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欣如

作品数:25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动物
  • 7篇实验动物
  • 6篇蚤类
  • 6篇寄生
  • 3篇区系
  • 3篇恙螨
  • 3篇寄生虫
  • 3篇革螨
  • 2篇杂交
  • 2篇饲料
  • 2篇绦虫
  • 2篇体外寄生虫
  • 2篇种间
  • 2篇种间杂交
  • 2篇外寄生虫
  • 2篇分类学
  • 2篇分类学意义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水平

机构

  • 22篇新疆地方病防...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兰州军区乌鲁...

作者

  • 25篇陈欣如
  • 12篇叶瑞玉
  • 10篇于心
  • 10篇燕顺生
  • 6篇张金桐
  • 5篇黎唯
  • 5篇曹汉礼
  • 5篇张自建
  • 4篇李如松
  • 4篇阿扎提
  • 3篇徐艺玫
  • 2篇卢开柏
  • 2篇许永华
  • 2篇王勇
  • 1篇热孜万
  • 1篇张东辉
  • 1篇蒋卫
  • 1篇廖力夫
  • 1篇李克
  • 1篇王伟导

传媒

  • 21篇地方病通报
  • 3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5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吸虱名录初报(附我国裂虱属一新记录)被引量:3
1992年
人虱可传播普氏立克次氏体所致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螺旋体所致回归热,还可能传播脓泡病(Impetigo)和沙眼。据文献记载,各种哺乳动物,尤其是啮齿动物大都有吸虱寄生。已知部分吸虱可成为动物病如鼠型斑疹伤寒、野兔热。
热孜万.阿布列孜于心叶瑞玉曹汉礼陈欣如张自建
关键词:吸虱
医学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螨虫初步调查被引量:1
2000年
对新疆军区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螨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昆明小鼠寄生螨虫的感染率为43% ,Wistar大鼠感染率为 36 .7% ,共检获寄生螨虫 4种 ,感染率及种类明显低于陈欣如等 1996年的调查结果 (感染率85 % ,寄生螨虫 11种 )。改善饲养条件 。
许永华李克卢开柏王玲张东辉陈欣如燕顺生
关键词: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虫螨类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其毗邻山地蜱螨区系调查被引量:1
1990年
到目前为止,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其毗邻的阿尔泰山地、萨吾尔山东段和准噶尔盆地北部共发现蜱5属11种;革螨6科15属33种,其中外贝加尔巨鳌螨Macrocheles transbaicalicus和欧亚异肢螨 Poecilochirus eurasiaticus是新疆地区首次记录的种类;恙螨4周4种。本文记述这些蜱螨的地理分布和宿主种类,并介绍了有关蜱类的医学意义。
叶瑞玉于心曹汉礼陈欣如
关键词:革螨恙螨区系
中国(包括新疆地区)蚤类新纪录被引量:1
1993年
自《中国蚤目志》(1986)和《新疆蚤目志》(1990)出版之后,我们又发现了我国蚤类新纪录及其新疆地区蚤类新纪录。 1.巨眼切唇蚤 Coptopsylla macrophthalmus Ioff,1950 切唇蚤属中的跳蚤在《中国蚤目志》中仅记述了一个亚种,即叶状切唇蚤突高亚种Coptopsylla lamellifer ardua Jordan et Rothschild,1915;在《新疆蚤目志》中又记述了一个新亚种-叶状切唇蚤塔里木亚种Coptopsylla lamellifer tarimensis Yu,Ye et Cao,1990。
于心叶瑞玉陈欣如张远志
蚤类变态和蚤蛹形态的研究
1997年
蚤类因在鼠疫的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媒介意义而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对这类全变态昆虫而言,由于记录其变态过程所固有的难度,使人们长期缺乏对蚤类变态动态过程的认识。又因蚤蛹多静伏茧内,混于杂草尘土的基础之中不利于观察,故得以研究者为数极少。本项目就是针对蚤类研究中上述两个薄弱环节,为充实、完善和深化蚤类学研究所选定的课题,旨在通过对蚤类变态的连续观察。
