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静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晶状体
  • 2篇黄斑
  • 2篇继发性
  • 1篇单眼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悬韧带
  • 1篇血糖
  • 1篇炎症
  • 1篇眼内
  • 1篇眼内炎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应激
  • 1篇应激诱发
  • 1篇原花青素
  • 1篇圆锥角膜
  • 1篇源性
  • 1篇色素播散综合...
  • 1篇色素性

机构

  • 8篇济宁市第一人...
  • 3篇济宁医学院

作者

  • 8篇许静
  • 5篇冯洁
  • 4篇吕学森
  • 1篇吴艳丽
  • 1篇叶青
  • 1篇李巧云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临床个性化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肺炎克雷伯杆菌脓毒血症并发内源性眼内炎1例
2024年
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见致病菌之一,可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感染,尤其是对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报道1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后,并发内源性眼内炎,后经玻璃体切除手术及眼内液检测验证的诊疗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黄虹丁玉婉许静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杆菌眼内炎
高血糖通过氧化应激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23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变化包括视网膜炎症、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视网膜表面血管生成异常。多种机制均参与了DR的发展,氧化应激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它包括多元醇途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途径、己糖胺途径(hexosamine pathway,HBP)、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途径和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通路等。氧化应激的启动会引发细胞内级联反应,产生过多的活性氧,过量的活性氧会导致蛋白质修饰、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自噬失调、线粒体功能受损,干扰多种信号通路,影响多种生物学过程,导致DR的发生和进展。进一步研究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理解DR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相关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丁玉婉黄虹许静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氧化应激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52例(52眼)的临床资料。A组(26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除+玻璃体内注药(雷珠单抗0.5mg/0.05ml)术,B组(26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除+气液交换+C3F8(20%)注入术,对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形态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随访4~14个月。随访期末A组BCVA提高20眼,视力不变5眼,下降1眼,术后BCVA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5,P=0.00035)。随访期末B组BCVA提高18眼,视力不变6眼,下降2眼。术后BCVA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7,P=0.00052)。两组相比手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61,P=0.24),两组手术前后黄斑中心神经上皮层厚度(C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A组术后CMT改善较快。并发症:A组术中视网膜少许出血6眼,手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1眼;周边牵引性小裂孔3眼,激光治疗后恢复1眼,再次手术2眼。B组术中少许视网膜出血8眼,手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4眼;周边牵引性小裂孔3眼,均采用激光治疗。随访期内B组复发前膜2眼,均发生于玻璃体积血吸收以后。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A组手术方式可较快改善CMT,较少发生术后玻璃体积血,减少黄斑前膜复发。B组手术方式对于术后发生的牵引性裂孔可以更有效治疗。
许静冯洁吕学森
关键词:手术
鼻内镜直视下硅胶软管双路泪道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硅胶软管双路泪道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39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显微镜下找寻断端后以硅胶软管为支撑物,从上、下泪小管插入,通过泪小管断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拉出硅胶软管后结扎固定于鼻腔。结果 39例患者泪小管断裂术中全部吻合成功,术后有4例仍存溢泪。结论硅胶软管是治疗泪小管断裂较好的材料,在鼻内窥镜直视下置管可提高治愈率,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方法。
吕学森冯洁许静吴艳丽
关键词:泪器泪道引流管泪道插管内窥镜检查
特应性皮炎合并单眼圆锥角膜一例
2025年
1例19岁男生因右眼视力下降3月就诊,患者既往过敏性鼻炎病史,2年前躯干、四肢逐渐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伴瘙痒,且反复发作,长期口服泼尼松片及乌帕替尼缓释片并外涂克立硼罗软膏治疗。检查见:右眼颞下方旁中央角膜锥形扩张,Munson征阳性,未见Fleischer征、Vogt线纹,右眼角膜变薄,但左眼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合并右眼圆锥角膜,于外院行右眼角膜胶原交联术,术后随诊3个月病情稳定。A 19-year-old mal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 history of allergic rhinitis due to decreased vision in his right eye for 3 months. Two years ago, the patient gradually developed erythema, papules, and papules with itching on the trunk and limbs, and had recurrent episodes.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long-term oral prednisone tablets and sustained-release Upatinib tablets, as well as topical application of Cleboride ointment. Examination shows: Conical dilation of the central cornea below the temporal lobe in the right eye, positive Munson sign, no Fleischer sign or Vogt lines, thinning of the cornea in the right eye, but no obvious abnormalities in the left eye. Diagnosed with atopic dermatitis combined with keratoconus in the right eye, underwent corneal cross-linking surgery in an external hospital for the right eye, and the condition remained stable after 3 months of follow-up.
黄虹丁玉婉许静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圆锥角膜
特发性黄斑裂孔术中填充物的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如何选择特发性黄斑裂孔术中的填充物。方法:回顾性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患者46例46眼的临床资料。A组(23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硅油注入术,B组(23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C2F6(20%)注入术,术前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其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OCT)测量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以明确分组。对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裂孔闭合率、IS/OS破坏直径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术后随访至少12mo。随访期末A组术后BCVA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9,P<0.05)。B组术后BCVA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8,P<0.05)。A组裂孔闭合率100%,B组裂孔闭合率为95.2%。A组术后IS/OS破坏直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2,P<0.05),B组术后IS/OS破坏直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7,P<0.05)。并发症:A组术后4眼发生高眼压,B组术后1眼裂孔未闭合继发视网膜脱离,再次行硅油注入术后裂孔闭合。B组术后2眼出现玻璃体积血,1眼吸收,1眼再次行玻璃体腔灌洗术。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A组手术方式可以更持久顶压黄斑区视网膜,利于黄斑裂孔闭合,但是需俯卧较长时间及再次手术取出硅油,增加患者身心和经济负担。B组手术方式无需再次手术取出填充物,但是存在黄斑裂孔不闭合需再次手术的风险。我们将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作为术前合理选择手术方案的标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许静冯洁叶青
关键词:黄斑裂孔特发性
葡萄籽原花青素抗晶状体氧化损伤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晶状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正常兔晶状体分为正常培养组、Feton模型组和不同浓度葡萄籽原花青素保护组,培养24 h后观察各组晶状件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Feton模型组晶状体全部混浊,对照组、0.5 mg/mL葡萄籽原花青素和1.5 mg/mL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分别有8.3%,66.7%和25.0%的发生雾样混浊;光镜和电镜下见对照组组织结构基本正常.Feton模型组严重损害.0.5 mg/mL葡萄籽原花青素组部分损害,1.5 mg/mL葡萄籽原花青素组轻微损害;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保护晶状体免受氧化损伤。
许静冯洁吕学森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白内障
色素性青光眼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色素播散综合征(pigment dispersion syndrome,PDS)是指由于晶状体悬韧带和(或)晶状体前表面与虹膜后色素上皮层之间相互摩擦并导致虹膜色素上皮内色素颗粒脱失,并随房水循环沉积于眼前段所引起的一组临床征候群。由于色素在小梁网中沉积可能导致房水流出易度的下降,使房水循环受阻于小梁网,引起眼压升高及相应改变,因此将PDS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称为色素性青光眼(pigmentary glaucoma,PG)。
许静冯洁李巧云吕学森
关键词:色素性青光眼晶状体悬韧带色素播散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房水循环虹膜色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