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涔
- 作品数:28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裸鼠肿瘤新生血管光栅X线相衬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利用同步辐射光栅X线相衬成像技术,在无对比剂的情况下,对离体裸鼠胃癌肺转移灶及其内部血管结构进行清晰成像。方法: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中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建立血行转移模型,处死小鼠后.开胸取出两肺.均匀切割标本,经4%甲醛溶液(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备用。实验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fShanghaiSynchrotronRadiationFacilitv,SSRF)X线成像线站BL13W1进行。常规切片作苏木精一伊红(hematoxylineosinstai。ing,HE)染色,并与光栅X线相衬成像图像进行对比。结果:在无对比剂的情况下,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栅X线相衬技术能对胃癌肺转移灶及血管结构进行清晰成像,显示血管直径达到15-30μm,近似低倍光学显微镜下的图像。结论:光栅X线相衬成像对显示裸鼠胃癌肺转移灶中的新生血管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林慧敏张欢丁蓓李向亭王宇杰寇斌权刘欢欢瞿颖汤榕彪诗涔严福华
- 关键词:肿瘤新生血管裸鼠
- 双源双能CT个性化扫描评估胃癌术前分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调节双源双能CT(DSDECT)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胃镜证实的60例胃癌患者,术前对30例采用常规方式(注射对比后40s及70s扫描,常规组)、30例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test bolus,TB)方法行增强CT扫描(TB组)。对TB组图像进行MIP和VR重建,观察胃周主要血管显示率及变异情况。将两组术前CT诊断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二者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随机选取30例于16排CT(16排CT组)和27例于64排CT(64排CT组)接受腹部双期增强扫描,比较TB组、16排组及64排CT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常规组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66.67%(20/30),N分期准确率为76.67%(23/30);TB组T分期准确率为63.33%(19/30),N分期准确率为70.00%(21/30),两组术前T分期、N分期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B组中,胃左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显示率均为100%(30/30),胃右动脉显示率为80.00%(24/30),腹腔干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变异率为13.33%(4/30)。TB组辐射剂量低于16排组及64排CT组(P均<0.001)。结论采用TB技术行腹部CT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准确率,并可清晰显示胃周血管。DSDECT具有低辐射剂量的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价值。
- 诗涔张欢刘博刘欢欢潘自来陈克敏严福华
- 关键词:胃肿瘤
- 新虚拟单能量图像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新虚拟单能量图像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在双源CT行腹部双期双能量增强扫描的早期胃癌病人,并经手术证实病理资料.采用双源CT后处理工作站(Dual energy Mo...
- 诗涔张欢潘自来陈克敏严福华
- 关键词:早期胃癌
- MSCT诊断胰腺无功能性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胰腺无功能性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F-CNETP)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F—CNETP的MSCT表现,对照病理进行分析。结果10例NF-CNETP中,位于胰头5例,胰尾4例,同时位于胰体尾部1例;肿瘤最大径2.5~6.2cm。10例肿瘤均边界清楚,其中9例见完整包膜。平扫肿瘤密度不均匀,实性囊壁呈等或稍低密度,10例中2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9例呈明显环状不均匀强化,1例含壁结节者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均呈持续性强化。肿瘤囊壁动脉期平均CT值为(128.00±62.62)HU,门静脉期为(132.40±44.66)Hu。4例胰管轻度扩张。1例胰周淋巴结转移。6例接受能谱CT双能扫描,肿瘤囊壁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的碘浓度值与腹主动脉的碘浓度值进行标准化后分别为0.40±0.16、0.79±0.22。结论NF-CNETP的MSCT强化方式及包膜显示具有一定特征性,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 刘欢欢张欢庞丽芳潘自来诗涔陈克敏严福华
- 关键词:胰腺X线计算机
- 双源双能CT个性化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
- <正>目的探讨双源双能CT(DSDECT)个性化调节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胃镜证实的60例胃癌患者,术前对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扫描方式(注射对比后40 s及70 s扫描)、30例(TB组)采用te...
