知识,使客观知识被赋予丰富的主体性内涵。
陈理宣
关键词:传授知识教育整合思想品德教育传统教育知识形式内化过程
戒毒者复吸的根本原因及综合治疗模式的构想被引量:7
2007年
造成戒毒者复吸的真正原因是戒毒人员已经改变的神经生化机制,不稳定的心理行为调节模式,以及吸毒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等。解决复吸的问题应整合医疗卫生系统、公安强制戒毒管理系统、司法劳动教养系统以及教育科研系统等多种资源,构建脱毒、治疗、康复、教育、生产与劳动训练等统一的综合戒毒康复模式。
陈理宣
关键词:海洛因复吸康复综合治疗模式
论教学情节的基本结构及其生成论价值
2014年
一个合理的教学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环节组成。在教学情节中,围绕知识媒介,生成了一个知识逻辑结构、情感价值结构和机体结构等三位一体的智慧和合体。审美情操是这一智慧和合体的最高境界和自觉追求,它表现为受过教育的个体在生存实践中对自身及其行为本身的自觉美化。在个体的生存智慧中,新习得的知识并不是知识教育的最终结果,它已经被充分地有机化了,既成为个体知识有机体的一部分,同时又成为整个身体机体的有机组成元素。
陈理宣黄英杰
关键词:审美情操
创造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统一被引量:2
2002年
创造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具有创造品质的人 ,使他自我创造。同时 ,创造教育与审美教育是紧密联系的 ,创造的动力来源于创造过程中的审美感受 ,因此 ,审美精神就是创造品质的核心因素 ,但同时 ,审美教育又需要具体的创造活动来培养审美感知力 ,所以 。
陈理宣
关键词:教育本质美化
幼儿园教学的“离身”倾向及改革对策——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被引量:5
2021年
幼儿园教学具有具身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具身性、游戏教学活动的身心参与性、教学材料(媒介)的身体可操作性。但是受传统认知科学身心二元观点的影响,当前幼儿园教学出现了一系列的“离身”倾向:教学内容的身心分离性、教学方式的去情景化和教学材料(媒介)的身体不可操作性。要实现幼儿园教学的身体转向需要树立具身认知教育观,注重身体体验,积累身体经验;加强身体互动,关注身体感受;引导身体表达,学会身体创造。
陈陆陈理宣
关键词:身体幼儿教学游戏
“五育融合”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与实践对策被引量:9
2024年
“五育融合”起源于中国近代国民教育改革、拯救民族存亡危机的思考,成熟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不断改革与发展的过程。通过审视“五育融合”的教学现状发现,还存在低层化的教学目标、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贫乏的知识内涵、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等困境。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确立崇高的教学目标、赋予知识丰富的育人内涵、实施大概念教学、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等。
陈理宣姜若梅
知识的结构形式与教学改革策略研究--基于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技术性突破的思考
教育就是用知识来教学生,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知识以适应社会化生活或创造自己的独特生活,为了生活就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育及涉及知识本身的许多特点,也涉及学生接受知识的不同特点,教师要把两者联系起来,把知识转化为每一个学...
陈理宣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知识转化
文献传递
四川省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了解四川省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现状,通过对四川省8个市的96所学校和32个教育局的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雏形基本形成,但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以20世纪末国际上和上海、天津等县区的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与参数为参照,提出了推进四川省农村教育现代化机制与策略,建构其评估指标体系。
陈理宣慕彦瑾申福建苏菲李兵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现代化
走向实践教育哲学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以及杜威和陶行知对"做"的教育理论探索,结合对中国社会和教育实践变革的反思,本文对话双方提出了实践教育哲学这一饱含鲜明时代精神的新教育哲学形态。在实践教育哲学看来,实践不仅是教育的现实品格,还是人的教育和生成的本质要求。离开了实践活动,不惟没有本真的教育,人和社会也会处于一种异化状态。实践教育哲学观照下的知识教学追求人的培养目的与手段,教育内容的感性活动基础与理性认识,科学真理与生产劳动之间的统一,旨在实现教育实践本身之理性自我澄明、人性无限完满和教育价值创造这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通达万物一体之审美人格这一实践教育哲学的至高境界。
陈理宣黄英杰
关键词:知识教育审美人格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