叶瑞玉陈欣如张金桐于心李新
关键词:蚤类动态过程超微结构鼠疫系统发育
乌鲁木齐市实验动物寄生螨类调查初报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报道了乌鲁木齐地区某实验动物室4种7个品系实验动物寄生螨的感染情况。4种品系(昆明、BALB/c、ICR和NIH)小鼠寄生螨的感染率均为100%,Wistar大鼠寄生螨的感染率为63%,新西兰兔寄生螨的感染率为47%,豚鼠未发现螨的感染。共检获寄生螨类8种,其中兔皮姬螯螨(CheyletiellaparasitivoraxMegnin,1878)为国内新记录。作者认为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是提高实验动物质量的重要措施。
陈欣如燕顺生黎唯
关键词:实验动物寄生螨
新疆实验动物中心设施建设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1999年
随着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实验动物标准化问题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特别是国家科委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后,国内各有关行业和部门为此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争使实验动物设施等级标准和规模跃上一个新台阶,并且与国际实验动物标准接轨。但是实验动...
叶尔江.苏里唐燕顺生王伟导王伟导季争鸣陈欣如阿扎提
关键词:实验动物
蚤类的种间杂交及其分类学意义 (一)曲棘新蚤×思博新蚤被引量:8
1997年
作者以曲棘新蚤(NeopsylateraturaRothschild,1913)和思博新蚤(N.siboiYeetYu,1993)为亲本进行了杂交试验。亲本蚤自新疆野外采集,在实验室饲养两代以上纯化后用于杂交试验。两种蚤的饲养器具完全分开,采用平皿湿滤纸法培育蚤的裸蛹,并在蛹期即将雌雄分开,以保证同种蚤亲代两性间无交配。设正交、反交、子代自交和回交四种组合。以能产生F2以上杂种者为杂交可育,否则为杂交不育。以雄性第9腹板后臂鬃的形态、可动突形状及第8腹板后缘鬃序为判定杂交后代归属的形态学特征。杂交结果表明,两亲本蚤杂交可育,产生了F2以上杂种。在正交F1和F2、反交F1以及回交子代中均出现了两亲本蚤形态特征之间的中间型个体,说明两亲本蚤间并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物种。本次试验的结果提示,目前蚤类分类工作中的传统的方法和标准有待通过遗传学试验及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加以修正和完善。
叶瑞玉张金桐张自建于心于心
关键词:蚤目种间杂交分类学意义
新疆博尔塔拉及伊犁地区革螨恙螨区系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以1990年对新疆西北部的博尔塔拉和伊犁地区进行革螨、恙螨区系调查所获结果为基础,结合既往标本资料对该地区革螨恙螨的种属组成、宿主关系及地理分布等作一记述。到目前为止,调查区内共发现革螨17属35种,其中纤细下盾螨Hypoaspis gracilis Meledjaeva,1963、沙氏阳厉螨Androlaelaps sardous Berlese,1911、海氏肺厉螨Pneumolaelaps hyatti Evans et Till,1966和毛寄螨parasitus setosus Oudemans et Voigts,1904是国内新纪录。采获恙螨7属11种,其中钳齿螨属Cheladonta一种是新疆地区首次发现的属种。对干旱荒漠鼠种寄生恙螨的一些特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叶瑞玉陈欣如张自坚于心
关键词:革螨恙螨
塔城额敏河谷及其毗邻山地蝉螨区系考察报告被引量:1
1990年
在1988年4~6月,从新疆塔城额敏河谷及其毗邻山地采获12188只蜱类,经鉴定有14种,隶属6个属。其中革蜱属采自“南湖”的3771只,银盾革蜱占81.4%,边缘革蜱占18.6%,而采自塔尔巴哈台山3836只革蜱中,银盾革蜱仅占2.6%,边缘革蜱却占97.4%;在该地区首次发现了全沟硬蜱和具沟血蜱。同时于上述地区采到革螨26种,恙螨4种。本文概述了主要蜱螨的分布特征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于心叶瑞玉曹汉礼肖红陈欣如祁志荣唐国华姜尔泰周邦瑞马肯王富智黄云汉巴克提董克昌也肯
关键词:流行病学蜱类革螨恙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