- 诗涔张欢刘博刘欢欢潘自来陈克敏严福华
- 文献传递
- 新虚拟单能量图像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新虚拟单能量图像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在双源CT行腹部双期双能量增强扫描的早期胃癌病人,并经手术证实病理资料。采用双源CT后处理工作站(Dual energy Mono+,syngo IPIPE,Siemens)使用100和Sn 140kV图像产生40keV、60keV、80keV三组新虚拟单能量图像(AMEIs),并与常规120kVp图像(PEIs)对照,比较各组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及CNR差异。结果:AMEIs 40keV组具有最高检出率(86.21%),但与PEIs组无统计学差异(P=0.062)。AMEIs 40keV组动脉期CNR及门静脉期CNR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双源CT新40keV单能量图像可提高早期胃癌CNR,有利于EGC的检出。
- 诗涔张欢闫静刘欢欢潘自来严福华
- 关键词:早期胃癌
- sFRP1过表达对人胃SGC-7901细胞的影响及其影像学研究
- 2015年
- 目的:拟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 FRP1)对胃癌SGC-790l细胞及肿瘤影像表现的影响。方法:s FRP1真核表达载体及空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细胞。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变化并绘制细胞增殖曲线。体内实验通过裸鼠腹腔及尾静脉注射建立两组腹腔种植及肺转移肿瘤模型,经PET/CT及能谱CT观察影像学变化。最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实验(TUNEL)进一步明确肿瘤凋亡、增殖、微血管增生情况。结果:体内外实验证实转染后,细胞增殖和成瘤能力增强。PET/CT及宝石CT均出现阳性表现。免疫组化及TUNEL示转染后凋亡减少,增殖增多,微血管增加。结论:s FRP1高表达在体内体外均可促进SGC-790l增殖,具有肿瘤促进作用,有利于在PET/CT及宝石CT获得阳性表现。
- 林慧敏张欢潘自来瞿颖李建芳刘欢欢诗涔严福华
- 关键词:SGC-7901能谱CT
- 新虚拟单能量图像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新虚拟单能量图像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在双源CT行腹部双期双能量增强扫描的早期胃癌病人,并经手术证实病理资料。采用双源CT后处理工作站(Dual energy Mono+,syng...
- 诗涔张欢潘自来陈克敏严福华
- 关键词:早期胃癌
- 文献传递
-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影像组学在诊断双表型肝细胞癌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建立和验证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的双表型肝细胞癌(DPHCC)术前诊断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HCC)的住院患者共250例,其中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72例患者(DPHCC 72例,非DPHCC 100例)作为训练组(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的78例患者(DPHCC 44例,非DPHCC 34例)作为外部验证组(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平扫、动脉期(AP)、门静脉期(PP)和肝胆期(HBP)图像中逐层勾画肿瘤感兴趣区,使用开源软件FAE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递归特征消除法进行特征选择,使用逻辑回归、线性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3种分类器构建各期及联合影像组学DPHCC术前诊断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并筛选最优影像组学模型。联合诊断效能最优的组学模型与临床独立因素构建临床影像组学模型。采用Delong检验评价模型AUC的差异。结果训练组年龄为(59.6±10.4)岁,男135例(78.5%),外部验证组年龄为(57.8±9.2)岁,男56例(71.8%)。训练组病灶最大径[M(Q_(1),Q_(3)),4.7(2.6,7.5)比2.7(1.8,4.4)cm]及多发病灶比例(39.5%比16.7%)均高于外部验证组(均P<0.001)。在训练组中,DPHCC亚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66.7%,48/172)高于非DPHCC亚组(49.0%,49/78)(P=0.021);在外部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模型中PP模型和三期联合模型AUC(95%CI)分别为0.835(0.733~0.937)和0.786(0.681~0.891),均高于平扫的0.451(0.319~0.584)、AP的0.566(0.435~0.696)和HBP模型的0.496(0.363~0.629)(均P<0.05),PP模型与三期联合模型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影像组学模型与纳入HBV感染后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 PP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术前鉴别DPHCC和非DPHCC。
- 孙慧琳郁义星顾文豪沈彬晴张涛范艳芬吴茜诗涔王希明胡春洪
- 关键词:增强磁共振成像
- 胃粘膜下肿瘤CT诊断
- 目的:分析胃粘膜下肿瘤(SMTs)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的SMTs的CT资料,分析总结其特征表现.
结果:本研究的39例患者中,间质...
- 诗涔张欢刘欢欢潘自来陈克敏严福华
- 关键词:胃粘膜下肿瘤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